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材生在銀行面試最後一關被淘汰,只因一個問題!現實太殘酷

很多讀者朋友認為, 現在找工作要找穩定的, 如果能夠進入到公務員、銀行、國企, 那就是端著鐵飯碗了。 尤其是進銀行, 可比某些公務員崗位競爭還要激烈。 銀行在招聘的時候, 也是在學校中優中選優, 可以說能夠進入面試的幾乎都是學校中精英中的精英。

但是就在最近, 筆者聽到一個職場的案例, 一位高材生參加銀行招聘, 進入到面試最後一關, 因為面試管問的一個問題。 最後這位高材生淘汰給了另外一個普通大學的大學生。 究竟是什麼問題?又是為什麼呢?下面請大家感受一下。

小於在是國內重點大學的畢業生, 在學校中各種光環在身上, 用高材生來形容小於一點都不過分。 畢業後, 小於打算按照自己的專業進入銀行系統工作, 於是就參加某個銀行的招聘, 經過重重廝殺終於進入到了面試的最後一關。

在面試中, 面試主管問小於:“你的父母是從事什麼工作的?”

小於回答到:“老家有十幾畝地, 父母在老家種地。 ”

最後的面試結果, 小於被淘汰了。 但是小於通過其他管道瞭解到, 那些通過面試的, 有幾個人不如自己優秀的。

為什麼會這樣?明明小於很優秀, 但是卻沒有被選上。 筆者把這個案例分享給了自己一個在銀行工作的朋友,

那位朋友告訴了筆者一個比較靠譜的答案。

在銀行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拉儲指標, 其實這些指標也是分、支行長的任務分解下來的。 現在互聯網金融衝擊太大, 傳統的拉儲業務已經很困難了, 大多數都是靠銀行員工自己的人際關係甚至家中的人脈關係來完成。 而小於固然自身很優秀, 但是他和他的家庭認識的人脈都不屬於銀行眼中的高價值人脈, 自然就比不上那些普通大學畢業但是家中做生意或有行政關係的。

這一席話讓筆者恍然大悟。 現代社會拼爹莫過於此, 這樣的招聘固然看重個人能力, 但是自己家庭成分何嘗不是招聘篩選中的一個環節呢?甚至來說自己的家庭成分、人脈關係直接關係到在銀行中能否完成工作指標。 而從銀行整體的利益來看, 招聘一個有背景、有人脈的新人對銀行來說也是一種資源。 這樣就不難理解小於為什麼被淘汰。

最後小於並沒有進入到銀行系統中工作, 而是去了一家民營企業,

現在小於卻成為了那個公司最年輕的副總。 或許我們這些普通人, 沒有那些二代們顯赫的家世, 但是我們相信能夠用自己的努力, 讓自己成為富一代。

結語:大家對小於這樣的事情如何看呢?如果生活中, 各位有沒有經歷過這樣拼爹的事情?大家又是如何看待拼爹的呢?歡迎寫在評論中, 和筆者一起交流。

和筆者一起交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