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NVMe、SATA、HDD無情大PK

其實我必須承認我有點標題黨了, SSD固態硬碟與HDD機械硬碟的區別其實是顯而易見的。 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各有優缺點, 以下我們通過全面的對比, 讓大家深入的瞭解。

固態硬碟對於很多DIY都不會陌生, 大家都知道固態硬碟在電腦開關機、大型應用載入以及資料傳輸等方面, 相比機械硬碟的速度快得多。 但是很多朋友對於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區別並不是特別瞭解, 不少朋友瞭解的都不夠全面, 加上一些廠商對SSD的美化宣傳, 使得一些朋友對於SSD青睞有加, 而對傳統的普通機械硬碟嗤之以鼻。

其實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配合在一起使用還是很有意義的。

西部資料 WD10EZEX 單碟1TB藍盤採用藍色標籤, 表示其屬於藍色系列, 走中檔高端路線, 對性能有需求的使用者。 這款單碟1TB藍盤具體型號為“WD10EZEX”, 藍盤採用單碟1TB設計, 磁片緩存為64MB, 硬碟採用SATA 6Gb/s介面, 轉速為7200rpm。 由於採用了單碟設計,

所以硬碟背部凹槽也變得很深。 介面方面, 西數單碟1TB藍盤採用主流的SATA 6.0Gb/s規範設計, 可以看到硬碟背部的PCB板採用反面安裝設計, 這樣的設計對電子元件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國內知名存儲廠商阿斯加特就是其中之一, 阿斯加特長期深耕於OEM市場的存儲廠商,

近年開始從幕後走向台前, 進軍消費級SSD存儲市場, 推出多款消費級新品。 今天評測主角就是來自阿斯加特AN系列新品M.2 SSD 256GB。 阿斯加特(Asgard)上市一款支援NVME協定的SSD, 該款SSD標稱為1850MB/s讀取速度, 850MB/s寫入速度, 採用SMI2260主控和鎂光3D NAND技術製作的MLC顆粒, 顆粒單顆容量為64GB, 性能遠超傳統SATA3通道的SSD。

阿斯加特AN系列 M.2 SSD正面採用金屬散熱片設計, 看上去十分炫酷, 提升產品整體顏值。 同時, 通過金屬散熱片加速熱量傳導, 從而有效減緩主控、快閃記憶體晶片溫度的上升, 不讓主控因為過熱而進入降速模式。

阿斯加特LEORICE系列AL240GZ1-M.2/80固態硬碟。

其採用了瘦長的2280規格, 240G容量。 值得關注的是阿斯加特為旗下的M.2 SSD都配置了鋁制的散熱片, 這也是目前市場上唯一的直接為旗下所有M.2固態硬碟穿上馬甲的廠家。 AN SSD的金屬散熱片是通過矽膠牢牢地粘住, 貼合比較緊密。

阿斯加特LEORICE背面當然也和其他M.2 SSD有所不同, LEORICE系列的背面很直觀,可以看到除了帶色彩的散熱馬甲,LEORICE還採用多層的白色PCB,貼有白色易碎貼及其產品資訊的貼紙。AN系列M.2 SSD背面是白色的PCB板,粘有一張標籤,上面有SSD的詳細各位資訊,系列名稱、生產型號、容量、產地、協定支援、各類機構認證等。

M.2的主要優勢就在於它的速度方面。M.2介面有兩種類型:Socket 2和Socket 3,其中Socket2支援SATA、PCI-E X2介面,而如果採用PCI-E ×2介面標準,最大的讀取速度可以達到700MB/s,寫入也能達到550MB/s。而其中的Socket 3可支援PCI-E ×4介面,理論頻寬可達4GB/s。從這些原理上再結合LEORICE來看,它採用的是Socket 2介面。LEORICE為了能工作穩定、性能強勁,我們可以看到它的PCB上所配備的供電元件較多,選用LEORICE基本不用擔心品質問題。而AN 256GB則是Socket 3的PCI-E 4X高速介面,慧榮SM2260主控晶片,採用40nm工藝制程,最高支援8通道32PE快閃記憶體傳輸,支援NVMe1.2協定,並且自帶LDPC ECC智慧糾錯機制。

為了更好的展示採用的i7 8700K和Z370 KRAIT GAMING銀環蛇平臺,總的來說銀環蛇系列主機板的性價比是很高的,作為微星專走性價比的版本,早在第一版的Z97S SLI KRAIT EDITION出現的時候,它憑藉著千元左右的身價就能支援NVIDIA SLI技術而躥紅。從這之後的Z170 KRAIT GAMING和Z270 KRAIT GAMING,每代KRAIT都是佼佼者,到了這一代Z370 KRAIT GAMING銀環蛇的主題做的收斂了不少,更顯得沉穩了。

Z370 KRAIT GAMING銀環蛇主機板帶有3 x PCI-E插槽,從背部來看,第一根插槽支持全速16X,而另外兩根則是8X。其中,有兩根PCI-E插槽進行了金屬遮罩加固處理,更穩定更美觀。同時,在PCI-E插槽之間設計了2 x M.2介面(最大支援長隊6-8兩種規格)。熟悉微星的小夥伴都知道,這兩項算得上是微星固有的獨特設計了。

PCI-E的另一側則是大大的南橋晶片散熱,印有MSI龍紋標識,相當霸氣,看了產品封面圖的小夥伴應該知道,這個位置加入了RGB燈效喲。是的,你沒看錯,這一代銀環蛇終於也可以bulin!bulin!發光了。而邊上的倒置90度前置USB3.0是標配,9個SATA結構足夠日常使用,這裡不做贅述。

Z370 KRAIT GAMING銀環蛇的兩條M.2全是符合NVMe規範的PCI-E 4X高速直連介面,所以在硬體上完全能保證兩款M.2 SSD的性能發揮。

這套不錯的超頻組合除了外在顏值很高,超頻實力真的是值得一試,於是呢我就趕緊用上了一套酷媽的240mm一體水冷,這樣我對8700K還能超頻試試身手。將CPU超頻到100×50的5GHz,記憶體超頻到100×30的3000MHz,將記憶體電壓稍微調整到1.35V,CPU電壓設為1.35V,將數位供電控制在MODE 4上,重啟後發現超頻完全沒問題。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測試軟體的優點在於可以調節測試所用資料的可壓縮比例,這是AS SSD測試所沒有的,CDM測試要不是全不可以壓,要不就全都可以壓,這樣太極端了,Anvil`s Storage Utilities預設了幾個資料可壓縮比例,我們使用比較接近應用程式的46%這個比例來進行測試,這個測試程式會根據各項測試結果得出一個總分,我們直接使用這個分數來作為每個SSD的該項得分。而且它對所測磁片識別的也很完全,上面三個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測試截圖自上至下是AN 256G NVMe的、LEORICE 240GB和西數HDD的,咱們不糾結具體性能跑分,咱們就看看給分就知道誰厲害了

AN 256G NVMe得分6170.34、LEORICE 240GB的得分為2566.56、西數HDD的就可憐兮兮的只得了277.12,這性能差了幾倍?

AS SSD Benchmark是一個專門為SSD測試而設計的軟體。可以測試出固態硬碟的持續讀寫性能,包括4KB小檔的傳輸性能等等,成績顯示是MB/S的形式,在AS SSD測試中,AN 256GB NVMe SSD在連續讀取和寫入方面達到了1260.57MB/s和659.42MB/s。它的4K多執行緒讀取速度為33.51MB/s,寫入速度為206.62MB/s,這麼高的4K寫速度真夠黑科技的。LEORICE 240GB M.2 SSD在連續讀取和寫入方面達到了501.97MB/s和461.68MB/s。它的4K多執行緒讀取速度為25.91MB/s,寫入速度為95.96MB/s;你可能覺得納悶,為什麼不做HDD的AS SSD Benchmark?其實我想測來著,單單一個4K就要測1小時,我真的跟HDD費不起這個神了。

TxBENCH除了有基礎測試項目外,還支持自訂測試項目,可以自由設定測試的區塊大小、佇列深度等等,還有全盤寫入測試(FILE和RAW都支持)。SSD特性檢測功能比CrystalDiskInfo更全面深入。這項測試,同樣驗證了上面的兩項測試的結果,主要的差異體現在寫入性能上。連續寫入性能相差將近15%,4k寫入相差22%左右,4K讀取也有將近10%的差距。

最後算是應用測試了,採用的是AS SSD的實際Copy-Benchmark,從這個測試中NVMe、SATA M.2和SATA HDD的測試結果可以說是一目了然,自上至下AN 256GB NVMe固態的ISO鏡像複製能力為621.55MB/s耗時1.73s;LEORICE 240GB M.2 SSD的ISO鏡像複製能力為317.30MB/s耗時3.38s,比AN慢了50%;西數 HDD的ISO鏡像複製能力為63.17MB/s耗時17s,比AN慢了……AN 256GB NVMe固態的程式讀取能力為456.73MB/s耗時3.08s;LEORICE 240GB M.2 SSD的程式讀取能力為217.00MB/s耗時6.48s,比AN慢了50%;西數 HDD的程式讀取能力為43.39MB/s耗時32.43s,比AN慢了近30s;AN 256GB NVMe固態的遊戲讀取能力為591.92MB/s耗時2.33s;LEORICE 240GB M.2 SSD的遊戲讀取能力為251.61MB/s耗時5.49s,比AN慢了55%;西數 HDD的遊戲讀取能力為57.95MB/s耗時23.83s,AN NVMe的速度是它的十倍!

測試進行完畢,相信大家對於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區別已經有全面的瞭解,固態最大的亮點在於讀取速度快,也就是速度快,對於使用者來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才是用點。不過相比機械硬碟,固態硬碟也有一些不足,最主要的就是容量大,必然價位高,因此當前比較適合SSD+HDD混合硬碟方案,在帶來速度體驗的同時,也能夠兼顧大容量資料存儲需求。

LEORICE系列的背面很直觀,可以看到除了帶色彩的散熱馬甲,LEORICE還採用多層的白色PCB,貼有白色易碎貼及其產品資訊的貼紙。AN系列M.2 SSD背面是白色的PCB板,粘有一張標籤,上面有SSD的詳細各位資訊,系列名稱、生產型號、容量、產地、協定支援、各類機構認證等。

M.2的主要優勢就在於它的速度方面。M.2介面有兩種類型:Socket 2和Socket 3,其中Socket2支援SATA、PCI-E X2介面,而如果採用PCI-E ×2介面標準,最大的讀取速度可以達到700MB/s,寫入也能達到550MB/s。而其中的Socket 3可支援PCI-E ×4介面,理論頻寬可達4GB/s。從這些原理上再結合LEORICE來看,它採用的是Socket 2介面。LEORICE為了能工作穩定、性能強勁,我們可以看到它的PCB上所配備的供電元件較多,選用LEORICE基本不用擔心品質問題。而AN 256GB則是Socket 3的PCI-E 4X高速介面,慧榮SM2260主控晶片,採用40nm工藝制程,最高支援8通道32PE快閃記憶體傳輸,支援NVMe1.2協定,並且自帶LDPC ECC智慧糾錯機制。

為了更好的展示採用的i7 8700K和Z370 KRAIT GAMING銀環蛇平臺,總的來說銀環蛇系列主機板的性價比是很高的,作為微星專走性價比的版本,早在第一版的Z97S SLI KRAIT EDITION出現的時候,它憑藉著千元左右的身價就能支援NVIDIA SLI技術而躥紅。從這之後的Z170 KRAIT GAMING和Z270 KRAIT GAMING,每代KRAIT都是佼佼者,到了這一代Z370 KRAIT GAMING銀環蛇的主題做的收斂了不少,更顯得沉穩了。

Z370 KRAIT GAMING銀環蛇主機板帶有3 x PCI-E插槽,從背部來看,第一根插槽支持全速16X,而另外兩根則是8X。其中,有兩根PCI-E插槽進行了金屬遮罩加固處理,更穩定更美觀。同時,在PCI-E插槽之間設計了2 x M.2介面(最大支援長隊6-8兩種規格)。熟悉微星的小夥伴都知道,這兩項算得上是微星固有的獨特設計了。

PCI-E的另一側則是大大的南橋晶片散熱,印有MSI龍紋標識,相當霸氣,看了產品封面圖的小夥伴應該知道,這個位置加入了RGB燈效喲。是的,你沒看錯,這一代銀環蛇終於也可以bulin!bulin!發光了。而邊上的倒置90度前置USB3.0是標配,9個SATA結構足夠日常使用,這裡不做贅述。

Z370 KRAIT GAMING銀環蛇的兩條M.2全是符合NVMe規範的PCI-E 4X高速直連介面,所以在硬體上完全能保證兩款M.2 SSD的性能發揮。

這套不錯的超頻組合除了外在顏值很高,超頻實力真的是值得一試,於是呢我就趕緊用上了一套酷媽的240mm一體水冷,這樣我對8700K還能超頻試試身手。將CPU超頻到100×50的5GHz,記憶體超頻到100×30的3000MHz,將記憶體電壓稍微調整到1.35V,CPU電壓設為1.35V,將數位供電控制在MODE 4上,重啟後發現超頻完全沒問題。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測試軟體的優點在於可以調節測試所用資料的可壓縮比例,這是AS SSD測試所沒有的,CDM測試要不是全不可以壓,要不就全都可以壓,這樣太極端了,Anvil`s Storage Utilities預設了幾個資料可壓縮比例,我們使用比較接近應用程式的46%這個比例來進行測試,這個測試程式會根據各項測試結果得出一個總分,我們直接使用這個分數來作為每個SSD的該項得分。而且它對所測磁片識別的也很完全,上面三個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測試截圖自上至下是AN 256G NVMe的、LEORICE 240GB和西數HDD的,咱們不糾結具體性能跑分,咱們就看看給分就知道誰厲害了

AN 256G NVMe得分6170.34、LEORICE 240GB的得分為2566.56、西數HDD的就可憐兮兮的只得了277.12,這性能差了幾倍?

AS SSD Benchmark是一個專門為SSD測試而設計的軟體。可以測試出固態硬碟的持續讀寫性能,包括4KB小檔的傳輸性能等等,成績顯示是MB/S的形式,在AS SSD測試中,AN 256GB NVMe SSD在連續讀取和寫入方面達到了1260.57MB/s和659.42MB/s。它的4K多執行緒讀取速度為33.51MB/s,寫入速度為206.62MB/s,這麼高的4K寫速度真夠黑科技的。LEORICE 240GB M.2 SSD在連續讀取和寫入方面達到了501.97MB/s和461.68MB/s。它的4K多執行緒讀取速度為25.91MB/s,寫入速度為95.96MB/s;你可能覺得納悶,為什麼不做HDD的AS SSD Benchmark?其實我想測來著,單單一個4K就要測1小時,我真的跟HDD費不起這個神了。

TxBENCH除了有基礎測試項目外,還支持自訂測試項目,可以自由設定測試的區塊大小、佇列深度等等,還有全盤寫入測試(FILE和RAW都支持)。SSD特性檢測功能比CrystalDiskInfo更全面深入。這項測試,同樣驗證了上面的兩項測試的結果,主要的差異體現在寫入性能上。連續寫入性能相差將近15%,4k寫入相差22%左右,4K讀取也有將近10%的差距。

最後算是應用測試了,採用的是AS SSD的實際Copy-Benchmark,從這個測試中NVMe、SATA M.2和SATA HDD的測試結果可以說是一目了然,自上至下AN 256GB NVMe固態的ISO鏡像複製能力為621.55MB/s耗時1.73s;LEORICE 240GB M.2 SSD的ISO鏡像複製能力為317.30MB/s耗時3.38s,比AN慢了50%;西數 HDD的ISO鏡像複製能力為63.17MB/s耗時17s,比AN慢了……AN 256GB NVMe固態的程式讀取能力為456.73MB/s耗時3.08s;LEORICE 240GB M.2 SSD的程式讀取能力為217.00MB/s耗時6.48s,比AN慢了50%;西數 HDD的程式讀取能力為43.39MB/s耗時32.43s,比AN慢了近30s;AN 256GB NVMe固態的遊戲讀取能力為591.92MB/s耗時2.33s;LEORICE 240GB M.2 SSD的遊戲讀取能力為251.61MB/s耗時5.49s,比AN慢了55%;西數 HDD的遊戲讀取能力為57.95MB/s耗時23.83s,AN NVMe的速度是它的十倍!

測試進行完畢,相信大家對於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區別已經有全面的瞭解,固態最大的亮點在於讀取速度快,也就是速度快,對於使用者來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才是用點。不過相比機械硬碟,固態硬碟也有一些不足,最主要的就是容量大,必然價位高,因此當前比較適合SSD+HDD混合硬碟方案,在帶來速度體驗的同時,也能夠兼顧大容量資料存儲需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