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人參、黨參、太子參、西洋參,究竟哪種“參”最補?

天氣越來越冷, 如何溫補過冬成為熱門話題, 而說起進補, 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鼎鼎大名的“人參”!

同樣是參, 中藥材界還流傳著黨參、丹參、沙參、西洋參、太子參……到底有啥區別呢?跟大家一起圍爐閒話各種“參”!

人參:治得了重症, 做得了“網紅”

人參: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 ginseng C.A.Mcyer 的乾燥根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溫

功效: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若想扒人參的歷史, 那真的久遠了:戰國范蠡所著《計然》就有“人參類人形者善”的記載, 那時是否入藥無從考證, 但能以貌取人參, 必定是積累了一些使用經驗的。

之後從漢代起, 眾多醫家不僅發現人參擅補, 更挖掘到它的藥性還適合氣虛欲脫時救人性命:

△ 漢·張仲景《傷寒論》說人參“主治心下痞堅, 旁治不食嘔吐”;

△ 唐·甄權《藥性本草》說“人參主五勞七傷, 補五臟六腑”;

△ 清·陳士鐸《本草新編》說“人氣脫于一時, 血失於頃刻, 他藥緩不濟事,

需用人參以救之, 否則陽氣潰散而死矣”。

大補治病又救命, 人參想不紅都難。 就說唐代的《外台秘要》, 全書載方劑6300余張, 用到人參的方劑竟有576張!備受喜愛的同時, 從民間到皇家, 從外交到貿易, 人參的應用也開始了“跨界”之旅。

唐代鑒真和尚東渡日本, 贈與友邦的禮物就包括人參30斛;明代君王對道地藥的大量徵用, 使“上黨人參”(今山西長治)產區近乎滅絕, 同時也使人參偽品氾濫;直至清代, 人參種植權更是逐漸被皇室壟斷, 無官參局印票私自采參, 捕獲者要判入獄……

好在如今尋常百姓也能買得到用得起人參了, 不過使用前要瞭解一件事:人參給重病年老體虛偏寒的人更適合些。 況且老祖宗用藥前總會號個脈、斟酌用量,

咱沒有醫生指導還是慎用為好, 不然出現失眠、血壓升高等副作用也可能得不償失。

黨參:人參替代款, 燉湯之首選

黨參, 桔梗科植物黨參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fu. 的乾燥塊根, 也叫黃參、獅頭參

性味:味甘性平

功效:補中益氣, 和胃生津

講了人參, 就不得不緊接著說說黨參。 沒錯, 黨參也是補氣藥, 民間砂鍋燉湯愛放的藥材必有黨參這一味。

黨參作用和緩, 擅治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乏力、食少口渴的慢性虛勞疾病。 即使人參大補元氣藥力持久, 氣虛將脫的重症可以力挽狂瀾, 卻不適合打持久戰的慢病。

古代常用的“參”類藥物, 唯獨黨參記載較晚, 距今只有230多年的用藥歷史。 另外, 同為補氣藥, 古人認為黨參“本與人參不相甚遠”, 兩者長期混用, 導致黨參明確的用藥記載斷代長達千年。

但這不影響今人對黨參的探索, 現代研究認為黨參在增強記憶力、降血壓、抗潰瘍、對防化療引起的白細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益處雖多, 黨參卻是糖尿病、哮喘等呼吸系統病患的禁忌藥, 想用黨參進補的大家一定要注意。

太子參:來自傳說中, 清補不上火

太子參, 石竹科植物孩兒參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Pax ex Pax et Hoffm.的乾燥塊根。 也叫孩兒參、童參。

性味:味甘、微苦, 性平。

功效:補益脾肺之氣, 兼能養陰生津。

太子參的名字, 有這樣一個傳說:

春秋戰國時期, 鄭國國王5歲的兒子天資聰穎卻孱弱多病, 太醫屢治不效, 國王遂張榜尋求補益之藥, 並懸以重賞, 但各地獻上的參類補藥均不奏效。

一天, 一位老者獻上一種細長的黃白色草根, 並說王子貴體稚嫩難以承受峻猛補藥, 這種草根漸進徐圖, 百日必能見效。 服用三月後, 王子果然體格豐滿, 疾病全無, 國王欣喜之余封王子為太子, 此時獻藥老者已不見蹤影。

國王詢問這是何種藥材,眾人皆搖頭不知,有近臣諫言道,既是補藥有參類之性,又挽救太子之身,於是“太子參”的美名就由此傳開了。

儘管是傳說,其中的藥性仍然可見一斑:比起歷史上混用上千年的人參和黨參,兒童都能用的太子參可以說是難得的清補佳品了,特別是夏季、脾胃虛弱以及剛開始服補藥之人,也不用擔心清補扶正的太子參在炎熱季節會“上火”。

尤其是平素有口幹口渴、心煩失眠、手足心熱的人,單味藥煎水飲用即可改善症狀,當然啦,用量多少要隨病情適量加減,還是需要大家諮詢中醫師。

西洋參:舶來的補品,竟是味“涼”藥

西洋參,學名Panax quinquefolius,是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乾燥塊根,別名花旗參

性味:性涼、味甘、微苦

功效:補氣養陰,清熱生津

西元1784年,美國商船“中國女皇”號從紐約港出發,於次年8月抵達中國廣州。此行,船上運載240箱西洋參換回200噸茶葉、絲綢、瓷器等。

廣州碼頭上的中國人將美國商船懸掛的彩色國旗稱為“花旗”,隨船而來的西洋參也因此得名“花旗參”。

雖然身份是舶來品,但不得不提這件事:又是五加科藥材,人參的親戚來啦,剛剛提到的黨參和太子參都不是五加科的!

西洋參和人參同科同屬,不禁讓人猜想它們的藥性是不是也相同呢?真這麼想就錯了:人參性溫,提氣助火最有用;而西洋參甘涼,恰恰用來清熱降虛火,治咳喘痰血等症。只是,濕熱未盡以及虛寒者都不適合用甘涼的西洋參了。

另外,用人參進補時,代茶飲用後連藥渣一起吃下就可以,西洋參切薄片含服細嚼慢嚥,這樣服用後藥物利用率高、吸收迅速……

如今,當時的知名藥材已入得尋常百姓家,但要提醒,無論代茶飲還是入藥膳,畢竟具備藥性,買多少用多少得根據身體情況來,找專科醫生問問看,可別用錯才好!

國王詢問這是何種藥材,眾人皆搖頭不知,有近臣諫言道,既是補藥有參類之性,又挽救太子之身,於是“太子參”的美名就由此傳開了。

儘管是傳說,其中的藥性仍然可見一斑:比起歷史上混用上千年的人參和黨參,兒童都能用的太子參可以說是難得的清補佳品了,特別是夏季、脾胃虛弱以及剛開始服補藥之人,也不用擔心清補扶正的太子參在炎熱季節會“上火”。

尤其是平素有口幹口渴、心煩失眠、手足心熱的人,單味藥煎水飲用即可改善症狀,當然啦,用量多少要隨病情適量加減,還是需要大家諮詢中醫師。

西洋參:舶來的補品,竟是味“涼”藥

西洋參,學名Panax quinquefolius,是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乾燥塊根,別名花旗參

性味:性涼、味甘、微苦

功效:補氣養陰,清熱生津

西元1784年,美國商船“中國女皇”號從紐約港出發,於次年8月抵達中國廣州。此行,船上運載240箱西洋參換回200噸茶葉、絲綢、瓷器等。

廣州碼頭上的中國人將美國商船懸掛的彩色國旗稱為“花旗”,隨船而來的西洋參也因此得名“花旗參”。

雖然身份是舶來品,但不得不提這件事:又是五加科藥材,人參的親戚來啦,剛剛提到的黨參和太子參都不是五加科的!

西洋參和人參同科同屬,不禁讓人猜想它們的藥性是不是也相同呢?真這麼想就錯了:人參性溫,提氣助火最有用;而西洋參甘涼,恰恰用來清熱降虛火,治咳喘痰血等症。只是,濕熱未盡以及虛寒者都不適合用甘涼的西洋參了。

另外,用人參進補時,代茶飲用後連藥渣一起吃下就可以,西洋參切薄片含服細嚼慢嚥,這樣服用後藥物利用率高、吸收迅速……

如今,當時的知名藥材已入得尋常百姓家,但要提醒,無論代茶飲還是入藥膳,畢竟具備藥性,買多少用多少得根據身體情況來,找專科醫生問問看,可別用錯才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