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應用型大學在特色發展中樹品牌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背景下,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並對高等教育發展提出了新目標、新要求。 為此,今年11月, 常熟理工學院召開發展戰略研討會, 立足學校第三次黨代會提出的“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一所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 特色鮮明、品質著稱的應用型品牌大學”發展目標, 直面新形勢下的新挑戰, 探索新一輪改革發展的對策。

常熟理工學院最早提出、研究並探索“向應用型轉變”, 實施校地互動發展戰略,

主動探索產教融合。 在學科專業佈局方面, 立足地方行業產業實際, 從單一的師範類教育為主轉向以理工應用類為主。 在發展方式方面, 較早確立校地互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轉型發展戰略路徑, 主動創新省市共建地方高校、校地互動支撐地方高校的體制機制, 並與地方、行業企業建立密切協作關係, 建立健全有行業企業和用人單位參與的理事會制度、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度等。 在人才培養方面, 強調產學研結合, 引入外部標準和資源開展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 以與行業合作共建的行業學院為改革的突破口。 在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方面, 加強應用研究和成果轉化, 積極與地方政府和企業搭建研究平臺, 努力成為區域創新發展的驅動器,
並為學校發展爭取更多空間和資源。

應用型大學的第一要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 如何培養?學院總結經驗:在人才培養理念和目標上, 從“注重傳授、偏重理論”轉到“注重學理、親近業界”, 再轉到“注重通識、融入業界”, 明確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念和目標。 在專業佈局上, 牢牢把握“地方性”的定位, 較早按“專業群”佈局和建設, 構建了高度契合地方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的機械、電子、資訊、生物、材料、管理工程等應用型專業集群。 在專業建設上, 為保障人才培養的品質, 較早建立健全內部教學品質保證體系, 並全面引入專業認證的理念、思路和做法, 以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規格與品質要求。 在培養模式上,

按照應用型人才成長的規律和特點, 堅持產教融合, 深化產學研合作, 專業鏈對接產業鏈, 引入業界的標準、方法和資源, 重點推進與業界共建的行業學院建設, 成為全國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的典型和範例。 在師資隊伍建設上, 突出政策引導, 重視產教融合, 完善激勵機制, 聚焦能力提升。 按照“雙師雙能結構型”思路, 先後兩次實施師資隊伍建設專項行動計畫, 推動教師業界研修、海外研修、學習深造, 促進教師教學理念、知識和能力結構轉型。

目前, 1999年及之後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已達400多所, 加上差不多同等數量的老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和民辦本科高校, 千所左右的地方本科高校大多定位為“應用型”“地方性”。

地方本科院校之間的競爭已全面展開並將日趨激烈。 儘管“地方性”特點一定程度上減緩了這種同類競爭, 但同省域範圍內和同區域範圍, 以及想要在同類院校中“拔尖”的應用型本科高校, 全國性的競爭挑戰巨大。 如何避免可能出現的應用型大學的千校一面和新一輪的同質化競爭?差異化發展、錯位競爭, 辦出特色和水準並形成品牌, 無疑是地方本科高校脫穎而出的關鍵。

面對激烈的同類院校競爭, 在“特色鮮明、品質著稱的應用型品牌大學”的目標指引下, 十多年來, 常熟理工學院堅持錯位競爭, 在特色發展中樹品牌。 以學科專業特色作為特色發展的核心內容, 學科和專業建設, 緊密對接地方行業產業, 有所為有所緩為,

重點建設與地方行業產業深度契合的八個特色專業(群)和四個特色學科。 以人才培養的高品質作為辦學品質的核心內容, 在不斷完善內部教學品質保證體系的同時, 所有專業均按照或參照專業認證的要求, 規範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從過去的重視少量尖子生轉到確保每一個學生都達到基準要求、滿足用人單位和社會的需求。 以“學校有實力、學院有活力、教師有尊榮、學生有素質”作為總體願景, 通過制度的規範引領和實踐的改革創新, 將學校實力聚焦到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的能力上來, 將辦學主體逐步落實到二級學院上來, 將教師的追求昇華到尊嚴和榮譽上來, 將學生的成長擴展到素養和精神狀態上來。 以“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作為轉型發展的基本參照系,始終逼迫自己不斷放寬眼界和延伸競爭的觸角,化壓力為動力,銳意改革、敢於創新、追求卓越。

(作者系常熟理工學院院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11日第5版

以“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前列”作為轉型發展的基本參照系,始終逼迫自己不斷放寬眼界和延伸競爭的觸角,化壓力為動力,銳意改革、敢於創新、追求卓越。

(作者系常熟理工學院院長)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11日第5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