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安心!佛山築夢國家食品安全城市

走進三水區日日升連鎖有限公司恒達分店的食品分區, 不少市民穿梭在擺放整齊的蔬菜、鮮肉等食材間, 慢慢挑選。 部分食材旁附有二維碼, 市民只要拿出手機掃一掃, 便可知曉該食材的產地、檢測等資訊。 “買得很放心。 ”昨日, 市民王阿姨邊挑蔬菜邊說, “超市正規, 食品健康衛生。 ”

一勺油、一碗米、一個菜籃子, 看似家常小事, 然而卻關乎民生之本。 一句“放心”, 是百姓最平凡微小的“小確幸”, 也是佛山築夢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的努力之源。

佛山全面推進“放心肉菜示範超市”創建活動, 從源頭確保食品安全。

自2013年1月起, 佛山率先在廣東省內啟動食品安全示範市建設, 2016年5月被國務院食安辦確定為第三批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試點。 近年來, 佛山市委、市政府堅持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試點為契機, 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不斷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

建立三大體系 打造食品安全“最強大腦”

“明確了每個人負責的網格, 我們的工作權責清晰了好多。 ”南海區桂城東二社區食品藥品監督協管員楊成錦說, 將社區分為網格進行管理前, 監管區域的界限模糊不清, 協管員之間經常出現推諉責任的情況, 現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監管區域, 大家的工作熱情和效率都大大提高。

楊成錦的直觀感受是佛山不斷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縮影。

2016年5月, 佛山被列入第三批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試點名單, 市委、市政府隨即高位推動創建工作組織體系的建立, 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將示範創建納入“一把手工程”, 市級成立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常務副組長的示範創建領導小組,

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多次專題研究食品安全和示範創建工作, 並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年度工作重點專案。

▲一輛食品安全檢測車停放在張槎大江市場門口, 工作人員正在對當天菜市場裡賣的蔬菜樣本進行安全檢測。

打造高位推動的創建工作組織體系的同時, 佛山也進一步完善網格監管保障體系, 明晰各級監管部門責任, 提升基層監管能力。

2017年5月, 市委、市政府正式印發《佛山市食品安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制實施辦法(試行)》, 明確“管行業必須管食品安全、管業務必須管食品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則, 同時將地方政府績效考核中食品安全工作比重由原來的0.56%提升至3%。 在日常監管中, 佛山還提出基層監管機構建設“十個一”標準和推進“兩圖兩檔兩公開”制度, 構建“網格化”與“雙隨機”相結合的新型監管模式。 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 確保保障體系的良好運行。 2015年至今, 全市各級每年投入經費分別達到1.6億元、2.4億元和2.8億元。

更高的食品安全要求更有力的監管執法。 佛山不斷打造強力有效的兩法銜接執法體系。 在省內率先成立專業食品藥品犯罪偵查隊伍, 建立完善公安部門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駐點辦公協作機制。 從2014年起, 連續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百日行動”, 四年共查處案件3932宗, 發出整改通知書4954份, 罰沒款3162.93萬元, 取締生產窩點73個, 刑事立案35宗。

破解三大難題 完善全程監管的“軀幹”

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這一“攻堅戰”中, 不光要“大腦”強, 還需強健的“軀幹”。

為了強壯監管的“軀幹”, 佛山以問題為導向, 將食品安全的監管“線路圖”由“兩頭”向“全程”轉變。 於是, 從農田到餐桌, 從企業到百姓, 從城市到鄉村, 監管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環節, 編織起一張食品安全的“天羅地網”。

“溯本追源”是食品監管的第一道難題。佛山從原材料入手,嚴把源頭生產關,積極建設溯源體系。比如推行食用農產品統一配送,實現從“種養—配送—銷售”的全程溯源鏈條。目前,全市建成畜類定點屠宰企業21家、家禽屠宰場7個,配備肉品統一配送車輛415輛,配送範圍覆蓋全市870多家農貿市場及超市;建立水產品質量安全聯盟,建立統一的“收販運”品質標準體系,有效解決養殖環節農藥殘留和運輸環節非法添加問題,還通過“農超對接、廠超掛鉤”和“基地+加工企業+超市”等形式,全面推進“放心肉菜示範超市”創建活動。

農藥殘留是另外一道難題。佛山從本地實際出發,實施制定《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檢測室建設標準》及“1+5+32+1000”檢測網路三年建設規劃,推進建設涵蓋監管部門和企業的市、區、鎮街三級快速檢測體系架構。目前,超過500間快速檢測室、18輛快檢車已投入使用。如今在佛山逛菜市場,如果你對所購食品不放心,可以直接送至快檢視窗進行安全檢測,一旦檢出農藥殘留超標等不合格問題,市場將隨即展開嚴格的溯源。

2017年5月~9月,全市210家試點農貿市場在省級平臺直傳快檢資料達到37萬批次;市、區級平臺快檢資料達到100萬批次。

佛山食品安全監管善於嚴“堵”,還堅持巧“疏”。在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等“三小”場所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是全國性難題。對此,佛山一方面通過立法、加強監管取締一批,另一方面通過集中經營的方式“規範一批、提升一批”,逐步將“三小”場所納入監管範圍。

目前,佛山全市建成集中加工中心14個,入駐小作坊284家,占總數的95%,建成小餐飲集聚區33個,共有1352家餐飲單位入駐經營,餐廚垃圾統一回收,廢水廢氣統一處理,並且對小攤販實行全面登記,實施“兩個劃定、四個不影響、六個統一”規範管理。

在獅山鎮中南市場,現場掃描二維碼可以瞭解食品的整個生產鏈條。

突出三大結合 打造走得更快的“四肢”

有了健全的“大腦”、強健的“軀幹”,發達的“四肢”就成為保障肢體安全前行最堅實的基礎。

在食品安全監管這場錯綜複雜的“持久戰”中,佛山突出三大結合,推進食品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一條助推食品行業走得更穩、更快的轉型升級道路。

突出政策引導與產業升級結合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開展示範創建工作以來,佛山已先後研究制定用農產品品質提升、餐飲業品質安全提升、食品“產業+安全”提升等7個三年行動計畫,並在提質升級中發揮政策引導作用,撬動社會資本投入。例如在小作坊集中加工中心建設和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過程中,按照“政府扶持、企業投資、市場運作”的思路,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分別投入6000多萬元,撬動社會資本投入5.5億元,確保重點民生工程得以順利推進。

其次,佛山突出規範管理與法標同步相結合,著力引導食品企業進行規範管理,提高食品行業安全保障能力。比如在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品質安全監管中出臺“1+N”管理制度,在食品小作坊集中管理模式實踐中,同步編制集中加工中心技術規範、禁止食品小作坊生產加工食品目錄和《佛山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集中管理辦法》等,建立長效機制。

同時,鼓勵企業制定實施嚴於國家標準的食品安全標準,支持食品行業制定聯盟標準,組織建立“均安蒸豬”等30多個特色餐飲食品行業(聯盟)標準和網路訂餐行業聯盟標準。

食品安全與美食文化相結合是佛山創建國家示範城市的另一特色。佛山建立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和食品安全博物館,發掘獨具地方特色的美食,精心組織策劃全市烹飪技能大賽,培養一批烹飪技術精湛、食品安全意識好的“佛山名廚”,擦亮佛山“嶺南美食之鄉、食品安全之城”的品牌。

來源/佛山日報

文/佛山日報記者張少鵬。通訊員崔嘉儀

編織起一張食品安全的“天羅地網”。

“溯本追源”是食品監管的第一道難題。佛山從原材料入手,嚴把源頭生產關,積極建設溯源體系。比如推行食用農產品統一配送,實現從“種養—配送—銷售”的全程溯源鏈條。目前,全市建成畜類定點屠宰企業21家、家禽屠宰場7個,配備肉品統一配送車輛415輛,配送範圍覆蓋全市870多家農貿市場及超市;建立水產品質量安全聯盟,建立統一的“收販運”品質標準體系,有效解決養殖環節農藥殘留和運輸環節非法添加問題,還通過“農超對接、廠超掛鉤”和“基地+加工企業+超市”等形式,全面推進“放心肉菜示範超市”創建活動。

農藥殘留是另外一道難題。佛山從本地實際出發,實施制定《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檢測室建設標準》及“1+5+32+1000”檢測網路三年建設規劃,推進建設涵蓋監管部門和企業的市、區、鎮街三級快速檢測體系架構。目前,超過500間快速檢測室、18輛快檢車已投入使用。如今在佛山逛菜市場,如果你對所購食品不放心,可以直接送至快檢視窗進行安全檢測,一旦檢出農藥殘留超標等不合格問題,市場將隨即展開嚴格的溯源。

2017年5月~9月,全市210家試點農貿市場在省級平臺直傳快檢資料達到37萬批次;市、區級平臺快檢資料達到100萬批次。

佛山食品安全監管善於嚴“堵”,還堅持巧“疏”。在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等“三小”場所帶來的食品安全問題是全國性難題。對此,佛山一方面通過立法、加強監管取締一批,另一方面通過集中經營的方式“規範一批、提升一批”,逐步將“三小”場所納入監管範圍。

目前,佛山全市建成集中加工中心14個,入駐小作坊284家,占總數的95%,建成小餐飲集聚區33個,共有1352家餐飲單位入駐經營,餐廚垃圾統一回收,廢水廢氣統一處理,並且對小攤販實行全面登記,實施“兩個劃定、四個不影響、六個統一”規範管理。

在獅山鎮中南市場,現場掃描二維碼可以瞭解食品的整個生產鏈條。

突出三大結合 打造走得更快的“四肢”

有了健全的“大腦”、強健的“軀幹”,發達的“四肢”就成為保障肢體安全前行最堅實的基礎。

在食品安全監管這場錯綜複雜的“持久戰”中,佛山突出三大結合,推進食品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索一條助推食品行業走得更穩、更快的轉型升級道路。

突出政策引導與產業升級結合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開展示範創建工作以來,佛山已先後研究制定用農產品品質提升、餐飲業品質安全提升、食品“產業+安全”提升等7個三年行動計畫,並在提質升級中發揮政策引導作用,撬動社會資本投入。例如在小作坊集中加工中心建設和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過程中,按照“政府扶持、企業投資、市場運作”的思路,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分別投入6000多萬元,撬動社會資本投入5.5億元,確保重點民生工程得以順利推進。

其次,佛山突出規範管理與法標同步相結合,著力引導食品企業進行規範管理,提高食品行業安全保障能力。比如在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品質安全監管中出臺“1+N”管理制度,在食品小作坊集中管理模式實踐中,同步編制集中加工中心技術規範、禁止食品小作坊生產加工食品目錄和《佛山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集中管理辦法》等,建立長效機制。

同時,鼓勵企業制定實施嚴於國家標準的食品安全標準,支持食品行業制定聯盟標準,組織建立“均安蒸豬”等30多個特色餐飲食品行業(聯盟)標準和網路訂餐行業聯盟標準。

食品安全與美食文化相結合是佛山創建國家示範城市的另一特色。佛山建立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基地和食品安全博物館,發掘獨具地方特色的美食,精心組織策劃全市烹飪技能大賽,培養一批烹飪技術精湛、食品安全意識好的“佛山名廚”,擦亮佛山“嶺南美食之鄉、食品安全之城”的品牌。

來源/佛山日報

文/佛山日報記者張少鵬。通訊員崔嘉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