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照片:上海虹口救主堂

1845年, 美聖公會文惠廉傳教士由廈門來到開埠不久的上海傳道, 中華聖公會史稱文惠廉為“創立教會之第一人”。 1848年, 文惠廉向上海道台吳健彰要求將虹口辟為美僑居留地(後稱美租界), 得到口頭允諾, 便在蘇州河口北岸的水塘蘆葦地, 現今的大名路塘沽路口租地建堂。 1853年, 一座磚木結構的教堂在蘇州河北岸拔地而起, 是美聖公會在上海最早設立的教堂, 由文惠廉主教管理堂務。 虹口救主堂在1906年自立, 一切經費皆由中國教友自行負擔, 成為上海聖公會第一個宣告自養的禮拜堂。 1915年, 鑒於教堂建築已年久失修,

上海聖公會隔年宣佈取消舊堂, 另行擇地, 由中國教友捐款, 在溧陽路天水路購地建新堂。 虹口救主堂新堂於1918年落成, 在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中被被夷為平地。

影像攝於1890-1910年, 虹口救主堂, 是美聖公會在上海最早設立的教堂建築(1853-1916年存世), 一座帶有哥特式風格的教堂建築,

位於現今的大名路塘沽路口, 東臨塘沽路, 南臨大名路。

影像攝於1890-1910年, 虹口救主堂內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