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最特殊的待遇,皇帝為大臣加龍袍,僅一人享受過

在中國歷史上, 龍袍的意義非常不一般。 能穿上龍袍的, 意味著好日子正式開始。 可是皇帝對龍袍都盯得緊, 除了皇帝本人, 再加上太上皇。 其他人穿龍袍的話, 都算是造反。 按照這個罪名下來, 誅九族都算輕的。

當然, 凡事都有例外。 在中國歷史上, 就有一位大臣, 親自被皇帝加上一件龍袍。 這位牛哄哄的大臣, 就是明朝開國第一猛將——常遇春。

常遇春出身貧苦, 家裡頭都是農民。 元朝的時候, 漢人被認為是最低等級的人。 而農民每年都要繳納很多稅收, 常常是一年到頭都紮在地裡, 都賺不到買米的錢。 常遇春不甘於一輩子都在地裡種田, 便跟著別人一起練武。

圖為常遇春劇照

可是家裡頭實在是窮, 想學武術, 只能給別人賣力氣幹雜活, 換取學習的機會。 好在常遇春是個天生練武的好材料, 身高力氣都比常人要好。 打熬幾年後, 常遇春不光是拳腳功夫不錯, 騎馬射箭的本事也十分精湛, 還會十八般兵器。

轉眼元朝末年, 天下的老百姓不滿元朝的統治, 起義軍四起。 有些本事的人, 都各占山頭。 一是保平安, 二是謀生路。 常遇春去投奔一個靠打家劫舍衛生的綠林好漢劉聚。

劉聚一看常遇春的武藝不錯,

就把他留下來, 在自己手下當一個小頭目。

這種靠打家劫舍, 回來後,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日子, 常遇春並不討厭。 相反, 他還有些喜歡這樣的日子。 可時間長了, 他發現這幫人只會欺負老百姓, 跟殘暴的元軍差別並不大。 常遇春想要離開, 可並不知道該去哪裡。

直到有一次, 他遇到了朱元璋。 當時, 他還是在打家劫舍, 正好碰到朱元璋正在攻打城池。

在當時安徽一帶, 朱元璋算是個有名號的人。 他的軍隊紀律更嚴明, 也不幹欺負老百姓的事情。 常遇春有種想投靠朱元璋的想法, 可又拿捏不准這個人是不是值得自己賣命。

他把自己裝扮成老百姓的模樣, 混在人群中。 常遇春發現, 朱元璋雖然對軍隊要求嚴格, 但對手底下的士兵很不錯, 拿他們當兄弟看。

要知道, 在當時那種情況下, 小兵常常是長官眼裡的炮灰, 只有拿錢賣命的關係。

常遇春瞭解完情況後, 才下定決心投靠朱元璋。 在那之後, 常遇春才發揮出明初第一猛將的氣勢, 而再是一個綠林好漢。

不管是陳友諒、張士誠, 還是元軍, 常遇春都是以勇猛敢戰的氣勢擊敗敵人。

常遇春的奇兵厲害,騎兵也厲害。他麾下的騎兵,可以跟蒙古的精銳鐵騎,展開一場騎兵對戰。每次出征的時候,他都跟徐達搭檔。徐達為正,他為副。

平定南方後,騎兵繼續北上。不光橫掃北京,乾脆把元順帝趕到蒙古大草原。

這一次的出征,是常遇春最後一戰。在凱旋班師的路上,他在軍帳中忽然暴病而亡。平常不善作詩的朱元璋聽到後,大哭一場,寫下一首:“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為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濕。“

除了追封開平王,朱元璋還特地讓宮廷畫師為常遇春的畫像加了一件龍袍。

要知道,即使是畫像上加龍袍,那也表明地位非同一般。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這也算是獨一例了。

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常遇春的奇兵厲害,騎兵也厲害。他麾下的騎兵,可以跟蒙古的精銳鐵騎,展開一場騎兵對戰。每次出征的時候,他都跟徐達搭檔。徐達為正,他為副。

平定南方後,騎兵繼續北上。不光橫掃北京,乾脆把元順帝趕到蒙古大草原。

這一次的出征,是常遇春最後一戰。在凱旋班師的路上,他在軍帳中忽然暴病而亡。平常不善作詩的朱元璋聽到後,大哭一場,寫下一首:“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為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濕。“

除了追封開平王,朱元璋還特地讓宮廷畫師為常遇春的畫像加了一件龍袍。

要知道,即使是畫像上加龍袍,那也表明地位非同一般。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這也算是獨一例了。

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