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金”與“牛”那不得不說的秘密

相傳在漢代, 西湖底有一頭金牛, 每當湖水乾涸時, 金牛就從湖底湧現, 張口吐水將湖填滿, 讓周邊的老百姓有水喝, 有水灌溉農作物。 地方官員聽說湖底有金牛, 想抓住金牛奉給皇帝, 討得歡心, 升官加爵。 他們命令百姓抽幹湖水抓金牛。 水幹時, 果然看到了金牛, 官員們紛紛下湖抓牛, 金牛大怒, 仍然張口吐水, 直接淹死了作惡的地方官。 從此, 西湖水再也沒有乾涸, 但金牛也不再出現。

西湖金牛出水

鐵廣泛使用之後, 南北朝期間, 有鑄造鐵器物置於水中以鎮蛟龍的, 而鑄造鐵牛鎮水, 據學界研究是始于唐代。 鎮水神獸的形象依然以牛為主, 材質從石變成鐵。 但石材的鎮水牛依然還有, 山東濱州水文化博物館就有一尊當地發現的鎮水石牛。 也許是鐵牛鑄造耗材多, 工藝複雜, 造價也高, 有的地方就地取材, 以石為牛, 也算是古代傳統的延續。 鎮水牛的位置也由沉於水底而變為立於岸邊,

立于水濱無疑更能俯視水情, 更好地發揮震懾水怪的作用。 明清時期, 鎮水鐵牛往往由皇帝下詔而建造, 清朝康熙、乾隆、道光、咸豐四代建造最多。 典型的如長江荊江段郝穴鐵牛、江蘇洪澤湖鐵牛、頤和園昆明湖東堤上的銅鑄臥牛。 乾隆不僅下詔在頤和園建造鎮水銅牛, 還為此而寫了《金牛銘》, 把金牛鎮水作為普遍法則, 淮河流域、巴丘洞庭乃至全國各地均應“照此辦理”, 以使祥瑞之兆四海普及。

石牛造型

即使在古人的觀念裡, 金牛鎮水也只是“兩手抓”的其中一手。 以長江防汛最為緊要的荊江段為例, 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的“上諭”說:“湖北荊州被水, 現經修築堤工, 加高培厚, 並改建城垣, 永資鞏固。 因思向來沿河險要之區, 多有鑄造鐵牛, 安鎮水濱。 蓋因蛟龍畏鐵, 又牛屬土, 土能制水, 是以鑄鐵肖形, 用示鎮制。 此次荊州被災甚重, 聞亦系蛟水為患。 ……于荊州萬城堤及沙市等處形勢扼要處所, 相度緊要頂沖, 酌量鑄置鐵牛, 以鎮堤堧, 亦豫弭水患之一法。

”可以看出, 乾隆的治水思路也是“人力與神力結合”, 一方面要運用工程手段, 同時還要借助“神力”的佑護。

相信“神力”有效的根本原因來自中國傳統的“五行”觀念。 “五行”是中國古代道家的一種系統觀, 認為宇宙萬物由五種性質的基本事物構成, 是為“五行”。 “天有五行, 水、火、金、木、土, 分時化育, 以成萬物。 ”中國文化的“五行”不是靜止的五種元素, 更不是割裂的單獨存在, 而是彼此相生又相克, 這種動態的聯繫構成生生不息、循環往復的大系統。

頤和園中的鎮水金牛

五行對中國人的影響極為深遠, 中醫、堪輿(風水)、命理、相術、占卜等都和“五行”有著密切聯繫。 單從治水角度來看, 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律, 鐵(銅)屬金, 金生水, 水為金之子, 子遇母, 自然不敢造次;牛為坤, “五行”屬土, 土是水的剋星。 在古人的認識邏輯中, 鐵牛鎮水, 有著“雙重保險”的含義。

作者:尉天驕

文章首發於:《江河》雜誌微信平臺

文章轉載需注明@江河雜誌

選題合作與投稿

連絡人:劉豔飛

郵箱:jianghebjb@163.com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連絡人:劉曉晨

郵箱:jianghechuanmei@163.com

(微信公眾號:jianghezazhi)

作者:尉天驕

文章首發於:《江河》雜誌微信平臺

文章轉載需注明@江河雜誌

選題合作與投稿

連絡人:劉豔飛

郵箱:jianghebjb@163.com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連絡人:劉曉晨

郵箱:jianghechuanmei@163.com

(微信公眾號:jianghezazhi)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