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成功人士奉行的待人接物、處事養身之道

以和氣迎人

與人交往時態度溫和柔順, 一片慈悲, 真誠關懷, 就能化解一切的不和、誤會、衝突、矛盾。 《增廣賢文》裡有“父子和而家不敗, 兄弟和而家不分, 鄉黨和而爭訟息, 夫婦和而家道興”的說法, 可見以和為貴, 則萬事皆興。 能從容不迫地待人接物, 大事小事才能做得有禮有節, 遊刃有餘, 不偏不倚。

由於能保持平和的心境和靜穆的心態, 所以我們才能以公正平等的心去體貼萬物, 而不抱偏見;才能保持正常的判斷能力, 而不為物欲所障目窒心。 心和則氣平, 氣平則胸寬, 胸寬則自謙, 謙恭則處眾。 交往之道,

只在一個“和”字上。 和則心靜, 方能靜以省身, 靜以察世, 做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以正氣接物

面對天地萬物正氣凜然, 絲毫不存邪思雜念, 妖風邪氣也會退避。 人棄常則妖興, 邪氣都是我們自己的心念行為感應來的, 心術不正、背棄倫理道德, 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鬼神都會瞧不起, 才敢捉弄, 以致出現各種反常的現象, 其實是因為我們的心反常了。 所以, 想要消災免難, 首先要端正我們自己的心行。

以浩氣臨事

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所謂浩然之氣, 就是剛正之氣。 一個人有了浩氣長存的精神力量, 面對外界一切巨大的誘惑也好, 威脅也好, 都能處變不驚, 鎮定自若, 達到“不動心”的境界。

處理事情時, 心胸浩然開闊、正大剛直,

沒有成見、沒有分別, 公正平等, 不被私欲蒙蔽誘惑, 一切的疑慮、猜忌、畏懼自然就可以消除。 因為存在利害衝突, 各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 處理事情就有所顧忌, 互相猜疑。 或者因為見解分歧, 就會排斥和自己看法不同的人, 於是造成互相猜忌。 要想改變這種現象, 就要對一切人一切事坦誠公開。

以靜氣養身

日有所思, 夜有所夢, 現代人因為工作壓力沉重, 家庭、感情等各方面問題煩雜, 多數都有失眠的經驗, 其實這些問題無非是欲望太多造成的。

學習放下, 減少對欲望的追求貪戀, 降伏妄念, 保持心地清淨安寧, 不但養心, 也是保養身體、減少疾病的最好方法。 心境安穩, 沒有牽掛, 沒有憂慮, 隨處都可以安然入睡。 臨睡前或靜坐,

或者聽一些古典音樂, 都可以説明我們釋放壓力, 放下雜念, 輕鬆入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