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十二生肖趣談之子鼠,下面古易方為你舉出幾個例子

十二生肖趣談之子鼠

鼠扛著“子”的旗號, 站在十二生肖的首位。 子何以為鼠, 鼠何以居首?對此, 古人常將“子時為夜半”稱作談助。 清代的《廣陽雜記》引錄的材料, 將子鼠、醜牛並舉, 分別視為開天闢地的角色:“天開於子, 不耗則氣不開。 鼠, 耗蟲也。 於是夜尚未央, 正鼠得令之候, 故子屬鼠。 ”接下去講“地辟於醜”, 醜牛辟地之前, 現有子鼠開天。 更有一種說法, 上古時, 天地混沌一片, 是鼠將這混沌咬破, 使得天地分開。 鼠建此創世奇功, 名列十二生肖之首, 自然是當之無愧的。

“老鼠過街, 人人喊打。 ”這句話讓人一目了然, 現代人是真的很討厭老鼠。

究竟為什麼呢, 就是因為它是臭名昭著的四害之一, 偷吃糧食、傳播疾病。 然而, 在遠古的時候, 有不少的族群、部落都把老鼠當做自己的始祖, 並且對此感到相當自豪, 他們那個時候還有專門祭祀老鼠的節日, 祈求老鼠祖先的保護、庇佑。 老鼠的形象在他們的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畫出來、雕刻出來的老鼠是隨處可見。 現在民間還流傳著一些老鼠的趣聞, 塑造出來許多老鼠的可愛形象, 比如偷油吃的老鼠, 進而衍化出來許多與鼠相關的風俗。

而老鼠偷油喝的趣味故事流傳著多種說法, 下面古易方為你舉出幾個例子:

其一

有三隻老鼠結伴去偷油喝。 可是油缸非常深, 它們根本喝不到油。 它們想出一個很棒的辦法, 就是一隻咬著另一隻的尾巴, 吊下缸底去喝油。 第一隻老鼠最先吊下去喝油, 它在缸底想:油只有這麼一點點, 不如自己痛快地喝個飽。 夾在中間的第二隻老鼠也在想:下面的油沒多少, 萬一讓第一隻老鼠喝光了, 那我豈不是要喝西北風嗎?第三只老鼠則在上面想著:油那麼少,

等它們兩個吃飽喝足, 哪裡還有我的份兒?於是, 第二隻老鼠狠心地放了第一隻老鼠的尾巴, 第三只老鼠也迅速放了第二隻老鼠的尾巴。 它們爭先恐後地跳到缸裡, 但它們再也逃不出油缸。

其二

三隻老鼠一同去偷油喝。 找到了一個油瓶, 三隻老鼠商量, 一隻踩著一隻的肩膀, 輪流上去喝油。 於是三隻老鼠開始疊羅漢, 當最後一隻老鼠剛剛爬到另外兩隻的肩膀上, 不只什麼原因, 油瓶倒了, 最後, 驚動了人, 三隻老鼠逃跑了。 回到老鼠窩, 大家開會討論為什麼會失敗。 最上面的老鼠說, 我沒有喝到油, 而且推倒了油瓶, 是因為下面第二隻老鼠抖動了一下, 所以我推倒了油瓶, 第二隻老鼠說,

我抖了一下, 但我感覺到第三只老鼠也抽搐了一下, 我才抖動了一下。 第三只老鼠說:對呀、對呀我好象聽見門外有貓的叫聲, 所以抖了一下。 那麼三個老鼠都沒有喝到油。

其三

醜牛在生肖榜上排在了前位,老鼠是不服氣啊, 心裡就想口裡就說:既然是叫人評,我要和牛比一比看是誰大, 大傢伙笑得伸不直腰。 老鼠要與牛比大了, 老鼠又說:大家都不准說話,只聽人說是誰大, 老鼠站在牛背上去見人, 牛是人見慣了的大,而這個可是騎在牛身上的老鼠。 只聽人人都驚呼:媽呀,這個老鼠好大、好厲害。 後來剩餘的生肖們承認了老鼠比牛大, 比牛厲害。 他也就進了生肖榜的首位。

其四

小老鼠, 上燈檯, 偷油喝, 下不來, 老鼠老鼠你別急,

抱個狸貓來哄你。

其五

小老鼠, 上燈檯, 偷油吃, 下不來。 嘰裡咕嚕滾下來。

這些關於老鼠的小故事、小歌謠, 都是民間流傳下來的和一些現代的小故事。

關於子鼠的民間習俗還有很多, 下面讓我們看一下, 什麼地方有和老鼠關聯的習俗。

在我國湖北江漢平原一帶將小初夜看做老鼠嫁女日, 俗稱“鼠添箱”。那一天,家家要將插上花的面餅放在暗處,大小孩不准喧嘩,如果驚動了老鼠,來年就會去家裡搗亂的。

舊時上海一帶有避老鼠落空的習俗。老鼠外出覓食失足落地,稱為“老鼠落空”,據說見著多為不吉利,非病即災,必須禳解。期禳解方法是沿街乞討白米,回家用來煮飯,食後便可化解。

在印度的拉賈斯坦邦,人們把老鼠當做“神物”來供奉,還建立了一座著名的老鼠廟。拉賈斯坦人十分崇拜老鼠,要是與人訂婚或者出遠門,必須先到老鼠廟中去朝拜三天三夜。在老鼠的內庭中,散放著許多直徑一米以上的盆盤,裡面盛著牛奶。清水或穀物、椰肉,有小點的盤子面裝的都是滿滿的砂糖,而周邊圍著享用的都是毛茸茸的老鼠。

臺灣居民認為初三為小年,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結婚日,所以深夜不點燈,在地上撒米、面、鹽,人要早早上床休息,以免影響老鼠的喜事。

在青海的一些地區有“蒸瞎老鼠”的習俗。每年的農曆正月十四日,家家用面捏成十二隻老鼠、(沒有眼睛)然後用蒸籠蒸熟,待到元宵節是擺上供桌,並燒香、點燈,乞求老鼠只食草根,勿傷莊稼,以保本年豐收。

俗稱“鼠添箱”。那一天,家家要將插上花的面餅放在暗處,大小孩不准喧嘩,如果驚動了老鼠,來年就會去家裡搗亂的。

舊時上海一帶有避老鼠落空的習俗。老鼠外出覓食失足落地,稱為“老鼠落空”,據說見著多為不吉利,非病即災,必須禳解。期禳解方法是沿街乞討白米,回家用來煮飯,食後便可化解。

在印度的拉賈斯坦邦,人們把老鼠當做“神物”來供奉,還建立了一座著名的老鼠廟。拉賈斯坦人十分崇拜老鼠,要是與人訂婚或者出遠門,必須先到老鼠廟中去朝拜三天三夜。在老鼠的內庭中,散放著許多直徑一米以上的盆盤,裡面盛著牛奶。清水或穀物、椰肉,有小點的盤子面裝的都是滿滿的砂糖,而周邊圍著享用的都是毛茸茸的老鼠。

臺灣居民認為初三為小年,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結婚日,所以深夜不點燈,在地上撒米、面、鹽,人要早早上床休息,以免影響老鼠的喜事。

在青海的一些地區有“蒸瞎老鼠”的習俗。每年的農曆正月十四日,家家用面捏成十二隻老鼠、(沒有眼睛)然後用蒸籠蒸熟,待到元宵節是擺上供桌,並燒香、點燈,乞求老鼠只食草根,勿傷莊稼,以保本年豐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