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特朗普要減稅了,很多人才懂稅,那你可懂得“茅臺酒稅”?

歷朝歷代, 酒稅基本上都是政府稅收的重要來源之一。 茅臺酒亦是如此。

稅酒, 就是國家對酒類生產和銷售徵收的專稅。 中國自古是農業社會,

糧食是最重要的戰略物資, 而釀酒必然消耗大量糧食, 因而歷朝歷代都將酒看作奢侈品。 酒稅與其他稅相比, 一般是比較重的。 所以, 西漢以後, 除隋朝以外, 中國歷代都曾對酒類開徵專稅。 只不過稅額有輕有重而已。

兩宋時期徵收的酒稅最重。 南宋朝廷為抵抗金兵入侵, 急需大量財賦補貼軍費, 於是再三增加酒稅。 建炎三年(1129年), 總領四川財賦的趙開改革酒政, 創隔釀法。 其法由政府開辦釀酒作坊, 派出官員管理, 讓民間“釀戶各以米赴官場自釀”, 繳納一年的費用、頭子錢和其他費用。

清初, 除邊境及高寒地區外實行禁酒, 後改征酒稅。 北洋政府對酒徵稅, 但各省辦法各異, 稅率也不統一, 一般從量計征。 國民政府時將煙酒列為公賣,

劃定地區, 招商包征, 形成壟斷。 1933年以後, 將洋酒納入統稅, 土酒改辦定額酒。

民國時期, 貴州軍閥割據, 大軍閥之下有小軍閥, 自立門戶, 各搞一套。 稅制極為混亂, 酒稅尤其如此。 為規避沉重的酒稅, 茅臺的燒房被逼無奈, 只得曲意逢迎。 對稅務局的科長、職員等大小官吏, 招待殷勤備至, 如孝敬父母一般。 否則, 就會遭到各種來路不明的打擊報復。

王家烈任貴州省政府主席時,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軍副軍長兼川南邊防軍司令侯之擔, 直接委派徵收人員。 由於稅務制度不健全, 計征方法也很混亂。 《茅臺酒廠今昔見聞》一文說:“只要是酒不分類別, 不管價錢高低, 徵稅一律。 徵收局把各區征額招標, 由承包員投標,

中標後, 由徵收局加委為某區的承征員。 ”

國民黨政府統一貴州後, 軍閥時代所推行的一切政策, 都全部予以廢止, 並實行新縣制。 設行政區專員公署, 縣裁局併科, 合署辦公。 縣以下分區設署, 一切規章制度均統一於中央。 所有地方稅, 統一歸縣政府財政科主管, 國家稅則由省稅務局設於茅臺鎮的稅務局主管。 其局長由省稅務局直接委派。

民國時期, 茅臺酒燒房的稅目分為四種:統稅、印花稅、營業稅和所得稅。 徵收的層次是:酒廠所釀的酒, 存放在廠裡不管多少, 都不徵稅。 酒廠報請運輸、銷售時, 每一瓶一斤裝的酒, 領一張統稅票貼在瓶口上。 起程時必須經稅務局一一檢查, 確認沒有遺漏才予放行。 產品運到銷售點上, 再徵收營業稅。

稅務局不定期派工作人員到酒廠稽核帳冊, 在帳冊上貼印花稅票。 每年年終, 還要核查酒廠所獲利潤多少, 徵收所得稅。

建國後, 政府實行較為寬鬆的稅收政策, 酒稅管理規範。 茅臺酒廠始終是仁懷乃至貴州重要的財稅來源之一。 僅以建國之初的1956年為例, 當年茅臺酒上繳稅利就達28萬元。 這在當年, 無疑是一筆鉅款。

改革開放前, 酒稅政策高度統一。 仁懷依託釀酒資源優勢, 除茅臺酒廠外, 還發展了包括貴州懷酒廠在內的大量國營、集體釀酒企業。 通過這些企業的酒稅, 仁懷財稅收入得以長期穩居貴州前列。

改革開放後, 茅臺鎮釀酒業日益繁榮。 1983年, 財政部發佈了《關於加強酒稅徵收管理的通知》。 根據釀酒用糧, 分日常用糧、飼料用糧、定價糧、議價糧分類徵收酒稅。

對於酒稅徵收的範圍, 按照國家的統一規定, 白酒徵稅時, 瓶裝酒可扣除包裝部分的費用後再徵稅。

一方面, 茅臺鎮酒業成為政府財政稅收的重要來源。 另一方面, 通過政府統籌和稅收杠杆, 也有效地調整了白酒產業的健康發展, 遏制了當年茅臺鎮酒業的歷次“酒瘋”。

在國酒茅臺的引領下, 酒稅成為仁懷乃至貴州重要的財政來源。 1978年, 茅臺酒廠上繳利稅305萬元;1991年, 上繳利稅10529萬元, 突破億元大關;到1999年, 茅臺酒廠上繳利稅36794.36萬元;2002年, 上繳利稅103846萬元;2007年, 茅臺集團上繳利稅383795萬元;2008年, 茅臺集團上繳利稅414019萬元。

但是, 貴州地瘠民貧, 為增加財政收入, 改革開放後的很長一段時間, 以茅臺鎮酒業為代表的貴州酒業稅負極重。 直到近年,貴州省有關部門在調研中仍坦承:貴州白酒企業稅負明顯高於其他省市。增值稅負率高出省外企業平均數2.5倍,消費稅負率高出2.69倍。

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貴州白酒工業的發展。貴州省原省長林樹森到貴州工作後,把黔酒振興擺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在這個過程中,貴州及茅臺鎮酒業的稅負,得以鬆綁。

2010年以來,貴州更是把加速發展白酒產業作為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的重要抓手,作為加快推進工業化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在“把茅臺酒打造成“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把茅臺鎮打造成“中國國酒之心”、把仁懷市打造成“中國國酒文化之都”,最終實現‘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的宏偉目標的指引下,貴州採取多項舉措,減免白酒產業的多種稅收,從稅收上“放水養魚”。仁懷白酒企業得以休養生息,輕裝上陣,加快發展。

直到近年,貴州省有關部門在調研中仍坦承:貴州白酒企業稅負明顯高於其他省市。增值稅負率高出省外企業平均數2.5倍,消費稅負率高出2.69倍。

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貴州白酒工業的發展。貴州省原省長林樹森到貴州工作後,把黔酒振興擺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在這個過程中,貴州及茅臺鎮酒業的稅負,得以鬆綁。

2010年以來,貴州更是把加速發展白酒產業作為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的重要抓手,作為加快推進工業化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在“把茅臺酒打造成“世界蒸餾酒第一品牌”、把茅臺鎮打造成“中國國酒之心”、把仁懷市打造成“中國國酒文化之都”,最終實現‘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的宏偉目標的指引下,貴州採取多項舉措,減免白酒產業的多種稅收,從稅收上“放水養魚”。仁懷白酒企業得以休養生息,輕裝上陣,加快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