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大家都看看,這夥計配的遊戲機還是真個性,輕鬆虐過單機遊戲

在DIY的世界, 五花八門的要求全都有, 而在大多數的玩家眼裡, 裝備的搭配還是要看的是性價比, 性價比這個東西我覺得現在來看的話咱們要從更多的角度去分析這個詞的內容。 過去, 大家兜裡都不富裕, 那個時候對性價比的解釋就是用最省錢的方法解決有無的問題, 那時候大家對電腦的要求也不高, 實際上是遊戲也不算吃硬體。 但是隨著電競漸成行業, 我們的錢包漸漸鼓起來、各種遊戲動不動就殺手……在這些因素的催生下, 性價比已經不再是解決有和無的問題了, 這個時代的性價比則和能不能流暢的運行你想玩的遊戲、能不能彰顯你想要的個性、配色是不是你想要的、燈效是不是符合你的口味……新的性價比就是這樣做出來的。

此次裝機為的是“讓2017電競跪在腳下、讓Intel給我頒發一個最有性價比獎”, 好吧!我們這次選的是最有電競風采的微星Z270 GAMING M5。

這款主機板是Intel在2017發佈的一款新版本的200S中的燈光玩的很好的一款全能型主機板。 它完全支援所有Intel 200系列的全部特色技術, 而且加入了微星所有主機板的電競特色, 主機板配色和主題風格很像一艘星戰航母。

核動力加指揮部就在於此:Z270 GAMING M5(以下簡稱M5)的CPU供電部分做得很有電競特點, 電競的一大特點就是即便超頻也要務必穩定。 在M5的CPU供電上很像一個航母的指揮塔一樣, 在所裝配的CPU供電上微星給M5配置了10相的純數字供電一體式的MOS管散熱套裝, 定製版的純黑化固態電容和微星高端定制的鈦素體電感,

M5在超頻時的電壓指標精准, 超頻更加值得期待。

在M5上有四條高速DDR4 DIMM, 而且M5配置了帶金屬遮罩的保護罩其作用很明顯是針對越來越重的記憶體裝甲的, 像很多大廠的DDR4記憶體的頻率已經進步到了3600~4000MHz的高頻率了, 其帶來的顆粒發熱量也是不容小窺的!頻率高了自然需要更厚實的散熱馬甲,

所以現在的高頻條子的裝甲重量比條子本身都要高出很多M5配置的金屬保護罩還有降低重型記憶體因自重壓壞插槽的幾率!而且對於頻率的提升帶來的還有電磁適應性問題, 金屬遮罩罩也有阻止電磁干擾的妙用。

M5的PCI-E擴展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增強,和前代的Z170不同,在200S主機板上CPU與PCIE直連的快速通道得到了提升,雖然說只是擠了一小口牙膏,那也比不擠要強。在M5上PCI-E1X提供了三條(其實沒什麼卵用)三條PCI-E16X插槽的顯卡插槽上主副卡槽都得到了焊點強化+金屬加固,卡槽的承重能力提升了35%,但是由於直連的高速通道數依舊捉襟見肘,所以在Z270上依舊無法實現雙卡全速16X的夢想,但最高依舊能支持三卡互聯,想要三卡都全速只能寄希望於下一代Intel的牙膏能多擠一些。M5還將之前的獨立音訊區域做了美化,增加了有美觀和加固雙重功效的,很像星際母艦的戰機放飛跑道,給M5增色了不少。

當然,雖然PCI-E直連通道數量無法滿足多顯卡全速的渴望,但是畢竟還是比上一代有所增加的,儘管依舊是捉襟見肘但是多了總是要比少了強,在M5上增加了一個PCI-E4X的直連M.2高速固態盤介面,和之前已擁有的一支M.2配置成一對。這可不是簡單的數量上的增加,在M5上的兩條M.2各有各的特色,一隻帶附送的M.2 SHIELD散熱裝甲,允許用戶對“裸奔”的M.2盤自行進行散熱加強;另一條雖不帶M.2 SHIELD散熱裝甲卻是能支援22110的超長規格M.2大容量高速固態盤。更過分的是這兩個高速M.2介面不但支援NVMe規範,還允許雙M.2高速盤組建RAID高速陣列。

生不逢時的U.2介面規範:U.2和M.2同為PCI-E規範的高速SSD介面規範,都是用來替代老邁的SATA3.0介面的。U.2和M.2幾乎是同時出現的,當時支持U.2的高速SSD在速度上是完全甩開SATA老慢龜的,而M.2在當時為了權衡價格快速普及則是採用了“韜光養晦”的繞道策略,繼續沿用了一陣SATA規範來鞏固市場。直到M.2完成了PCI-E4X的過度,U.2則仍然在保持著較高的身價、介面也沒有能擺脫線纜的束縛,很有可能U.2就此徹底敗在M.2的腳下,儘管如此M5也依舊除了支持SATA3.0RAID外保留了對U.2介面的支援。

VR BOOST為VR考慮了很多:M5的PCB板上放了一個VR BOOST的醒目裝置,它是微星為了讓VR用戶在來回拉動甚至是延長VR資料線時保持USB供電穩定的USB供電穩定晶片。有了它,VR玩家可大大增加延長線長度而不用擔心會出現VR供電不足的情況。

介面很GAMING:M5的IO介面USB2.0介面提供了三個,都對遊戲鍵鼠設備做了供電加強,USBB3.0的一對介面有VR BOOST提供供電增強,為VR設備做足了準備,一對USB3.1的TYPEA/C高速移動設備介面,還有一鍵清空CMOS資料恢復出廠的急救按鍵。

M5的DEBUG偵錯燈是LED數字顯示的,能在系統自檢不過時提醒確切的偵錯代碼,讓玩家輕鬆找到故障出處自行排除故障,保證平臺的穩定。

選用大白白的安耐美可愛的大塔式,看上去就很威武!不過安奈美畢竟不是造散熱器出身的,這扣具和九州的蛋疼一地有的一拼,也是一地螺絲才能裝上,不過這玩意兒裝好後掂量一下確實讓人很放心。

台電的幻影NP600 240GB版M.2高速固態的連續讀取750MB/s,連續寫入720MB/s,採用的PCI-E4X高速通道、NVMe協定,台電的幻影NP600的外觀挺不錯的,原生帶散熱馬甲,但是看其讀寫速度還真不算高,發熱量應該是不大!

雙通道的雙8GB記憶體組成的16GB記憶體系統,宇瞻的DDR4 Dual Channel:BLADE Series-DDR4 Dual Channel DDR4-2666宇瞻的戰術軍刀是宇瞻獵豹的繼承者,宇瞻所推出的跨代DDR4旗艦——“刀鋒”DDR4超頻記憶體模組,這是與英特爾®Skylake處理器和晶片組相容Z170有時鐘頻率可達3600 MHz,提供前所未有的計算性能和節能效率。

我這次的裝機是很強悍的啊,我的這個主機殼有很不錯的裝飾能力,承載能力也很強,所有的磁片架共計能支援多達八個純金屬3.5/2.5的硬碟架還能支援兩個DVD光碟機位元,總計10個磁片架,可以想像這主機殼的體量了吧?

這三大經典的標杆測試,我這套的配置相當不錯了吧?GTX1070 GAMINGX 8GB的,跑出這個分數非常穩定的完成了三大測試。

2K屏玩轉屁胡,戰買了屁胡號用2K高分玩屁胡,還是那麼的流暢啊!這次裝擠出來的效果還是很完美的!

我在想,這樣裝機是不是大家都會很喜歡呢?可能你會覺這麼玩是不是價格有點高啊?其實我覺得真的不能算很高啦!確切的說按這個身價上算由Z270 GAMING ,M5和GTX1070 GAMINGX 8GB紅龍電競卡聯合發佈的這套超大主機殼搭建的遊戲平臺從各方面的表現都很讓人滿意了。

M5的PCI-E擴展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增強,和前代的Z170不同,在200S主機板上CPU與PCIE直連的快速通道得到了提升,雖然說只是擠了一小口牙膏,那也比不擠要強。在M5上PCI-E1X提供了三條(其實沒什麼卵用)三條PCI-E16X插槽的顯卡插槽上主副卡槽都得到了焊點強化+金屬加固,卡槽的承重能力提升了35%,但是由於直連的高速通道數依舊捉襟見肘,所以在Z270上依舊無法實現雙卡全速16X的夢想,但最高依舊能支持三卡互聯,想要三卡都全速只能寄希望於下一代Intel的牙膏能多擠一些。M5還將之前的獨立音訊區域做了美化,增加了有美觀和加固雙重功效的,很像星際母艦的戰機放飛跑道,給M5增色了不少。

當然,雖然PCI-E直連通道數量無法滿足多顯卡全速的渴望,但是畢竟還是比上一代有所增加的,儘管依舊是捉襟見肘但是多了總是要比少了強,在M5上增加了一個PCI-E4X的直連M.2高速固態盤介面,和之前已擁有的一支M.2配置成一對。這可不是簡單的數量上的增加,在M5上的兩條M.2各有各的特色,一隻帶附送的M.2 SHIELD散熱裝甲,允許用戶對“裸奔”的M.2盤自行進行散熱加強;另一條雖不帶M.2 SHIELD散熱裝甲卻是能支援22110的超長規格M.2大容量高速固態盤。更過分的是這兩個高速M.2介面不但支援NVMe規範,還允許雙M.2高速盤組建RAID高速陣列。

生不逢時的U.2介面規範:U.2和M.2同為PCI-E規範的高速SSD介面規範,都是用來替代老邁的SATA3.0介面的。U.2和M.2幾乎是同時出現的,當時支持U.2的高速SSD在速度上是完全甩開SATA老慢龜的,而M.2在當時為了權衡價格快速普及則是採用了“韜光養晦”的繞道策略,繼續沿用了一陣SATA規範來鞏固市場。直到M.2完成了PCI-E4X的過度,U.2則仍然在保持著較高的身價、介面也沒有能擺脫線纜的束縛,很有可能U.2就此徹底敗在M.2的腳下,儘管如此M5也依舊除了支持SATA3.0RAID外保留了對U.2介面的支援。

VR BOOST為VR考慮了很多:M5的PCB板上放了一個VR BOOST的醒目裝置,它是微星為了讓VR用戶在來回拉動甚至是延長VR資料線時保持USB供電穩定的USB供電穩定晶片。有了它,VR玩家可大大增加延長線長度而不用擔心會出現VR供電不足的情況。

介面很GAMING:M5的IO介面USB2.0介面提供了三個,都對遊戲鍵鼠設備做了供電加強,USBB3.0的一對介面有VR BOOST提供供電增強,為VR設備做足了準備,一對USB3.1的TYPEA/C高速移動設備介面,還有一鍵清空CMOS資料恢復出廠的急救按鍵。

M5的DEBUG偵錯燈是LED數字顯示的,能在系統自檢不過時提醒確切的偵錯代碼,讓玩家輕鬆找到故障出處自行排除故障,保證平臺的穩定。

選用大白白的安耐美可愛的大塔式,看上去就很威武!不過安奈美畢竟不是造散熱器出身的,這扣具和九州的蛋疼一地有的一拼,也是一地螺絲才能裝上,不過這玩意兒裝好後掂量一下確實讓人很放心。

台電的幻影NP600 240GB版M.2高速固態的連續讀取750MB/s,連續寫入720MB/s,採用的PCI-E4X高速通道、NVMe協定,台電的幻影NP600的外觀挺不錯的,原生帶散熱馬甲,但是看其讀寫速度還真不算高,發熱量應該是不大!

雙通道的雙8GB記憶體組成的16GB記憶體系統,宇瞻的DDR4 Dual Channel:BLADE Series-DDR4 Dual Channel DDR4-2666宇瞻的戰術軍刀是宇瞻獵豹的繼承者,宇瞻所推出的跨代DDR4旗艦——“刀鋒”DDR4超頻記憶體模組,這是與英特爾®Skylake處理器和晶片組相容Z170有時鐘頻率可達3600 MHz,提供前所未有的計算性能和節能效率。

我這次的裝機是很強悍的啊,我的這個主機殼有很不錯的裝飾能力,承載能力也很強,所有的磁片架共計能支援多達八個純金屬3.5/2.5的硬碟架還能支援兩個DVD光碟機位元,總計10個磁片架,可以想像這主機殼的體量了吧?

這三大經典的標杆測試,我這套的配置相當不錯了吧?GTX1070 GAMINGX 8GB的,跑出這個分數非常穩定的完成了三大測試。

2K屏玩轉屁胡,戰買了屁胡號用2K高分玩屁胡,還是那麼的流暢啊!這次裝擠出來的效果還是很完美的!

我在想,這樣裝機是不是大家都會很喜歡呢?可能你會覺這麼玩是不是價格有點高啊?其實我覺得真的不能算很高啦!確切的說按這個身價上算由Z270 GAMING ,M5和GTX1070 GAMINGX 8GB紅龍電競卡聯合發佈的這套超大主機殼搭建的遊戲平臺從各方面的表現都很讓人滿意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