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抗戰五原大捷 竟是一場以日本員警為主要對手的戰役

1940年3月20日, 傅作義率軍進攻日偽盤踞下的五原。 事後, 傅作義宣稱“殲敵3400餘人”, 且擊斃了“綏西警備軍司令水川依夫中將”。 還說這個水川伊夫是日本皇族。

中國軍隊士兵操作重機槍射擊

但據內蒙學者丁曉傑考證, 水川不是日軍中將, 甚至不是軍人, 更不是皇族, 而是個“內務省官僚”——二戰結束前, 日本內務省主管員警和地方行政事務, 所以內務省的官員既可以在員警部門任職, 也可以在一般地方行政部門任職。 水川就是如此:大學專業是法科, 通過文官考試後, 在日本國內擔過員警課長, 也擔任過工廠課課長。 1939年, 水川被調到偽蒙古聯合自治政府擔任治安部代理次長, 領警監銜。 當時日本一共派了54個“內務省官僚”到所謂“蒙古政府”充當員警顧問和指導官。

以水川的學歷和經歷, 肯定不懂打仗。 那為什麼讓他守五原呢?原因很奇特:1940年初, 日本大本營下令攻佔五原以打擊傅作義。

但為了節約兵力, 又命令日軍於3月1日撤回, 而且未經許可不得越過包頭一線, 也就是說要放棄五原。 可日本駐蒙軍參謀長田中新一卻不願意, 還在五原及其周邊部署了蒙古軍3個師約3000人、綏西聯軍約1000人。 但這些偽軍害怕傅作義捲土重來, 蒙古人和漢人部隊(投降的國民黨軍)還爆發衝突。

使用輕機槍射擊的中國軍隊士兵

田中不能向五原派出大量正規軍, 於是瞞著上司拼湊了一支很古怪的武裝。 他利用偽蒙員警組成所謂綏西警備軍4個大隊。 每個大隊400多人, 總計1500人, 包括310個所謂“日系員警”充當骨幹。 這些事實, 丁曉傑先生在日本發掘的材料都提到過。

但丁先生不太瞭解的是, 這310個日系員警, 本身還分很多系統。 一部分和水川一樣, 屬於內務省人員, 也就是正牌日本員警和官員, 這些人也和水川一樣, 是完全不會打仗的;一部分是從日本國內召來的退伍軍人。 比如第一大隊長是個44歲的退伍憲兵軍曹, 第四大隊長是個34歲的退伍補充兵(野戰炮兵),

中隊長和小隊長多是退伍上等兵或補充兵。 還有80人是專門為偽蒙政權培養的日系員警學員。

日本炮兵

田中新一想用退伍軍人充實所謂警備軍的戰鬥力。 但這些最高軍銜不過軍曹的退伍兵, 多數連班都沒指揮過, 完全不具備指揮大隊、中隊和小隊的能力。

而內務省派遣的正規員警們更是牢騷滿腹, 大罵為什麼把他們這些非戰鬥人員派到最前沿。

不倫不類的綏西警備軍在沒有軍事能力的水川伊夫率領下, 在3月初匆匆趕到五原。 而整個五原地區的全部日偽軍警(包括水川伊夫的綏西警備軍), 則由桑原荒一郎炮兵中佐指揮。 桑原倒是個正規軍人, 手下還有特務機關14人和12個日本工兵。 五原地區還有5個所謂“蒙古軍日系顧問”, 也是一夥退伍兵。 另外, 當地還有近300個日本平民, 主要是汽車公司的司機和一些木匠和道路建築工人。 他們幫著日本工兵在當地修橋修路。

結果, 日軍在蒙古最西端的前沿據點五原, 就成了一個由數百名來源雜亂的“員警”和數千名偽軍防守的城市。

傅作義將軍

3月20日,傅作義投入了主力第35軍、騎兵第6軍以及遊擊軍等等攻打五原。偽蒙古部隊還願和日本人一起抵抗,而漢人系的偽軍則大都反戈一擊。桑原中佐率領96人(特務機關和工兵26人、員警30人、偽蒙軍40人)死守到22日被全殲(桑原本人在21日下午戰死)。水川畢竟是文官,沒打算死戰,早在21日下午就帶著130多人逃離。日本陸軍獲悉五原遭到進攻的消息後,派出騎兵集團和第26師團各一部支援。但21日晚上才出發,因途中河水氾濫,直到26日才抵達五原。此時傅作義已經撤離。(作者署名:朱世巍)

傅作義將軍

3月20日,傅作義投入了主力第35軍、騎兵第6軍以及遊擊軍等等攻打五原。偽蒙古部隊還願和日本人一起抵抗,而漢人系的偽軍則大都反戈一擊。桑原中佐率領96人(特務機關和工兵26人、員警30人、偽蒙軍40人)死守到22日被全殲(桑原本人在21日下午戰死)。水川畢竟是文官,沒打算死戰,早在21日下午就帶著130多人逃離。日本陸軍獲悉五原遭到進攻的消息後,派出騎兵集團和第26師團各一部支援。但21日晚上才出發,因途中河水氾濫,直到26日才抵達五原。此時傅作義已經撤離。(作者署名:朱世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