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奧斯特洛夫斯基.生,卻需要一世的勇敢

生與死, 對人是重大的考驗。 愁老憂死是可笑的, 貪生怕死是可恥的, 但決不是說, 任何情況下的任何一種死都是勇敢的。

蘇聯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在戰爭中多次負傷, 又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從事繁重的勞動, 最後, 全身癱瘓, 雙目失明, 劇烈的疼痛在日夜折磨著他, 但他沒有去死, 而是拿起筆, 開始了從來沒有幹過的文學創作,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名著就是這樣問世的。 當時, 對奧斯特洛夫斯基來說, 這樣的生比死更需要勇氣, 更難上千百倍。

在我國杭州銀行西湖辦事處有一位姑娘祁黎萍, 二十四歲得了不治之症一甲狀腺癌,

發現時, 癌細胞已經擴散。 病魔、死亡威脅著她, 然而, 熱愛生活的姑娘戰勝了“以求遭死”的念頭, 忍受著疾病纏;身之苦, 練活了因患病而僵硬的指頭, 學習外國先進經驗, 科學地去掉多餘的動作, 大大提高了記帳速度。 她參加了全省會計比賽, 在三個比賽項目中, 她取得兩項第一, 一項第二, 榮獲省級會計能手證書。 。 她很有感觸地說;“在某種意義上, 生要比死更難。 死, 只需要一時的勇敢, 生, 卻需要一世的勇敢。 ”事實正是這樣, 人生遇到坎坷時, 勇者鬥爭, 弱者輕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