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課內與課外 素質教育結碩果

聚焦核心素養, 深化課程改革, 切實落實“減負”工作, 形成“輕負高質”的課內學習;在課外廣泛開展體育大課間、陽光體育以及體藝“2+1”項目, 率先開展藝術素養監測省級試點, 將德育工作融入課堂融入實踐, 激發活力課外生活。 近年來, 甌海區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讓課程有張力, 課堂有活力, 活動有動力。

課程改革促花開

沈煥瀾的“四時梅雨”、壽石的“流米岩”、張宗祥的“飛白”, 《仙岩摩崖石刻》課堂讓學生細細品讀家鄉的人文歷史;在《Meiyu Pool》課堂上, 僑鄉的孩子們被鼓勵向外國友人大膽地介紹家鄉的美景……仙岩一小的“尋訪梅雨潭”全課程涵蓋語文、英語、藝術、體育、科學。

甌海區深化課改喚醒了學校課改的內驅力, 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力, 並形成一批優秀研究成果。

甌海區於2015年9月啟動新一輪課程改革, 建立行政推進、專業指導、培訓引領、交流共用、經費保障等機制, 全力推進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深化課程改革全面鋪開。 2017年, 甌海區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育內涵專案徵集, 出臺《關於提升中小學課程品質的指導意見》, 進一步優化課程結構。 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的“巴學園”課程、瞿溪小學教育集團校的“指南針”課程、景山小學的“萬花筒”課程……各校的課程體系已逐步形成。 全區特色課程日益豐富, 目前已建成117門省市精品課程。

甌海區的課程改革是瀑布式推行與草根式生長的結合,

在深入推進區域課程改革中, 甌海區直面鮮活的課程變革現場, 以專題化聚焦來形成區域課程特色品牌, 以專案的方式觸點式推進課程變革。

2013年, 甌海區啟動“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試點, 以“普通教師”為主體, 以“常態課堂”為抓手, 優化學生學習內容、轉變學習方式, 重構“學為中心”的課堂結構。 目前, 全區有45所學校參加溫州市和甌海區課堂變革項目試點, 課堂變革教學模式初步形成。 如甌海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的“自能課堂”, 任岩松中學的“121”問題導學課堂, 初中區域性“問題化學習”的課堂變革。 在溫州市評選出的第一批“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18個優秀試點專案中甌海有3個, 第二批43個優秀試點專案中甌海有11個。

評價讓人人出彩

近年來, 甌海改革學生評價機制, 以綜合素質為核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出臺《關於加強中小學生學業品質合格率監測的若干意見》, 進一步完善《甌海區中小學學業水準監測實施辦法》, 致力管理機構職能、評價內容和方式轉型, 開展學生品德發展、學業水準、身心健康、學習生活幸福指數四維評價。

瞿溪小學教育集團實施啟動學生自信與夢想的“七彩智慧卡”評價方式;新橋中學針對教育實際中的問題, 建立“診斷-改進”的教育品質管制工作機制;甌海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校提出“巴學園學業品質評價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習過程的成本與路徑、關注學生的成長環境……越來越多的學校立足各自的學情,

創新學生評價機制, 紛紛出臺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方式多樣化的評價方法, 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出彩人生。

四品八德潤無聲

在甌海這片溫暖的土地上, 中小學校園裡時時處處都有美麗動人的師生道德故事:有短短19小時彙聚15萬元救助善款的甌海中學師生和校友, 有連續16年擔任高三班主任的勞動模範鄭小俠……

近年來, 甌海區認真實施《甌海區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導意見》, 在抓好課堂育人主陣地的基礎上, 利用綜合實踐、地方課程及各學科滲透等上好中小學德育課程, 以“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為目標, 努力培養優良品質的中小學生,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借助時政文化和傳統文化的育人功能, 學校廣泛開展各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圍繞“中國夢”“核心價值觀”“幸福溫州”“五水共治”等主題, 開展“做有道德的人”“我們的節日”“弘揚民族精神月”“網上祭英烈”等實踐活動, 進一步增強青少年學生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此外, 在德育校本課程建設上, 新橋小學的新生入學教育、區實驗中學的新生學習適應性輔導課程、景山小學的遊學實踐活動等優秀案例層出不窮。

體藝特色築品牌

甌海區以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特色發展、全面發展為重點, 創建學校體藝特色專案, 全面激發學生體藝興趣, 通過樹立教育特色優勢品牌, 進一步擴大了教育內涵與教育影響。 全面實施體藝“2+1”建設,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藝術課程,做到人人有喜愛的體藝項目、班班有特色的體藝活動、校校有較高水準的體藝運動隊和表演隊。各校按照“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的思路,深入挖掘自身特點、優勢,培植學校的特色品牌。目前,擁有國家級足球特色學校8所,省級足球特色學校3所,體藝特色學校省級9所、市級20所。甌海中學的話劇社、籃球,甌海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的校園足球、甌海藝術實驗小學的舞蹈,燎原小學的陽光體育等特色項目在省市享有盛譽。

記者 卓揚

全面實施體藝“2+1”建設,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藝術課程,做到人人有喜愛的體藝項目、班班有特色的體藝活動、校校有較高水準的體藝運動隊和表演隊。各校按照“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的思路,深入挖掘自身特點、優勢,培植學校的特色品牌。目前,擁有國家級足球特色學校8所,省級足球特色學校3所,體藝特色學校省級9所、市級20所。甌海中學的話劇社、籃球,甌海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的校園足球、甌海藝術實驗小學的舞蹈,燎原小學的陽光體育等特色項目在省市享有盛譽。

記者 卓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