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請注意,前方有一大波麵食來襲

上周某天, 我去混了一下山西, 因為跟你們組長打賭輸了嘛, 讓我請他吃家鄉菜, 考慮到經費, 原本打算就兩個人去吃, 結果一傳十十傳百, 去了六個:

“我也是山西的!帶我!”

“我男朋友山西的!我也想吃吃~”

“我跟山西沒關係, 但是我也想去!”......

因為, 他們都想見識一下, 一碗裡頭就一根面的飯館兒——

手作一根面

關鍵字:一碗面就一根、醋、爆好吃的燜面......

問了很多山西的朋友, 這家店屢屢被推薦, 但到現場看到是這樣一家樸素、甚至不太起眼兒的小店時, 如果不是身後跟了五張嗷嗷待哺的大嘴, 我根本沒有走進去的欲望。 然而, 事實告訴我們, “人不可貌相”真是老祖宗的醒世名言。

作為一個連鎖小店, 環境確實一般, 不過服務員還都比較熱情,

而且窗明几淨, 很適合工作日過來吃吃中飯。 坐定, 點餐——

太原碗托 18元

譚氏醬骨架 21元

乾炸鮮蘑 26元

山西過油肉 39元

醬湯牛肉麵 34元

金牌牛肉拌面 35元

自製烤梨 12元

陳醋臘八蒜 9元

傳統鐵鍋燜面 48元

共計:242元

作為山西飯館兒, 自然少不了當家調料——醋。

竟然是寧化府~!聽山西朋友說這算是山西名氣最大、歷史最久的牌子,

而且當地的飯店都很少用, 因為成本略高, 在這種外地小館子裡面, 稱得上小壕了。 結果阿花就興奮地拿起桌上的醋瓶子端詳, 然後, 順利灑了一桌子。

老闆, 我錯了。

直到這頓飯吃完回到家,

我的手上還是能清晰聞到那一股綿酸甜醇的陳醋味......

陳醋臘八蒜

醃制大蒜是北方餐桌上很重要的下飯菜, 有這種醃在醋裡通體碧綠的臘八蒜, 也有醃在紅糖裡晶瑩剔透的糖蒜。 阿花個人來說更喜歡糖蒜的酸甜可口, 因為這臘八蒜, 實在實在太辣啦!!!

剛一端上來,本花就折損了一名C探員,被這股濃烈蒜酸辣味熏暈在桌上。小心翼翼咬上一口,脆得跟冬棗一樣,但同時也感受到了好一股沖味躍上鼻頭,酸辣俱全,越綠的部分越辣,有潰瘍的人吃應該也能看到人生的走馬燈。

金牌牛肉拌面

這碗面當稱是主角,畢竟就是為了這碗面而來。店裡的面大部分都有手作一根面、餄烙面等面的選擇,然後配以不同澆頭或湯。

面端上來時,實在顯得平平無奇,因為這時我們以為的“手作一根面”,只是在突出“手工製作”這個點,沒有意識到這一碗面裡,實際上就是一根面。於是,在我們努力伸筷子分食的時候,出現了以下畫面:

眾人努力想挑起哪怕一根面,但這面仿佛是莫比烏斯環,無窮無盡。一旁的F探員試圖用小時候吃米線的方法纏出個盡頭來,也還是失敗的。

當我們已經明白過來時,面也涼了,只好又叫了一碗熱乎乎的感受了一下:裡面的肉片,口感接近過油肉(後文會提到),軟軟滑滑嫩嫩,非常入味,澆頭是比較常見的番茄酸甜口,提鮮爽口。面的口感是比較硬的,勁道而有嚼勁,同行的幾位北方探員都覺得這個面非常合自己胃口,是手工面沒錯了。

傳統鐵鍋燜面

燜面的做法很奇特,完全不需要過水,先將豆角等配菜在鍋中炒好,留有一定湯汁,然後把生麵條覆蓋在菜上,澆半碗水以保證稍後國內有充足蒸汽,然後蓋上鍋蓋中火燜至麵條熟透。

揭開鍋的瞬間,香氣已經按耐不住,開始赤果果誘惑大家,因為裡面有土豆,所以攪拌過程中,麵條表面覆蓋了一層糯糯香香的土豆粉泥,配合著超軟同時又能超筋道的面,是紅燒土豆的調味,又有面本身甜甜的後味——寫到這裡的時候,我鍵盤又一次被口水打濕,那是一種填滿心靈和胃的滿足感啊!全場最佳!鍋底的刀豆也已經完全軟面入味,不亞於麵條的存在~吃到快結束,把醋到進去一點,再就著臘八蒜,我可以再吃三鍋!!!

太原碗托

遇到一群假山西朋友,跟著來吃的幾位,竟都不知道所謂“碗托”究竟是何物......帶你們來,還不如帶“X度百科”。

碗托,是用蕎面做成的一種當地小吃,呈灰白色,初看,質地如同四川的傷心涼粉那般,實際上的口感要更扎實、筋軟有韌性。食材本身的味道比較寡淡,後味略帶一點蕎面的苦,所以碗托好不好吃,阿花私以為全靠調汁,這家店的顯爾味道比較淡,只有酸、蒜辣,不夠刺激味蕾,倒不是說它難吃,只不過最好還是加入店內的醋、辣椒,再攪拌攪拌,才更會有香辣酸爽之感。

乾炸鮮蘑

乾炸蘑菇是蘑菇最好吃的做法,別反駁我。

外層的面衣噴香,炸得如此鬆脆的實屬少見,可以算的上阿花吃過的這道菜裡前五名了。裡面的蘑菇嫩極了,甚至都可以感受到裡面的汁水~調味粉裡有椒鹽,吃起來有點兒小時候的速食麵調料味,跟這種炸物真是絕配,天婦羅什麼的我都不會再想念了。

山西過油肉

過油肉各地都有,但山西的過油肉還裹著醋意。透明芡汁包裹的肉片滑嫩可口,雖然看起來油乎乎,但吃起來並未有那般油膩之味。這種沒有太多湯水的過油肉應當是改良過的,否則如果再多一些含湯帶水的,一定是配白米飯的好手。調味比較家常,沒有什麼深刻記憶點,但還算合格。

譚氏醬骨架

說實話,這大醬骨真心一般了,肉香和醬香我是沒吃出來,肉質雖然軟爛,但卻不入味,和小時候參加農村婚禮上的肘子一個感覺。

醬湯牛肉麵

比起前面的兩個面,弱了那麼一點,主要是想嘗嘗餄烙面的口感。餄烙面也是北方常見的麵食,需要有專門的工具來壓制,把麵團從一個滿是圓孔的器具中壓出來,直接入鍋煮。如果不是老行家,可能不太能吃出這種面的區別來,對於我們這些業餘選手來說,面就是滑軟的,不是很勁道,更接近南方面的口感。湯的味道偏鹹,像某種濃縮寶味道,就,一般般吧。

自製烤梨

最後,我們選擇用一盞烤梨做甜點,結束戰鬥:用勺子戳時,並不好挖出來,感覺還是蠻硬的,但實際上的口感完全不受影響,軟糯的梨子散發清香,配著蜂蜜水,甜滋滋的,很滋補,一整個吃完不會膩,還會覺得不太夠~

剛一端上來,本花就折損了一名C探員,被這股濃烈蒜酸辣味熏暈在桌上。小心翼翼咬上一口,脆得跟冬棗一樣,但同時也感受到了好一股沖味躍上鼻頭,酸辣俱全,越綠的部分越辣,有潰瘍的人吃應該也能看到人生的走馬燈。

金牌牛肉拌面

這碗面當稱是主角,畢竟就是為了這碗面而來。店裡的面大部分都有手作一根面、餄烙面等面的選擇,然後配以不同澆頭或湯。

面端上來時,實在顯得平平無奇,因為這時我們以為的“手作一根面”,只是在突出“手工製作”這個點,沒有意識到這一碗面裡,實際上就是一根面。於是,在我們努力伸筷子分食的時候,出現了以下畫面:

眾人努力想挑起哪怕一根面,但這面仿佛是莫比烏斯環,無窮無盡。一旁的F探員試圖用小時候吃米線的方法纏出個盡頭來,也還是失敗的。

當我們已經明白過來時,面也涼了,只好又叫了一碗熱乎乎的感受了一下:裡面的肉片,口感接近過油肉(後文會提到),軟軟滑滑嫩嫩,非常入味,澆頭是比較常見的番茄酸甜口,提鮮爽口。面的口感是比較硬的,勁道而有嚼勁,同行的幾位北方探員都覺得這個面非常合自己胃口,是手工面沒錯了。

傳統鐵鍋燜面

燜面的做法很奇特,完全不需要過水,先將豆角等配菜在鍋中炒好,留有一定湯汁,然後把生麵條覆蓋在菜上,澆半碗水以保證稍後國內有充足蒸汽,然後蓋上鍋蓋中火燜至麵條熟透。

揭開鍋的瞬間,香氣已經按耐不住,開始赤果果誘惑大家,因為裡面有土豆,所以攪拌過程中,麵條表面覆蓋了一層糯糯香香的土豆粉泥,配合著超軟同時又能超筋道的面,是紅燒土豆的調味,又有面本身甜甜的後味——寫到這裡的時候,我鍵盤又一次被口水打濕,那是一種填滿心靈和胃的滿足感啊!全場最佳!鍋底的刀豆也已經完全軟面入味,不亞於麵條的存在~吃到快結束,把醋到進去一點,再就著臘八蒜,我可以再吃三鍋!!!

太原碗托

遇到一群假山西朋友,跟著來吃的幾位,竟都不知道所謂“碗托”究竟是何物......帶你們來,還不如帶“X度百科”。

碗托,是用蕎面做成的一種當地小吃,呈灰白色,初看,質地如同四川的傷心涼粉那般,實際上的口感要更扎實、筋軟有韌性。食材本身的味道比較寡淡,後味略帶一點蕎面的苦,所以碗托好不好吃,阿花私以為全靠調汁,這家店的顯爾味道比較淡,只有酸、蒜辣,不夠刺激味蕾,倒不是說它難吃,只不過最好還是加入店內的醋、辣椒,再攪拌攪拌,才更會有香辣酸爽之感。

乾炸鮮蘑

乾炸蘑菇是蘑菇最好吃的做法,別反駁我。

外層的面衣噴香,炸得如此鬆脆的實屬少見,可以算的上阿花吃過的這道菜裡前五名了。裡面的蘑菇嫩極了,甚至都可以感受到裡面的汁水~調味粉裡有椒鹽,吃起來有點兒小時候的速食麵調料味,跟這種炸物真是絕配,天婦羅什麼的我都不會再想念了。

山西過油肉

過油肉各地都有,但山西的過油肉還裹著醋意。透明芡汁包裹的肉片滑嫩可口,雖然看起來油乎乎,但吃起來並未有那般油膩之味。這種沒有太多湯水的過油肉應當是改良過的,否則如果再多一些含湯帶水的,一定是配白米飯的好手。調味比較家常,沒有什麼深刻記憶點,但還算合格。

譚氏醬骨架

說實話,這大醬骨真心一般了,肉香和醬香我是沒吃出來,肉質雖然軟爛,但卻不入味,和小時候參加農村婚禮上的肘子一個感覺。

醬湯牛肉麵

比起前面的兩個面,弱了那麼一點,主要是想嘗嘗餄烙面的口感。餄烙面也是北方常見的麵食,需要有專門的工具來壓制,把麵團從一個滿是圓孔的器具中壓出來,直接入鍋煮。如果不是老行家,可能不太能吃出這種面的區別來,對於我們這些業餘選手來說,面就是滑軟的,不是很勁道,更接近南方面的口感。湯的味道偏鹹,像某種濃縮寶味道,就,一般般吧。

自製烤梨

最後,我們選擇用一盞烤梨做甜點,結束戰鬥:用勺子戳時,並不好挖出來,感覺還是蠻硬的,但實際上的口感完全不受影響,軟糯的梨子散發清香,配著蜂蜜水,甜滋滋的,很滋補,一整個吃完不會膩,還會覺得不太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