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追憶:承德的牌樓

一個王朝遠去, 總會留下許多遺物, 供人憑弔感慨。 沉沙折戟、驚濤拍岸、二十四橋明月……莫不如此。 清王朝在承德的背影是避暑山莊, 有時人們甚至只知避暑山莊, 而不知承德。 避暑山莊, 似乎成了承德的標誌性建築, 其意義不亞於埃菲爾鐵塔之于法國, 自由女神像之于美國。

但當人們慕名而來, 歷盡勞頓, 引頸遙望時, 首先進入眼簾的卻不是這顆紫塞明珠, 而是矗立在號稱古禦路上的三座高大牌樓。 在此時, 人們便心裡一悅:喔, 承德到了!牌樓是承德的大門!當年的康熙、乾隆以及後來許許多多慕名而來的人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感覺呢?不得而知。

說起這牌樓, 也叫牌坊, 最早見於周朝, 最初用於旌表節孝的紀念物, 後來在園林、寺觀、宮苑、陵墓和街道均有建造, 其作用就不一了, 有褒獎善舉仁義的, 有銘記功德的。 而承德古禦路上的這三座牌樓遠非如此,

在三座匾額上分別題有“光天化日”“九功惟敘”和“八表同風”。 題字書法自不必說了, 光緒年間重修三道牌樓時匾額上的題字由時任熱河都統的廷傑手書, 字體飄逸灑脫, 線條流暢。

這三座牌樓橫額題字, 其意義更是非同一般。 “光天化日”一語, 據《辭海》 有兩種解釋:一是指太平盛世;二是指白晝, 比喻眾目昭彰, 是非分明的場合;“九功惟敘”一語, 出自《書經大禹謨》:“水、火、金、木、土、谷, 惟修, 正德、利用、厚生, 惟和……六府三事允治。 ”比喻吏治清明, 國家安定之意;“八表同風”一語, 喻四海同風, 天下一統之意。

當我們徘徊於這牌樓下時, 憑欄暢想, 仿佛能感覺到大清全盛時期, 牌樓下熱鬧的場景。 禦路中間鋪有條石兩側為土路。 三道牌樓是禦路的地理座標,

第一道和第二道牌樓間為官衙學府區, 府衙、考棚、文廟、監獄、書院等林立在禦路北側。 第二道和第三道牌樓間為商賈區, 銀號、綢緞莊、雜貨店等商號雲集。 據史料記載, 光緒二十三年, 禦路上甚至還開張了一家名為“萃芳”的照相館。 光緒年間, 此地商家店鋪有124 戶之多, 可以想見當年禦路兩側以至整個承德的繁華景象。

清朝皇帝來避暑山莊、外國使臣及王公貴族來承德朝覲皇帝都要從禦路上的這三座牌樓下經過。 到時, 禦路上乾淨整潔, 淨水潑街, 兩旁張燈結綵, 人來人往, 笑語喧嘩。

《中國歷代帝王秘史》 一書中是這樣記述的:“皇帝大軍, 晝行夜宿, 經過整整八天時間, 終於進入熱河街。 駐熱河的大員聽到前鋒營通報以後, 熱河都統、道台、協領、承德知府、縣官以及避暑山莊總管等, 都要到頭道牌樓前面來接迎……

熱鬧如斯, 風光如斯, 輝煌如斯, 然而, 一切都註定會成為明日黃花。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 慈禧從承德離開後, 承德避暑山莊的維修費用就“斷供”了, 只留下幾名太監看守著大門,

以後又歷經多次戰火的磨難, “避暑山莊”, 似乎只剩下了一個“山”字, 而禦路上的這三座牌樓就更加破敗不堪, 就像一位垂暮老人, 搖搖欲墜, 後來終於倒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拓寬市區道路, 這些牌樓先後被拆除。 承德沉寂了, 避暑山莊沉寂了, 那三座牌樓沉寂了。 人們似乎忘記了避暑山莊, 忘記了那三座牌樓。

隨著一個嶄新時代的到來, 牌樓也迎來了它的嶄新變化。

如今的牌樓前依舊是人流熙攘,依舊是熱鬧非凡,依舊是笑語喧嘩…但是人們的腰杆是挺直的,人們的步履是匆忙而從容的,人們的笑容是優雅而自信的,人們注視牌樓的目光是欣賞是自豪,因為這是“我們的”牌樓……

如今,昔日的禦路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寬寬的柏油馬路;昔日的牌樓也沒了,我們眼前的牌樓是嶄新的,威嚴不再,更多是一種祥和;牌樓下,人們每天忙忙碌碌地穿梭,似乎關注的只是牌樓的地理稱謂意義——牌樓就是牌樓。

當我問起一些年輕人,關於牌樓的事情時,他們大多是一臉的茫然,此時的牌樓似乎孤單寂寞了。但是我知道:歷史是由人來書寫的,牌樓只是一個見證罷了,一個無聲的見證者。牌樓下的一切才是人們應該更多關注的。

作為一個歷史的見證者,它的命運似乎由不得自己,但是在它的身上卻積澱下了歷久彌香的氣息,讓每個人都在心裡感覺到一種分量——那就是歷史的分量。牌樓可以倒下,但是那種氣息、那種分量是永遠也散不去的。牌樓仍舊佇立在古禦路上,默默的。

牌樓下,人們的目光所關注的也不僅僅再是這秀麗的小城,人們心裡裝的也不僅僅是這壯美的避暑山莊,似乎更多。

人是新人,城是新城,但高高矗立的牌樓將一絲絲一縷縷古韻融進人們心裡,注進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裡。

如今的牌樓前依舊是人流熙攘,依舊是熱鬧非凡,依舊是笑語喧嘩…但是人們的腰杆是挺直的,人們的步履是匆忙而從容的,人們的笑容是優雅而自信的,人們注視牌樓的目光是欣賞是自豪,因為這是“我們的”牌樓……

如今,昔日的禦路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寬寬的柏油馬路;昔日的牌樓也沒了,我們眼前的牌樓是嶄新的,威嚴不再,更多是一種祥和;牌樓下,人們每天忙忙碌碌地穿梭,似乎關注的只是牌樓的地理稱謂意義——牌樓就是牌樓。

當我問起一些年輕人,關於牌樓的事情時,他們大多是一臉的茫然,此時的牌樓似乎孤單寂寞了。但是我知道:歷史是由人來書寫的,牌樓只是一個見證罷了,一個無聲的見證者。牌樓下的一切才是人們應該更多關注的。

作為一個歷史的見證者,它的命運似乎由不得自己,但是在它的身上卻積澱下了歷久彌香的氣息,讓每個人都在心裡感覺到一種分量——那就是歷史的分量。牌樓可以倒下,但是那種氣息、那種分量是永遠也散不去的。牌樓仍舊佇立在古禦路上,默默的。

牌樓下,人們的目光所關注的也不僅僅再是這秀麗的小城,人們心裡裝的也不僅僅是這壯美的避暑山莊,似乎更多。

人是新人,城是新城,但高高矗立的牌樓將一絲絲一縷縷古韻融進人們心裡,注進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