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研究中期檢查報告

一、 研究進展情況

(一)研究計畫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1.研究計畫總體執行情況

(1)開展豐富而扎實的基礎調研,初步建立傳統村落檔案庫和分類案例庫

課題組從立項至今,堅持高強度、大範圍的基礎調研,運用多元的調查方法資料收集,首席專家團隊已經前後六次分赴西南各省區開展傳統村落調研,調研人員高達100多人次,且調研團隊由教授、副教授、講師、副研究員、博士後、博士、碩士等多層次人員構成,調查足跡涉及50多個傳統村落(具體情況見表1-1)。 根據所獲得的調研資料,已初步建立了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的檔案庫,並在多次調研過程中根據村落的典型性和特殊性建立需深入研究的分類案例庫,並以此為依據開展深入研究。

此外,課題組於2016年舉辦的“全國大學生‘發現傳統村落’大賽”發動了全國近百所高校組建了80多支隊伍參與到全國傳統村落調研中,回收到80多個村落的基礎調研材料,進一步補充傳統村落檔案庫的同時,建立了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與其他地區傳統村落的對比研究案例庫。

(2)對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給予充分關注並開展整體性研究

一方面是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傳統村落調查研究的整合,避免單一地區的單一民族研究,重視傳統村落在地域、文化上的整體性,如前面提到的資料庫已經包含五省區近10多個不同民族(苗族、壯族、藏族、哈尼族、侗族、白族、納西族、羌族、彝族等)的傳統村落,重點關注傳統村落在地區、民族上的聯繫和差異。

另一方面,嘗試依託案例庫,將多種類型的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置於相對統一的研究框架中,借助多面向的對比研究尋找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變遷、保護與利用的共性規律與差異。

(3)強化跨學科交流合作,促進傳統村落的跨學科、系統化研究

以往關於傳統村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築學、鄉村社會學、文化人類學以及聚落地理學等領域,旅遊學等其他學科也零散涉及傳統村落的不同面向,但各個學科之間缺乏有效溝通與合作,因此關於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的相關研究仍然比較散亂,沒有系統化,缺乏跨學科的研究。

在上一個研究階段,課題組致力於強化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研究的跨學科交流合作。 在首席專家的主持推動下,課題組舉辦了“現代化發展背景下傳統村落存續”的跨學科沙龍,同時組織了以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為主題的跨學科筆談,基於本次沙龍的學者對話錄已整理完畢待出版。 這些交流合作邀請了來自社會學、人類學、民俗學、建築學、地理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的專家學者,為傳統村落的研究提供了跨學科的研究範式和理論視角。

(4)拓展已有理論的解釋力,促進傳統村落研究的理論創新

基於傳統村落豐富的類型與案例,一方面運用族群關係理論、地方性知識理論、空間生產理論、社區治理理論、去地方化與再地方化、城鄉遷移理論、嵌入性理論、區隔理論以及可持續發展理論等已有理論開展研究,解讀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中多維度多面向的具體問題,另一方面拓展上述理論的應用範圍與解析力度(代表性成果介紹部分詳細論述),嘗試推進和加強理論間的對話。

同時,探索面向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新的概念和理論框架,如對新鄉賢治理的討論。

(5)同步推進各子課題深入研究,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成果

2.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本專案五個子課題在首席專家與各子課題負責人的帶領下有序推進,進展良好。 目前,每個子課題均已取得較豐富的研究成果,具體情況如下:

子課題一: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非物質文化的保護與利用研究

(1)傳統村落非物質文化的基礎資料調查。 目前已完成對西南苗族、藏族、白族、侗族、羌族、傣族、納西族、屯堡人等傳統村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現狀的基礎調查,並對基礎材料進行整理形成調查報告。

(2)傳統村落非物質文化變遷過程與原因追蹤。 課題組對上述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現代化發展背景下的變遷與重構做了詳細研究,包括旅遊發展背景下傳統節慶習俗的演變、國家政策推動下的少數民族語言的復興、農村勞動力遷移過程中手工藝的傳承模式變遷等內容。

(3)影響機制及保護利用模式的進一步探討。 課題組正在開展以及未來將進一步推進的是關於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變遷影響機制的探討,並希冀提出對傳統村落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利用路徑與模式

子課題二: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物質文化(建築與人居環境)的保護利用研究

(1)傳統村落民居建築與空間環境的保護現狀調研;

(2)對傳統建築風格與人居環境的文化內涵開展解讀,從中研究傳統村落的傳統建築景觀與空間佈局對維持社會秩序和民族文化象徵的重要意義;

(3)對建築與環境演化與重構的研究,在還原演變過程中,尋找相應的影響因素;

(4)進一步探討傳統村落物質文化保護與利用的可能途徑與模式。

子課題三: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社區治理與制度建設對其保護利用的影響研究

(1)傳統村落治理現狀、模式與困境研究,瞭解傳統村落的治理現狀、挖掘民間特色的傳統治理模式及變遷過程、探討現代化發展背景下鄉村社區重點難點,以破解治理鄉村的困境;

(2)村落的權力關係研究,探討村落背後複雜的利益相關者關係,尤其注重研究村落開發過程中,政府、企業、社會團體、遊客以及外來經營者進入後,各自的利益訴求、權力博弈、矛盾衝突對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產生的影響;

(3)國家基層政策與項目對傳統村落的影響研究,對國家基層政策如農村扶貧政策、農村合作社扶持政策、“美麗鄉村”專案、農村土地流轉政策等的影響開展研究,分析其中利弊,以反思國家基層政策的實際效用,並借此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本子課題目前有很強的多學科參與性、研究話題多元,涉及到人類學、社會學、地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學科理論,成果也較為豐碩。

子課題四: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可持續發展監測指標體系構建

(1)可持續發展監測示範點成立。2015年-2017年,子課題負責人保繼剛教授連續三年帶領團隊前往西雙版納開展旅遊可持續發展監測調研活動,並與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簡稱UNWTO)合作建立“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旅遊可持續發展西雙版納觀測點”,同時成為課題組第一個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可持續發展監測示範點。

(2)制定傳統村落旅遊可持續發展監測指標體系。子課題負責人調研團隊結合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的指標方法和西雙版納旅遊發展實際情況,制定了西雙版納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指標體系。監測指標體系著重關注旅遊發展對西雙版納地區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影響指標,是一套圍繞旅遊與資源、環境保護;旅遊與社區;旅遊者感知與滿意度;旅遊與經濟四個研究主題,涉及28個基本調研指標的較完整監測體系。監測體系的建立旨在通過採集評估指標所需的即時資料,建立西雙版納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監測指標資料庫,分析評估旅遊業發展狀況,及時發現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採取糾正和補救措施,探求在環境影響最小化、經濟與社會效益最大化的民族村落可持續發展模式。

(3)開展監測並完成報告。目前,本子課題目前已形成兩年具有追蹤研究價值的可持續發展監測報告(2017年的監測也已完成),報告包含總體報告和專題報告兩個部分,涉及常規監測、專題監測(包括對多個少數民傳統村落的專題監測報告)與媒體宣傳

子課題五: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的理論與模式建構

該子課題的開展需要基於前面幾個子課題的研究基礎上進行,是本研究的最終落腳點,正在進行的和下一步的工作是在對前面四個子課題的研究結論進行整體分析和提煉的基礎上,從對策與理論提升的角度構建實現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實現有效保護與永續利用的模式。具體而言,包含三方面:

(1)基於多案例對比,系統總結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現狀,梳理出不同類型村落保護利用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問題;

(2)基於多種模式的歸納,總結與分析國內外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的模式、方法與路徑,提出少數民族傳統村落利用與保護的原則、路徑與模式;

(3)基於跨學科理論對話,構建適合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利用與保護模式的理論框架。

(二)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1.調研資料整理運用

(1)首席專家團隊建立了總量50多個G的案例庫和檔案庫。傳統村落的檔案庫包括了全國幾十個傳統村落的檔案,涉及村落的圖片庫(民居建築、村落環境等)、村落基礎資訊調查表、人口統計資料、村落手繪地圖、傳統文化儀式的錄製視頻以及對部分訪談物件的訪談錄音材料。

(2)團隊在調研過程中創建了下一階段研究的典型案例庫,包括了貴州侗寨、雲南白族村寨、西雙版納傣族村寨、四川阿壩州藏族村寨等近二十多個不同類型的案例。

(3)課題組對調研資料進行了詳細的分類整理,並將部分資料資料的整理成果在學術會議、網路平臺上進行分享交流,同時首席專家通過會議、地方規劃諮詢等將調研結果回饋於地方政府,為地方決策提供參與和指導意見。

2.文獻資料收集整理

(1)學術文獻整理。課題組通過學術網站、學校圖書館收集國內外傳統村落研究的相關文獻和書籍,對傳統村落界定、國外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案例、不同學科關於傳統村落的研究成果等方面開展文獻梳理,計畫發表相應的文獻綜述。

(2)案例地基礎材料收集。課題組在調研中,注重對案例地基礎資料文本的收集,包括縣誌、村族譜、地戲戲譜、侗族大歌歌譜等地方非遺文化傳承資料,並整理歸類,形成基礎報告納入檔案庫。目前,首席專家團隊調研的近四十個傳統村落都已形成基礎調研報告,報告中詳細地介紹村落的人口、經濟(生計方式)、環境、文化、治理制度等方面,重點關注物質文化保存與非物質文化傳承情況。

3.課題組舉辦的學術交流活動

(1)重大項目開題論證會議(2016年3月,廣州中山大學)。2016年3月,專案組首席專家召集專案開題論證會議,邀請來自人類學、社會學、地理學、民俗學等多學科專家學者,共同研討實施計畫和進行相關技術培訓。

(2)“陽朔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主題沙龍(2016年7月,桂林陽朔)。由首席專家孫九霞主持,專案合作單位中山大學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可持續旅遊觀測管理與監測中心主辦、中山大學旅遊休閒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共同協辦“陽朔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主題沙龍。沙龍通過交流對傳統村落發展的經驗和思考,促使來自中山大學旅遊學院、陽朔政府機構、各民間文化保護協會及旅遊企業的代表形成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的共識。

(3)“跨學科沙龍:現代化背景下傳統村落的存續”學術研討會(2016年10月,桂林陽朔)。首席專家孫九霞主持,專案所在單位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及專案合作單位中山大學旅遊休閒與社會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共同舉辦“跨學科沙龍:現代化背景下傳統村落的存續”學術研討會。研討會邀請了來自國內眾多知名高校、擁有不同專業背景的專家學者,對我國傳統村落的存續,開展了基於現實現象的探討和理論的深的剖析,並結合各自的研究成果為本項目提供寶貴建議和理論觀點。另外,基於本次會議的對話錄已整理完畢待出版。

(4)“粵港澳青年學者旅遊研究學術沙龍”(第三、四屆,2016年6月、2017年6月,廣州中山大學)。由首席專家推動並主持、專案所在單位中山大學旅遊學院舉辦的“粵港澳青年學者旅遊研究學術沙龍”在廣州中山大學南校區開展。該沙龍從2014年開始,已連續開展四屆,每年邀請粵港澳青年旅遊學者共同交流探討新興的旅遊研究話題。在首席專家的主持下,第三、四屆沙龍對“旅遊發展與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這一話題開展了諸多交流和討論。沙龍的成果也通過後期整理,出版成系列書籍,受到旅遊學術圈極大歡迎。

(5)“民宿運營的陽朔模式”文化沙龍(2017年7月,桂林陽朔)。由首席專家主持,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可持續發展監測點管理與監測中心、中山大學陽朔社區旅遊研究基地、陽朔縣旅遊局、陽朔民宿協會共同舉辦的“陽朔運營的陽朔模式”文化沙龍,聚集了來自中山大學旅遊學院、陽朔政府、陽朔民宿協會、新聞媒體記者與民宿代表等,各方共同交流分享民宿運營經驗與思考。發展特色民宿是未來傳統村落民居保護利用的一個重要途徑,本次沙龍的交流成果為課題組在後續對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模式的研究中提供了豐富的案例經驗和理論探討。

4.課題組參與的學術會議

從獲批重大基金項目至今,課題組成員及首席專家指導的研究團隊投身于田野調查之中,並積極整理調查資料,運用調研成果多次參與國內外學術會議,與學術同僚交流研究成果,並從同行中收穫建議和指導意見。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課題組成員共參與國內學術會議44次、境外國際學術會議5次。以下是課題組成員參與的部分學術會議:

(1)孫九霞,2016年8月,應邀參加貴州遵義舉辦的“務川論壇•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的遺產旅遊”,作了題為《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的有效保護路徑:旅遊發展》的主題演講;

(2)孫九霞,2016年10月,在由中山大學旅遊學院主辦的“跨學科沙龍:現代化背景下傳統村落的存續”的學術研討會上,作了“主體性的消解:傳統村落的發展困境”的報告;

(3)孫九霞,2016年4月,應邀參加由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三峽大學民族學院聯合舉辦的“第四屆旅遊高峰論壇”,以項目組名義提交論文《區隔與融合:三亞穆斯林旅遊移民的社會適應研究》,並作了主題演講;

(4)孫九霞,2017年8月,應邀參加由人類學高級論壇秘書處及其學術委員會和青海民族大學聯合舉辦的“道路與族群——第十六屆人類學高級論壇”,以項目組名義提交並做大會《旅遊語境中的川藏公路與魯朗社區:道路人類學視角》,並作主題彙報;

(5)孫九霞, 2016年11月,參加南澳大利亞大學管理學院主辦、科廷大學市場行銷學院旅遊管理系和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協辦的“第一屆澳中旅遊論壇 ”(澳洲), 以本項目名義提交論文匯報論文《Study on social integration of tourism labor migrants: the case of Shuanglang Town》;

(6)李毓,2016年7月,參加由英國薩里大學旅遊與接待管理學院主辦的‘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of the University of Surrey’s International Tourism Hospitality and Events Conference’, 以本專案名義提交並彙報論文《A Study on Water-splashing Actor’s Liminoid Experience at Dai Nationality Garden in Xishuangbanna》;

(7)蘇靜,2016年6月,參加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等機構聯合舉辦的第五屆國際工商人類學大會(北京),以本項目名義提交並彙報論文《旅遊影響民族社區社會關係變遷的微觀研究——以岜沙苗寨為例》;

(8)劉相軍,2016年9月,參加中山大學旅遊學院主辦的“旅遊科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二屆,廣州),以本專案名義提交並彙報論文《民族旅遊開發背景下傳統村落古建築保護與利用機制》;

(9)魏雷,2016年10月,參加西南民族大學和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共同主辦 的“世界母系文化研究國際學術會議”,以本項目名義提交並彙報論文《少數民族社區旅遊發展中的本土現代性實踐——基於瀘沽湖大洛水村案例》;

(10)許泳霞,2016年11月,參加南澳大利亞大學管理學院主辦、科廷大學市場行銷學院旅遊管理系和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協辦的“第一屆澳中旅遊論壇 ”(澳洲), 以本項目名義提交並彙報論文《Power Relations between Natives and the “Others” in Heritage Interpretation: the Story of Two Naxi Embroidery Organizations》.

5.課題組開展/發起的調查研究

(1)2016年8月,課題組開展了“留住鄉愁: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暑期調查營活動。首席專家及課題組四名青年教師帶領中山大學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共49人,分四隊前往四川、貴州、雲南和重慶的傳統村落開展為期近一個月的田野調查。

涉及相關主題包括:

- 西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傳習模式

- 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的商品化

- 民族傳統村落建築形態與人居環境演化過程及機制

- 民族地區傳統村落的空心化

- 多民族社區的民族關係治理

- 傳統村落社區參與制度建設

- 傳統村落的公民權實踐

- 西南民族傳統村落的社區治理類型與模式

- 協力廠商力量對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的影響

- 民族傳統村落的鄉村都市化

- 少數民族傳統村落可持續發展

(2)2017年2月,首席專家帶領的博士生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共 6人前往西南四省6個傳統村落開展為期半個月的田野調查。

(3)2017年7月-8月(進行中),課題組針對本專案開展暑期調查活動。在2016年的暑期調查營基礎上,首席專家及課題組五名青年教師帶領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共22人前往西南四省共開展傳統村落田野調查,調查時間預計持續一個月。

參賽作品主題包括:

- 村落•記憶與口述歷史

- 傳統村落之殤

- 村落與“留守”

- 舌尖上的傳統村落

- 挖掘傳統工藝,尋訪非遺傳承人

- 傳統村落中的節慶與儀式

- 最美民族風:傳統民居/民族服飾/民族舞蹈

- 天籟民樂、動情鄉音

- 非遺保護中的“堅守與變通”

- 探尋村落“密碼”

- 村落生活與宗教信仰

- 傳統村落的“環境哲學”

- 傳統村落與城鎮化

- 傳統村落的生計與生產

- 傳統村落中的宗祠與家譜

- 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保護

- 傳統民居與現代住宅

- 民族語言的存續

- 生計方式的變遷

- 民族節慶與宗教儀式

- 傳統村落的空心化

- 鄉賢•精英•創客

- 村落女性的命運變遷

- 村落•記憶•口述史

- 村落的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 利益相關者與村落治理

- 傳統村落中的宗族與大家庭

- 村規民約與村莊治理

6.本課題開展的國際合作

(1)學術講座:2017年5月,受課題組邀請,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人類學系納爾遜•格雷本教授(Nelson Graburn)面向課題組和中大旅遊學院師生,做了題為“Strategies of Ethnic Minority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中國少數民族旅遊發展的策略)的學術講座,就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旅遊發展路徑、策略和傳統村落保護等問題進行交流。格雷本教授是國際著名旅遊人類學家,主要從事加拿大因紐特社區的文化變遷、藝術和身份認同等研究領域,尤其關注東亞地區(尤其是日本和中國)國內旅遊、少數民族旅遊、多元文化主義以及遺產旅遊等領域,他早期提出的旅遊儀式論在旅遊人類學界影響廣泛。該學術講座為本課題帶來新的研究視角和啟發。

(2)國際訪學:為了有更好的國內外比較研究視角,首席專家指導的兩位博士生李毓和王學基,分別到英國的羅漢普頓大學、薩里大學跟隨John Eade教授、 Scott Cohen教授開展為期半年的訪學,分別就少數民族社區的日常生活宗教,道路、族群與社區發展等話題開展合作研究。目前,中山大學為博士生和教師出國訪學提供有力的資金和政策支援,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課題組成員就專案有關的某些方向開展國際合作。

(三)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1.學術交流推介

課題組不定期召開課題成員和研究生會議,安排落實任務分工,指導調查研究,通報成果發佈情況;同時在參加學術會議和進行相關交流合作專案時,多方向外界宣傳國家項目。

2.平臺宣傳推廣

3.在學術期刊發表筆談

首席專家組織民族學、社會學、地理學、建築學、旅遊學等多學科的知名專家學者,針對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主題撰寫系列筆談,在《旅遊學刊》2017年第1-2期發表了12篇主題筆談,引起廣泛討論。

二、研究成果情況

(一)代表性成果簡介

1.《中國旅遊發展筆談——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系列筆談(該系列筆談由首席專家孫九霞主持,范可、麻國慶、王甯、劉志偉、車震宇等十多位專家撰寫,分別發表於《旅遊學刊》2017年第1、2期)

(1)基本內容:本組筆談基於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的支撐,以“跨學科沙龍:現代化背景下傳統村落的存續”的學者為核心群體,圍繞“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這一主題展開深度的、跨學科的探討。專家們分別從人類學、社會學、地理學、建築學、民俗學等視角來探討如何對我國傳統村落開展保護與利用。我國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已成為當今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重要議題,它既關乎中國傳統文化多樣性的存續,也關乎鄉村地區重構與建設的成敗,進而關係到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城鄉均衡與可持續發展。中國傳統村落由於快速城市化、城鄉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轉型等原因,目前面臨著自然衰退、空心化、文化斷裂、價值觀失落等棘手問題。儘管已經積累了多年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但是學界與政府仍難提出切實可行的保護與利用指導理論和實踐方案。筆談意義在於通過跨學科專家的智慧碰撞,以期在這一重要議題的研究上開啟更加多元的理論建樹和實踐創新。

(2)主要觀點:本組筆談針對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這一重大議題,提出了不少建設性的理論觀點和經驗指導。其中,孫九霞教授認為已有研究對村落保護與文化傳承主體關注不足,發展的邏輯往往因為背離生活的邏輯而使傳統村落主體被擱置,學者的保護意願大於村落主體的自我訴求,認識的錯位使得傳統村落的保護存在來自內部的障礙,保護理念難以落實,因此,研究必須強化對村落文化主體訴求的關注,在尋求二者的平衡中尋求傳統文化保護與利用的出路,從而構建具有地域和文化針對性的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模式。另外,王甯教授提出,傳統村落的去與留就取決於鄉村的現代主義與城市浪漫主義兩股不同文化價值的角力和協商,而化解進步主義者和浪漫主義者之間的對立的契機之一,就是把傳統村落納入城市休閒經濟圈,借助傳統村落的旅遊化和商品化,實現城鄉之間的功能交換和文化對話。此外,周尚意老師提出了用四層一體的分析方法分析傳統村落;謝彥君教授提出用“姆庇之家”理念打造鄉村旅遊景觀的技術路線等。

2.旅遊商業化與納西 族民居的“去地方化”——以麗江新華社區為例(該文由孫九霞于2015年11月發表於《社會科學家》,並被《社會科學文摘》2016年第5期轉載)

(1)內容與觀點:文章運用人類學“去地方化”的理論視角,以麗江古城新華社區為例,探討以建築文化為主要表徵的納西族群現狀及其變遷過程,以及“去地方”的具體表現和動因。研究發現遊客對舒適、享受型住宿條件的追求及文化差異體驗,外來經營者對市場的迎合而對族群文化的改造以及大量遊客和精英者帶來的過度商業化推動了新華社區“去地方化”進程;原住民外遷促使納西族原有建築轉變成旅遊性建築並經歷各種類型的變化,進一步導致納西族群文化的“去地方”。

(2)貢獻與影響:在理論價值方面,本文將人類學“去地方化”理論概念運用於旅遊研究當中,對旅遊在民族社區產生的族群文化影響具有較強的解釋力,同時反過來又有助於擴展這一概念的適用性範圍,提升其在不同領域的解釋力。在應用價值方面,本研究指出在社區旅遊發展的過程中,不能因為適度旅遊發展可以推動族群文化的“再地方化”而降低旅遊過度發展的警惕,因為如果缺乏有預見性的干預,商業化不可避免。一旦演化到過度商業化,將會發生“去地方化”,地方性消解帶來的將是民族及其文化的衰退。截止到2017年7月,本文在中國知網上被引用次數為2次。

3.《旅遊參與對少數民族兩性家庭分工的影響——以西江千戶苗寨為例》(本文由孫九霞、廖婧琳於2016年1月發表於《思想戰線》)。

(1)內容與觀點:文章從西江苗寨少數民族社區入手,立足於女性主義兩性平等的核心,關注兩性的就業與家務勞動問題。研究發現旅遊經濟在西江千戶苗寨的發展,使當地參與旅遊服務的家庭中兩性所承擔的家務勞動發生了變化,女性家務勞動的參與份額在下降,兩性在家庭內的地位漸趨平等。女性在旅遊中獲得的經濟資源,加上技術的進步、性別平等理念的出現及女性時間意識的覺醒,使當地女性具備與丈夫進行家務協商的能力,形塑了多元的家務分工模式。

4.《民族旅遊地社區參與中的空間協商與利益博弈——以麗江白沙村為例》(該文由孫九霞、黃秀波於2017年3月發表於《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內容與觀點:文章基於空間政治與微觀實踐的理論視角,選擇旅遊商業化程度較低的麗江白沙村作為研究案例,通過訪談、參與觀察等田野調查方法,對民族遺產旅遊社區中居民如何運用不同空間實踐策略進行利益博弈的問題進行了探討。發現村民內部主要圍繞三種場域的空間實踐進行利益爭奪,但更多表現為“空間協商”而非以往的“空間衝突”。

(2)研究貢獻:該研究豐富了社區內部差異政治的實證案例,並完善了對商業化程度不高的遺產旅遊社區的空間政治研究。

5.《旅遊影響民族社區社會關係變遷的微觀研究——以岜沙苗寨為例》(該文由蘇靜、孫九霞于2017年4月發表於《旅遊學刊》)

(1)內容與觀點:文章從較為微觀的研究視角出發,以社會關係為研究物件,通過定性的研究方法對貴州從江縣岜沙苗寨展開個案研究。對比旅遊發展前後岜沙苗寨社會關係的建立方式、主要特徵方面的差異,進而回答“民族社區在旅遊發展影響下,其關係的建立方式,社會關係的整體特徵等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一問題,研究發現旅遊發展改變了外部主體與岜沙村民建立社會關係的方式,但並未改變岜沙共同體內部成員之間社會關係的研究結論,實現了與已有相關研究成果的對話。

(2)研究貢獻:在已有的大量旅遊影響研究文獻中,旅遊對於社區所產生的多方面影響已經被多方論證,而本研究的結論則發現,雖然旅遊發展之後,旅遊活動對社區共同體內部社會關係的影響卻並不大,旅遊在岜沙苗寨只充當了媒介的作用,對於傳統的社會關係建立方式並沒有產生很大程度的影響。同時,也對大量批判旅遊對於社區傳統文化、社會變遷會帶來負面影響進行了一次回應。

6.《潔淨和身體:西雙版納傣族園“送寨子”儀式空間研究》(該文由孫九霞、李毓於2016年8月發表於《貴州社會科學》)

(1)內容與觀點:文章運用道格拉斯的人類學身體象徵理論和“潔淨”概念視角,通過田野調查,探討西雙版納傣族園景區曼春滿村民“送寨子”儀式主體的身體表達和空間流動所蘊含的象徵意義、儀式中社會秩序的變遷及其動因,可以發現:“送寨子”儀式各階段隱含了多維度的身體實踐和象徵意義;旅遊中的主客互動、旅遊經濟利益的驅動,促使村民對旅遊採取開放、包容的態度,從而帶動儀式社會秩序的變遷,主要體現為旅遊情景中儀式時間和空間的讓渡;儀式物質邊界的形式化維繫和精神邊界的選擇性忘卻;旅遊主客互動下儀式參與人群的多元化,導致儀式空間從封閉向開放轉變。

(2)研究貢獻:文章關注到地方以往在地方儀式研究中對行動主體“身體在場”的忽略,彌補了這一不足,並對南傳佛教與原始信仰相互融合的傳統村寨集體性儀式空間進行了相應的理論闡釋。

7.《傳統村落旅遊發展的迷思:主體訴求與空間正義》(該文由孫九霞、黃秀波於2017年3月發表於《旅遊論壇》)

(1)內容與觀點:文章選擇麗江白沙村作為研究案例,通過訪談、參觀察等田野調查方法,對白沙村旅遊發展中不同主體的發展訴求與期望進行了分析,並嘗試從空間正義視角出發探索民族村落旅遊發展迷思與利益衝突的根本所在。研究指出:(1)不同主體對白沙村落旅遊發展的訴求是錯位、甚至衝突的,村民和外來經營者更多希望引進大財團進行大開發以增加收益,而遊客希望保留村落原始的景觀與文化,避免商業化開發,政府則希望保護與開發並行;(2)村落保護與旅遊開發的二元對立而非統一,是造成不同主體訴求衝突與發展迷思的矛盾焦點;(3)空間正義的理論與視角可為傳統村落旅遊發展迷思問題提供理論突破口與反思,相關研究應首先理清村落的空間權利問題。

(2)研究貢獻:在旅遊業已成為很多民族地區傳統村落謀求發展的重要選擇的今天,本文為傳統村落旅遊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諸多迷思和悖論給予了揭示和理論解釋。

8.《環境肖像與影像民族志——以白族村落的視覺書寫實踐為例》(該文由鄧啟耀於2016年4月發表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1)內容與觀點:文章從視覺人類學的理論出發,以“中國白族百村群像”和“中國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兩次民族村落視覺書寫實踐為例,通過對調查物件歷史背景、空間環境、主體性、生境和習俗的分析,討論影像民族志書寫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文化節點,如歷史與現實中跨區域經貿交往的關係,村落與生態的關係,多民族雜居地的族群關係,人文傳統和文化心理問題,特色民風民俗的呈現,民間手工藝的村落傳統,回訪和出新,文字和影像的互證關係等。

(2)研究貢獻:文章指出環境肖像是特定生境關係與族群認同的視覺表徵,而影像民族志更是對其圖文互證的深描。

9.《欠發達旅遊地居民行為下的空間生產研究——以天水市麥積鎮為例》(該文由劉洋、車震宇於2017年2月發表于《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內容與觀點:文章指出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對居民的生活生產行為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和改變,其中居民作為旅遊發展中的被動階層,擁有的行為權力有限的現實背景。因此從旅遊發展對居民生產、生活行為等方面的影響角度,結合旅遊發展過程中居民行為對旅遊空間的作用、政府對社區居民的意識引導、空間利益的均衡分配以及對社區居民訴求的滿足等問題進行了歸納與反思。文章以天水市麥積鎮作為具體案例,嘗試從居民行為的角度出發,以“空間生產”理論為指導進行旅遊空間生產的分析研究。

(2)研究貢獻:本文是對欠發達地區旅遊小鎮空間生產的一種探索,對類似小鎮的旅遊發展如何更好地兼顧社會公平和降低旅遊負面影響提供意義。

10.《納西族村落的空間秩序與社會關係》(該文由李錦、王欣於2016年12月發表于《中華文化論壇》)

(1)內容與觀點:文章以納西族對空間的建構為例,來認識藏彝走廊中空間的力如何在社會網路的脈絡中呈現出來。研究認為,藏彝走廊的地理環境,是型塑各民族文化的空間物質基礎,也是一種“空間的力”,它使得納西族建構了自己獨特的村落佈局和空間秩序觀。首先納西族村落的空間秩序,是通過村落佈局、家族關係、房屋修建、屋內佈局、喪葬活動表達出來的,空間秩序非常清晰地表達出社會關係秩序;其次,這種社會關係秩序首先通過村落空間中的神聖方位進行了限制,確定了村落建設和發展的方向,文地理學認為村落是一種地方,“地方也是一種觀看、認識和理解世界的方式”,這與人類學認識村落空間建構的原則一致;再次,村落中遵循的兄弟連屋,家族近距,以北為上,坐西向東,神人有序、男女有別的三組空間秩序,是納西族社會父系家族關係、人與自然關係、人神關係、性別關係、長幼關係的充分體現;最後,通過喪葬活動中對陰宅的實體空間和魂歸的意念空間的建構,納西族在象徵體系內對前述社會關係進行了再次的確認。在納西族的空間秩序與社會秩序中建立起有機的聯繫。

(2)研究貢獻:文章為認識少數民族文化空間秩序的形成提供了一種解釋視角。

課題組供稿

子課題二: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物質文化(建築與人居環境)的保護利用研究

(1)傳統村落民居建築與空間環境的保護現狀調研;

(2)對傳統建築風格與人居環境的文化內涵開展解讀,從中研究傳統村落的傳統建築景觀與空間佈局對維持社會秩序和民族文化象徵的重要意義;

(3)對建築與環境演化與重構的研究,在還原演變過程中,尋找相應的影響因素;

(4)進一步探討傳統村落物質文化保護與利用的可能途徑與模式。

子課題三: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社區治理與制度建設對其保護利用的影響研究

(1)傳統村落治理現狀、模式與困境研究,瞭解傳統村落的治理現狀、挖掘民間特色的傳統治理模式及變遷過程、探討現代化發展背景下鄉村社區重點難點,以破解治理鄉村的困境;

(2)村落的權力關係研究,探討村落背後複雜的利益相關者關係,尤其注重研究村落開發過程中,政府、企業、社會團體、遊客以及外來經營者進入後,各自的利益訴求、權力博弈、矛盾衝突對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產生的影響;

(3)國家基層政策與項目對傳統村落的影響研究,對國家基層政策如農村扶貧政策、農村合作社扶持政策、“美麗鄉村”專案、農村土地流轉政策等的影響開展研究,分析其中利弊,以反思國家基層政策的實際效用,並借此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本子課題目前有很強的多學科參與性、研究話題多元,涉及到人類學、社會學、地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的學科理論,成果也較為豐碩。

子課題四: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可持續發展監測指標體系構建

(1)可持續發展監測示範點成立。2015年-2017年,子課題負責人保繼剛教授連續三年帶領團隊前往西雙版納開展旅遊可持續發展監測調研活動,並與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簡稱UNWTO)合作建立“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旅遊可持續發展西雙版納觀測點”,同時成為課題組第一個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可持續發展監測示範點。

(2)制定傳統村落旅遊可持續發展監測指標體系。子課題負責人調研團隊結合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的指標方法和西雙版納旅遊發展實際情況,制定了西雙版納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指標體系。監測指標體系著重關注旅遊發展對西雙版納地區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影響指標,是一套圍繞旅遊與資源、環境保護;旅遊與社區;旅遊者感知與滿意度;旅遊與經濟四個研究主題,涉及28個基本調研指標的較完整監測體系。監測體系的建立旨在通過採集評估指標所需的即時資料,建立西雙版納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監測指標資料庫,分析評估旅遊業發展狀況,及時發現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採取糾正和補救措施,探求在環境影響最小化、經濟與社會效益最大化的民族村落可持續發展模式。

(3)開展監測並完成報告。目前,本子課題目前已形成兩年具有追蹤研究價值的可持續發展監測報告(2017年的監測也已完成),報告包含總體報告和專題報告兩個部分,涉及常規監測、專題監測(包括對多個少數民傳統村落的專題監測報告)與媒體宣傳

子課題五: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的理論與模式建構

該子課題的開展需要基於前面幾個子課題的研究基礎上進行,是本研究的最終落腳點,正在進行的和下一步的工作是在對前面四個子課題的研究結論進行整體分析和提煉的基礎上,從對策與理論提升的角度構建實現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實現有效保護與永續利用的模式。具體而言,包含三方面:

(1)基於多案例對比,系統總結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現狀,梳理出不同類型村落保護利用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問題;

(2)基於多種模式的歸納,總結與分析國內外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的模式、方法與路徑,提出少數民族傳統村落利用與保護的原則、路徑與模式;

(3)基於跨學科理論對話,構建適合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利用與保護模式的理論框架。

(二)調查研究及學術交流情況

1.調研資料整理運用

(1)首席專家團隊建立了總量50多個G的案例庫和檔案庫。傳統村落的檔案庫包括了全國幾十個傳統村落的檔案,涉及村落的圖片庫(民居建築、村落環境等)、村落基礎資訊調查表、人口統計資料、村落手繪地圖、傳統文化儀式的錄製視頻以及對部分訪談物件的訪談錄音材料。

(2)團隊在調研過程中創建了下一階段研究的典型案例庫,包括了貴州侗寨、雲南白族村寨、西雙版納傣族村寨、四川阿壩州藏族村寨等近二十多個不同類型的案例。

(3)課題組對調研資料進行了詳細的分類整理,並將部分資料資料的整理成果在學術會議、網路平臺上進行分享交流,同時首席專家通過會議、地方規劃諮詢等將調研結果回饋於地方政府,為地方決策提供參與和指導意見。

2.文獻資料收集整理

(1)學術文獻整理。課題組通過學術網站、學校圖書館收集國內外傳統村落研究的相關文獻和書籍,對傳統村落界定、國外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案例、不同學科關於傳統村落的研究成果等方面開展文獻梳理,計畫發表相應的文獻綜述。

(2)案例地基礎材料收集。課題組在調研中,注重對案例地基礎資料文本的收集,包括縣誌、村族譜、地戲戲譜、侗族大歌歌譜等地方非遺文化傳承資料,並整理歸類,形成基礎報告納入檔案庫。目前,首席專家團隊調研的近四十個傳統村落都已形成基礎調研報告,報告中詳細地介紹村落的人口、經濟(生計方式)、環境、文化、治理制度等方面,重點關注物質文化保存與非物質文化傳承情況。

3.課題組舉辦的學術交流活動

(1)重大項目開題論證會議(2016年3月,廣州中山大學)。2016年3月,專案組首席專家召集專案開題論證會議,邀請來自人類學、社會學、地理學、民俗學等多學科專家學者,共同研討實施計畫和進行相關技術培訓。

(2)“陽朔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主題沙龍(2016年7月,桂林陽朔)。由首席專家孫九霞主持,專案合作單位中山大學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可持續旅遊觀測管理與監測中心主辦、中山大學旅遊休閒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共同協辦“陽朔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主題沙龍。沙龍通過交流對傳統村落發展的經驗和思考,促使來自中山大學旅遊學院、陽朔政府機構、各民間文化保護協會及旅遊企業的代表形成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的共識。

(3)“跨學科沙龍:現代化背景下傳統村落的存續”學術研討會(2016年10月,桂林陽朔)。首席專家孫九霞主持,專案所在單位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及專案合作單位中山大學旅遊休閒與社會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共同舉辦“跨學科沙龍:現代化背景下傳統村落的存續”學術研討會。研討會邀請了來自國內眾多知名高校、擁有不同專業背景的專家學者,對我國傳統村落的存續,開展了基於現實現象的探討和理論的深的剖析,並結合各自的研究成果為本項目提供寶貴建議和理論觀點。另外,基於本次會議的對話錄已整理完畢待出版。

(4)“粵港澳青年學者旅遊研究學術沙龍”(第三、四屆,2016年6月、2017年6月,廣州中山大學)。由首席專家推動並主持、專案所在單位中山大學旅遊學院舉辦的“粵港澳青年學者旅遊研究學術沙龍”在廣州中山大學南校區開展。該沙龍從2014年開始,已連續開展四屆,每年邀請粵港澳青年旅遊學者共同交流探討新興的旅遊研究話題。在首席專家的主持下,第三、四屆沙龍對“旅遊發展與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這一話題開展了諸多交流和討論。沙龍的成果也通過後期整理,出版成系列書籍,受到旅遊學術圈極大歡迎。

(5)“民宿運營的陽朔模式”文化沙龍(2017年7月,桂林陽朔)。由首席專家主持,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可持續發展監測點管理與監測中心、中山大學陽朔社區旅遊研究基地、陽朔縣旅遊局、陽朔民宿協會共同舉辦的“陽朔運營的陽朔模式”文化沙龍,聚集了來自中山大學旅遊學院、陽朔政府、陽朔民宿協會、新聞媒體記者與民宿代表等,各方共同交流分享民宿運營經驗與思考。發展特色民宿是未來傳統村落民居保護利用的一個重要途徑,本次沙龍的交流成果為課題組在後續對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模式的研究中提供了豐富的案例經驗和理論探討。

4.課題組參與的學術會議

從獲批重大基金項目至今,課題組成員及首席專家指導的研究團隊投身于田野調查之中,並積極整理調查資料,運用調研成果多次參與國內外學術會議,與學術同僚交流研究成果,並從同行中收穫建議和指導意見。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課題組成員共參與國內學術會議44次、境外國際學術會議5次。以下是課題組成員參與的部分學術會議:

(1)孫九霞,2016年8月,應邀參加貴州遵義舉辦的“務川論壇•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的遺產旅遊”,作了題為《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的有效保護路徑:旅遊發展》的主題演講;

(2)孫九霞,2016年10月,在由中山大學旅遊學院主辦的“跨學科沙龍:現代化背景下傳統村落的存續”的學術研討會上,作了“主體性的消解:傳統村落的發展困境”的報告;

(3)孫九霞,2016年4月,應邀參加由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三峽大學民族學院聯合舉辦的“第四屆旅遊高峰論壇”,以項目組名義提交論文《區隔與融合:三亞穆斯林旅遊移民的社會適應研究》,並作了主題演講;

(4)孫九霞,2017年8月,應邀參加由人類學高級論壇秘書處及其學術委員會和青海民族大學聯合舉辦的“道路與族群——第十六屆人類學高級論壇”,以項目組名義提交並做大會《旅遊語境中的川藏公路與魯朗社區:道路人類學視角》,並作主題彙報;

(5)孫九霞, 2016年11月,參加南澳大利亞大學管理學院主辦、科廷大學市場行銷學院旅遊管理系和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協辦的“第一屆澳中旅遊論壇 ”(澳洲), 以本項目名義提交論文匯報論文《Study on social integration of tourism labor migrants: the case of Shuanglang Town》;

(6)李毓,2016年7月,參加由英國薩里大學旅遊與接待管理學院主辦的‘the Scientific Committee of the University of Surrey’s International Tourism Hospitality and Events Conference’, 以本專案名義提交並彙報論文《A Study on Water-splashing Actor’s Liminoid Experience at Dai Nationality Garden in Xishuangbanna》;

(7)蘇靜,2016年6月,參加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等機構聯合舉辦的第五屆國際工商人類學大會(北京),以本項目名義提交並彙報論文《旅遊影響民族社區社會關係變遷的微觀研究——以岜沙苗寨為例》;

(8)劉相軍,2016年9月,參加中山大學旅遊學院主辦的“旅遊科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二屆,廣州),以本專案名義提交並彙報論文《民族旅遊開發背景下傳統村落古建築保護與利用機制》;

(9)魏雷,2016年10月,參加西南民族大學和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共同主辦 的“世界母系文化研究國際學術會議”,以本項目名義提交並彙報論文《少數民族社區旅遊發展中的本土現代性實踐——基於瀘沽湖大洛水村案例》;

(10)許泳霞,2016年11月,參加南澳大利亞大學管理學院主辦、科廷大學市場行銷學院旅遊管理系和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協辦的“第一屆澳中旅遊論壇 ”(澳洲), 以本項目名義提交並彙報論文《Power Relations between Natives and the “Others” in Heritage Interpretation: the Story of Two Naxi Embroidery Organizations》.

5.課題組開展/發起的調查研究

(1)2016年8月,課題組開展了“留住鄉愁: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暑期調查營活動。首席專家及課題組四名青年教師帶領中山大學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共49人,分四隊前往四川、貴州、雲南和重慶的傳統村落開展為期近一個月的田野調查。

涉及相關主題包括:

- 西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傳習模式

- 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的商品化

- 民族傳統村落建築形態與人居環境演化過程及機制

- 民族地區傳統村落的空心化

- 多民族社區的民族關係治理

- 傳統村落社區參與制度建設

- 傳統村落的公民權實踐

- 西南民族傳統村落的社區治理類型與模式

- 協力廠商力量對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的影響

- 民族傳統村落的鄉村都市化

- 少數民族傳統村落可持續發展

(2)2017年2月,首席專家帶領的博士生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共 6人前往西南四省6個傳統村落開展為期半個月的田野調查。

(3)2017年7月-8月(進行中),課題組針對本專案開展暑期調查活動。在2016年的暑期調查營基礎上,首席專家及課題組五名青年教師帶領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共22人前往西南四省共開展傳統村落田野調查,調查時間預計持續一個月。

參賽作品主題包括:

- 村落•記憶與口述歷史

- 傳統村落之殤

- 村落與“留守”

- 舌尖上的傳統村落

- 挖掘傳統工藝,尋訪非遺傳承人

- 傳統村落中的節慶與儀式

- 最美民族風:傳統民居/民族服飾/民族舞蹈

- 天籟民樂、動情鄉音

- 非遺保護中的“堅守與變通”

- 探尋村落“密碼”

- 村落生活與宗教信仰

- 傳統村落的“環境哲學”

- 傳統村落與城鎮化

- 傳統村落的生計與生產

- 傳統村落中的宗祠與家譜

- 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保護

- 傳統民居與現代住宅

- 民族語言的存續

- 生計方式的變遷

- 民族節慶與宗教儀式

- 傳統村落的空心化

- 鄉賢•精英•創客

- 村落女性的命運變遷

- 村落•記憶•口述史

- 村落的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 利益相關者與村落治理

- 傳統村落中的宗族與大家庭

- 村規民約與村莊治理

6.本課題開展的國際合作

(1)學術講座:2017年5月,受課題組邀請,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人類學系納爾遜•格雷本教授(Nelson Graburn)面向課題組和中大旅遊學院師生,做了題為“Strategies of Ethnic Minority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中國少數民族旅遊發展的策略)的學術講座,就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旅遊發展路徑、策略和傳統村落保護等問題進行交流。格雷本教授是國際著名旅遊人類學家,主要從事加拿大因紐特社區的文化變遷、藝術和身份認同等研究領域,尤其關注東亞地區(尤其是日本和中國)國內旅遊、少數民族旅遊、多元文化主義以及遺產旅遊等領域,他早期提出的旅遊儀式論在旅遊人類學界影響廣泛。該學術講座為本課題帶來新的研究視角和啟發。

(2)國際訪學:為了有更好的國內外比較研究視角,首席專家指導的兩位博士生李毓和王學基,分別到英國的羅漢普頓大學、薩里大學跟隨John Eade教授、 Scott Cohen教授開展為期半年的訪學,分別就少數民族社區的日常生活宗教,道路、族群與社區發展等話題開展合作研究。目前,中山大學為博士生和教師出國訪學提供有力的資金和政策支援,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課題組成員就專案有關的某些方向開展國際合作。

(三)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1.學術交流推介

課題組不定期召開課題成員和研究生會議,安排落實任務分工,指導調查研究,通報成果發佈情況;同時在參加學術會議和進行相關交流合作專案時,多方向外界宣傳國家項目。

2.平臺宣傳推廣

3.在學術期刊發表筆談

首席專家組織民族學、社會學、地理學、建築學、旅遊學等多學科的知名專家學者,針對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主題撰寫系列筆談,在《旅遊學刊》2017年第1-2期發表了12篇主題筆談,引起廣泛討論。

二、研究成果情況

(一)代表性成果簡介

1.《中國旅遊發展筆談——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系列筆談(該系列筆談由首席專家孫九霞主持,范可、麻國慶、王甯、劉志偉、車震宇等十多位專家撰寫,分別發表於《旅遊學刊》2017年第1、2期)

(1)基本內容:本組筆談基於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的支撐,以“跨學科沙龍:現代化背景下傳統村落的存續”的學者為核心群體,圍繞“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這一主題展開深度的、跨學科的探討。專家們分別從人類學、社會學、地理學、建築學、民俗學等視角來探討如何對我國傳統村落開展保護與利用。我國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已成為當今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重要議題,它既關乎中國傳統文化多樣性的存續,也關乎鄉村地區重構與建設的成敗,進而關係到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城鄉均衡與可持續發展。中國傳統村落由於快速城市化、城鄉發展不平衡、產業結構轉型等原因,目前面臨著自然衰退、空心化、文化斷裂、價值觀失落等棘手問題。儘管已經積累了多年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但是學界與政府仍難提出切實可行的保護與利用指導理論和實踐方案。筆談意義在於通過跨學科專家的智慧碰撞,以期在這一重要議題的研究上開啟更加多元的理論建樹和實踐創新。

(2)主要觀點:本組筆談針對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這一重大議題,提出了不少建設性的理論觀點和經驗指導。其中,孫九霞教授認為已有研究對村落保護與文化傳承主體關注不足,發展的邏輯往往因為背離生活的邏輯而使傳統村落主體被擱置,學者的保護意願大於村落主體的自我訴求,認識的錯位使得傳統村落的保護存在來自內部的障礙,保護理念難以落實,因此,研究必須強化對村落文化主體訴求的關注,在尋求二者的平衡中尋求傳統文化保護與利用的出路,從而構建具有地域和文化針對性的傳統村落保護與利用模式。另外,王甯教授提出,傳統村落的去與留就取決於鄉村的現代主義與城市浪漫主義兩股不同文化價值的角力和協商,而化解進步主義者和浪漫主義者之間的對立的契機之一,就是把傳統村落納入城市休閒經濟圈,借助傳統村落的旅遊化和商品化,實現城鄉之間的功能交換和文化對話。此外,周尚意老師提出了用四層一體的分析方法分析傳統村落;謝彥君教授提出用“姆庇之家”理念打造鄉村旅遊景觀的技術路線等。

2.旅遊商業化與納西 族民居的“去地方化”——以麗江新華社區為例(該文由孫九霞于2015年11月發表於《社會科學家》,並被《社會科學文摘》2016年第5期轉載)

(1)內容與觀點:文章運用人類學“去地方化”的理論視角,以麗江古城新華社區為例,探討以建築文化為主要表徵的納西族群現狀及其變遷過程,以及“去地方”的具體表現和動因。研究發現遊客對舒適、享受型住宿條件的追求及文化差異體驗,外來經營者對市場的迎合而對族群文化的改造以及大量遊客和精英者帶來的過度商業化推動了新華社區“去地方化”進程;原住民外遷促使納西族原有建築轉變成旅遊性建築並經歷各種類型的變化,進一步導致納西族群文化的“去地方”。

(2)貢獻與影響:在理論價值方面,本文將人類學“去地方化”理論概念運用於旅遊研究當中,對旅遊在民族社區產生的族群文化影響具有較強的解釋力,同時反過來又有助於擴展這一概念的適用性範圍,提升其在不同領域的解釋力。在應用價值方面,本研究指出在社區旅遊發展的過程中,不能因為適度旅遊發展可以推動族群文化的“再地方化”而降低旅遊過度發展的警惕,因為如果缺乏有預見性的干預,商業化不可避免。一旦演化到過度商業化,將會發生“去地方化”,地方性消解帶來的將是民族及其文化的衰退。截止到2017年7月,本文在中國知網上被引用次數為2次。

3.《旅遊參與對少數民族兩性家庭分工的影響——以西江千戶苗寨為例》(本文由孫九霞、廖婧琳於2016年1月發表於《思想戰線》)。

(1)內容與觀點:文章從西江苗寨少數民族社區入手,立足於女性主義兩性平等的核心,關注兩性的就業與家務勞動問題。研究發現旅遊經濟在西江千戶苗寨的發展,使當地參與旅遊服務的家庭中兩性所承擔的家務勞動發生了變化,女性家務勞動的參與份額在下降,兩性在家庭內的地位漸趨平等。女性在旅遊中獲得的經濟資源,加上技術的進步、性別平等理念的出現及女性時間意識的覺醒,使當地女性具備與丈夫進行家務協商的能力,形塑了多元的家務分工模式。

4.《民族旅遊地社區參與中的空間協商與利益博弈——以麗江白沙村為例》(該文由孫九霞、黃秀波於2017年3月發表於《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內容與觀點:文章基於空間政治與微觀實踐的理論視角,選擇旅遊商業化程度較低的麗江白沙村作為研究案例,通過訪談、參與觀察等田野調查方法,對民族遺產旅遊社區中居民如何運用不同空間實踐策略進行利益博弈的問題進行了探討。發現村民內部主要圍繞三種場域的空間實踐進行利益爭奪,但更多表現為“空間協商”而非以往的“空間衝突”。

(2)研究貢獻:該研究豐富了社區內部差異政治的實證案例,並完善了對商業化程度不高的遺產旅遊社區的空間政治研究。

5.《旅遊影響民族社區社會關係變遷的微觀研究——以岜沙苗寨為例》(該文由蘇靜、孫九霞于2017年4月發表於《旅遊學刊》)

(1)內容與觀點:文章從較為微觀的研究視角出發,以社會關係為研究物件,通過定性的研究方法對貴州從江縣岜沙苗寨展開個案研究。對比旅遊發展前後岜沙苗寨社會關係的建立方式、主要特徵方面的差異,進而回答“民族社區在旅遊發展影響下,其關係的建立方式,社會關係的整體特徵等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一問題,研究發現旅遊發展改變了外部主體與岜沙村民建立社會關係的方式,但並未改變岜沙共同體內部成員之間社會關係的研究結論,實現了與已有相關研究成果的對話。

(2)研究貢獻:在已有的大量旅遊影響研究文獻中,旅遊對於社區所產生的多方面影響已經被多方論證,而本研究的結論則發現,雖然旅遊發展之後,旅遊活動對社區共同體內部社會關係的影響卻並不大,旅遊在岜沙苗寨只充當了媒介的作用,對於傳統的社會關係建立方式並沒有產生很大程度的影響。同時,也對大量批判旅遊對於社區傳統文化、社會變遷會帶來負面影響進行了一次回應。

6.《潔淨和身體:西雙版納傣族園“送寨子”儀式空間研究》(該文由孫九霞、李毓於2016年8月發表於《貴州社會科學》)

(1)內容與觀點:文章運用道格拉斯的人類學身體象徵理論和“潔淨”概念視角,通過田野調查,探討西雙版納傣族園景區曼春滿村民“送寨子”儀式主體的身體表達和空間流動所蘊含的象徵意義、儀式中社會秩序的變遷及其動因,可以發現:“送寨子”儀式各階段隱含了多維度的身體實踐和象徵意義;旅遊中的主客互動、旅遊經濟利益的驅動,促使村民對旅遊採取開放、包容的態度,從而帶動儀式社會秩序的變遷,主要體現為旅遊情景中儀式時間和空間的讓渡;儀式物質邊界的形式化維繫和精神邊界的選擇性忘卻;旅遊主客互動下儀式參與人群的多元化,導致儀式空間從封閉向開放轉變。

(2)研究貢獻:文章關注到地方以往在地方儀式研究中對行動主體“身體在場”的忽略,彌補了這一不足,並對南傳佛教與原始信仰相互融合的傳統村寨集體性儀式空間進行了相應的理論闡釋。

7.《傳統村落旅遊發展的迷思:主體訴求與空間正義》(該文由孫九霞、黃秀波於2017年3月發表於《旅遊論壇》)

(1)內容與觀點:文章選擇麗江白沙村作為研究案例,通過訪談、參觀察等田野調查方法,對白沙村旅遊發展中不同主體的發展訴求與期望進行了分析,並嘗試從空間正義視角出發探索民族村落旅遊發展迷思與利益衝突的根本所在。研究指出:(1)不同主體對白沙村落旅遊發展的訴求是錯位、甚至衝突的,村民和外來經營者更多希望引進大財團進行大開發以增加收益,而遊客希望保留村落原始的景觀與文化,避免商業化開發,政府則希望保護與開發並行;(2)村落保護與旅遊開發的二元對立而非統一,是造成不同主體訴求衝突與發展迷思的矛盾焦點;(3)空間正義的理論與視角可為傳統村落旅遊發展迷思問題提供理論突破口與反思,相關研究應首先理清村落的空間權利問題。

(2)研究貢獻:在旅遊業已成為很多民族地區傳統村落謀求發展的重要選擇的今天,本文為傳統村落旅遊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諸多迷思和悖論給予了揭示和理論解釋。

8.《環境肖像與影像民族志——以白族村落的視覺書寫實踐為例》(該文由鄧啟耀於2016年4月發表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1)內容與觀點:文章從視覺人類學的理論出發,以“中國白族百村群像”和“中國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兩次民族村落視覺書寫實踐為例,通過對調查物件歷史背景、空間環境、主體性、生境和習俗的分析,討論影像民族志書寫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文化節點,如歷史與現實中跨區域經貿交往的關係,村落與生態的關係,多民族雜居地的族群關係,人文傳統和文化心理問題,特色民風民俗的呈現,民間手工藝的村落傳統,回訪和出新,文字和影像的互證關係等。

(2)研究貢獻:文章指出環境肖像是特定生境關係與族群認同的視覺表徵,而影像民族志更是對其圖文互證的深描。

9.《欠發達旅遊地居民行為下的空間生產研究——以天水市麥積鎮為例》(該文由劉洋、車震宇於2017年2月發表于《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內容與觀點:文章指出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對居民的生活生產行為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和改變,其中居民作為旅遊發展中的被動階層,擁有的行為權力有限的現實背景。因此從旅遊發展對居民生產、生活行為等方面的影響角度,結合旅遊發展過程中居民行為對旅遊空間的作用、政府對社區居民的意識引導、空間利益的均衡分配以及對社區居民訴求的滿足等問題進行了歸納與反思。文章以天水市麥積鎮作為具體案例,嘗試從居民行為的角度出發,以“空間生產”理論為指導進行旅遊空間生產的分析研究。

(2)研究貢獻:本文是對欠發達地區旅遊小鎮空間生產的一種探索,對類似小鎮的旅遊發展如何更好地兼顧社會公平和降低旅遊負面影響提供意義。

10.《納西族村落的空間秩序與社會關係》(該文由李錦、王欣於2016年12月發表于《中華文化論壇》)

(1)內容與觀點:文章以納西族對空間的建構為例,來認識藏彝走廊中空間的力如何在社會網路的脈絡中呈現出來。研究認為,藏彝走廊的地理環境,是型塑各民族文化的空間物質基礎,也是一種“空間的力”,它使得納西族建構了自己獨特的村落佈局和空間秩序觀。首先納西族村落的空間秩序,是通過村落佈局、家族關係、房屋修建、屋內佈局、喪葬活動表達出來的,空間秩序非常清晰地表達出社會關係秩序;其次,這種社會關係秩序首先通過村落空間中的神聖方位進行了限制,確定了村落建設和發展的方向,文地理學認為村落是一種地方,“地方也是一種觀看、認識和理解世界的方式”,這與人類學認識村落空間建構的原則一致;再次,村落中遵循的兄弟連屋,家族近距,以北為上,坐西向東,神人有序、男女有別的三組空間秩序,是納西族社會父系家族關係、人與自然關係、人神關係、性別關係、長幼關係的充分體現;最後,通過喪葬活動中對陰宅的實體空間和魂歸的意念空間的建構,納西族在象徵體系內對前述社會關係進行了再次的確認。在納西族的空間秩序與社會秩序中建立起有機的聯繫。

(2)研究貢獻:文章為認識少數民族文化空間秩序的形成提供了一種解釋視角。

課題組供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