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民國短命總理短到只有一周,年近6旬化妝成運煤工人潛逃

民初的總理, 總是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 幾乎沒有一個人能幹多久, 創造最短任職紀錄的總理是誰?

他的名字估計你想不到——李經羲, 就是辛亥革命中被蔡鍔禮送出境那位總督大人。 今天去昆明的雲南講武堂, 講解員還會告訴你, 就是這位總督建起來的, 乃三大講武堂之一(另外兩個是天津講武堂和奉天講武堂)。

雲南講武堂

黎元洪於1917年5月23日強行將段祺瑞解職後, 找人接任, 居然找不到人。 那可是炙手可熱的總理大位, 怎麼會沒人願意幹, 空缺了至少一個月?

沒辦法, 誰當總理, 等於搶了段祺瑞的位置, 而段祺瑞背後是北洋將領和“督軍團”, 拿槍桿子的人。 拖到最後, 還是有人當了總理——李經羲。 他敢上去試一下, 主要是已經進京的張勳支持, 而自己曾是張勳的老上級。

歷史課本中, 李經羲的名字似乎只在在辛亥革命中出現過一次, 他本人大概會覺得委屈。

李經羲是李鴻章的侄子(光祿大夫李鶴章之子), 好不容易做到雲貴總督, 辦了赫赫有名的雲南講武堂, 結果辛亥革命來了。 還好, 蔡鍔是他賞識和提拔起來的, 對他很客氣。

李經羲是一個過氣的人, 只能當擺設。 1917年6月25日, 他宣佈就任總理, 並表示只幹3個月, 好像很勉強似的。 不料, 隨後被張勳一份電報出賣了。 原來, 李經羲宣佈就任總理後, 不少地方大員不買帳, 建議“北洋三傑”之“龍”王士珍出來組閣更合適。 張勳收到這些電報, 煩透了, 乾脆回電把李經羲給“賣了”:

“諸公敦勸聃老(指王士珍), 何啻再三, 而金石之誠, 竟不可轉。 聃老不擔任, 勳不得而強之, 猶之仲仙(指李經羲)自欲擔任, 勳亦不得而阻之。 ”

這話說得再明白不過了, 請王士珍做宰相,

人家怎麼也不肯;李經羲則是厚著臉皮找到老部下張勳, 主動請纓要做宰相。 張勳反正要復辟了, 現在不管誰做總理都無所謂, 反正復辟成功自己才是“宰相”。

張勳出賣老上司

1917年7月1日, 張勳復辟。 第二天, 李經羲扮作運煤工人, 逃到天津。 當時,

李經羲已經57歲, 真是難為老爺子了, 還用炭把臉塗黑, “載煤一車自為運者, 於一鞭殘照中赴津”。 算下來, 他就當了7天總理, 怪可憐的。

也許李鴻章家族有“官癮”基因?曾國藩曾說過李鴻章特別喜歡“官癮大。 李經羲是李鴻章的侄子, 眼看總督之後就該去中央政府擔任要職, 大好仕途生生被辛亥革命打斷, 怎麼甘心?所以, 當有做“宰相”(總理)的機會, 他便主動靠上去, 不料卻給戴上“短命總理”的帽子, 最後狼狽化裝成工人灰溜溜逃跑。

李經羲

這次打擊對李經羲挺大, 再也不出來做官了, 遠離政治中心北京, 僑居蘇州, 享受天倫之樂。 1925年9月18日, 65歲的李經羲去世。

參考資料:

1.來新夏:《北洋軍閥史稿》,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3年

2.近代史叢書編寫組:《北洋軍閥》,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3年

3.張黎輝等編:《北洋軍閥史料》,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6年

4.杜春和:《北洋軍閥史料選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