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江南好,怎比吾濟南

江南好, 一水西湖不穿襖;

怎比濟南春江水, 春來黃花池,

秋去落葉飄, 一碧潭水魚兒躍。

你說你和我一樣, 但是, 你愛的不夠深沉, 不夠熱烈, 不夠奔放。

我們相隔一池子的湖水, 你在明湖的南岸, 我在明湖的北岸。

從九如山聽瀑到五龍潭鴨歌, 都是一溪的泉水貫穿。

湖上扁舟寺裡登,水雲如浪白層層。

你唱江南好,我卻愛濟南。詩意濟南同樣有著黛瓦白牆,微風細雨。你無需涉水而行,只需踱步在輕煙長巷,就可以邂逅一份純淨的美好。只是覓尋之前,請折一枝綠柳,插在老舊的白瓷瓶裡。

一城河化渠繞城走,柳影婆娑問溪問魚問你我。

白煙消盡凍雲凝,山月飛來夜氣澄。

濼水飛綃束野岸,鵲山溪黛入晴天。

王屋流來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

一泓清淺漾珠圓,細浪瀠洄小荇牽。

更年白雪樓,伊人戲裡走。

魚兒躍上岸,也想把你留

七十二名泉讓濟南真正走進最適合人居住的城市之列。有故事,有人文,更有傳承。

幽巷煙起,青石留細雨。

山對濟南城,人言帝舜耕。

大明湖的畫舫。

曆下亭歷史悠久,歷經滄桑,位置也幾經變遷。北魏至唐代曆下亭在五龍潭處,酈道元《水經注》稱“客亭”,是官府為接迎賓客而建造的。唐初始稱“曆下亭”。天寶四年(西元745年),詩人杜甫到臨邑看望其弟杜穎,路經濟南,適逢在開元年間就與杜甫在長安結為忘年交的北海太守李邕至濟,在此亭宴請杜甫及濟南名士,杜甫當即賦《陪李北海宴曆下亭》詩一首:“東藩駐皂蓋,北渚淩清河。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署,交流空湧波。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七十二泉春漲暖,明湖不說似江南。

城外青山城裡湖,七橋風月一亭孤,這裡是五龍潭公園。

白雲樓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紅。

夾岸人煙水四圍,潭溪景物亦依稀。

雲含雪浪頻翻地,河湧三星倒映天。

湖上扁舟寺裡登,水雲如浪白層層。

你唱江南好,我卻愛濟南。詩意濟南同樣有著黛瓦白牆,微風細雨。你無需涉水而行,只需踱步在輕煙長巷,就可以邂逅一份純淨的美好。只是覓尋之前,請折一枝綠柳,插在老舊的白瓷瓶裡。

一城河化渠繞城走,柳影婆娑問溪問魚問你我。

白煙消盡凍雲凝,山月飛來夜氣澄。

濼水飛綃束野岸,鵲山溪黛入晴天。

王屋流來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

一泓清淺漾珠圓,細浪瀠洄小荇牽。

更年白雪樓,伊人戲裡走。

魚兒躍上岸,也想把你留

七十二名泉讓濟南真正走進最適合人居住的城市之列。有故事,有人文,更有傳承。

幽巷煙起,青石留細雨。

山對濟南城,人言帝舜耕。

大明湖的畫舫。

曆下亭歷史悠久,歷經滄桑,位置也幾經變遷。北魏至唐代曆下亭在五龍潭處,酈道元《水經注》稱“客亭”,是官府為接迎賓客而建造的。唐初始稱“曆下亭”。天寶四年(西元745年),詩人杜甫到臨邑看望其弟杜穎,路經濟南,適逢在開元年間就與杜甫在長安結為忘年交的北海太守李邕至濟,在此亭宴請杜甫及濟南名士,杜甫當即賦《陪李北海宴曆下亭》詩一首:“東藩駐皂蓋,北渚淩清河。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雲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署,交流空湧波。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七十二泉春漲暖,明湖不說似江南。

城外青山城裡湖,七橋風月一亭孤,這裡是五龍潭公園。

白雲樓下水溶溶,滴滴泉珠映日紅。

夾岸人煙水四圍,潭溪景物亦依稀。

雲含雪浪頻翻地,河湧三星倒映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