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的另類臉譜:黎元洪與段祺瑞鬥法,各出昏招惹出更大的亂子

北洋大時代的生存智慧(一百四十九):智者千慮, 必有一失。

北洋初年, 袁世凱倉促稱帝失敗後病逝, 原本就錯綜複雜的形勢更加混亂。 最後經過各方勢力的博弈, 副總統黎元洪繼任北洋王朝大總統, 北洋集團的段祺瑞任北洋總理, 繼承了袁世凱大部分的軍事實力。 黎元洪這個總統當得很不舒心, 雖然他由副總統接任總統名正言順, 但其實他這個副總統當初就是個擺設。 晚晴時黎元洪是張之洞的親信, 一直在南方組練新軍, 所以他的根基在湖北。 袁世凱任命他為副總統, 但他卻並不想到北京赴任,

還是段祺瑞和徐樹錚闖到湖北去趁其不備, 用槍把黎元洪劫持到了京師擔任副總統。 段祺瑞和黎元洪之間的梁子也就此結下來, 這個總統的位子推辭不掉, 黎元洪也算是硬著頭皮接下來。

當然, 黎元洪也不是甘受他人擺佈之人, 自己利用權柄也在下屬機構形成了一個武漢團體,

只是段祺瑞槍桿子在手, 腰杆子就硬得多。 段祺瑞的親信徐樹錚與黎元洪素來不睦, 但段祺瑞執意要徐樹錚擔任秘書長, 黎元洪也無可奈何。 橫行無忌的徐樹錚更是完全把黎元洪這個總統當作了擺設, 黎元洪與段祺瑞的鬥法處於不利地位, 本來沒有絲毫勝算, 卻沒想到段祺瑞急於求成, 露出了一個大破綻。 當時就是否參與一戰對德國宣戰爭論不休, 各國為了自己的利益訴求自然有不同想法。 由日軍在背後支持的段祺瑞一派極力贊成對德宣戰, 而黎元洪則以英美為依託, 拒絕對德宣戰。

其後, 段祺瑞利用手中的北洋軍勢力, 暗示各地督軍一起到京對黎元洪施壓, 並以辭職相要脅, 黎元洪無奈只得做出退讓, 但是仍不願意開戰。 段祺瑞不為已甚, 竟然指使手下收買京畿的流民充當請願民眾, 繼續向黎元洪施壓。 只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消息傳出去後一片譁然, 南方軍大佬紛紛發電聲討段祺瑞, 要求嚴懲, 匡正風氣。

就在這時又揭露了段祺瑞以允許日軍訓練北洋軍和控制兵工廠等為條件, 借款一億日元的交易, 這樣的昏招讓段祺瑞的聲望一時降到底點。

黎元洪在這次造假請願團之事後就冷眼旁觀, 暗中等待機會, 現在又抓住段祺瑞這樣的小辮子, 他苦苦支持,

終於盼來了出頭之日, 但是卻出了一個昏招, 那就是以北洋總統之名將段祺瑞免職, 人家老段手裡還有一個殺手鐧, 那就是自己背後的槍桿子, 一份帶有概不負責聲明的通電, 北洋系各省督軍心領神會, 明擺著是挑動各地北洋軍將領反抗黎元洪。 果然各地督軍如張作霖、曹錕、陳樹藩等先後宣佈脫離北洋中樞, 坐鎮江南的張勳甚至揚言要運兵北上, 黎元洪明白自己捅了簍子, 但他又沒有能力化解這場干戈, 只能四處請求有名望之人出來調解, 但徐世昌等人均自忖沒有把握, 不敢擅自答應。

最終,張勳突然一改前態,自告奮勇表示願意進京調停,想到張勳手握兵權,又是北洋集團的元老,病急亂投醫的黎元洪當即答應。張勳率領著他的“辮子軍”帶著調停之名揮師北上,卻趁機復辟清廷,好不容易搭建起來的先進廟堂結構,張勳強令解散,大街小巷黃龍旗再次夾道,真假辮子招搖過市,原本還算穩定的京畿亂得一團糟,段祺瑞和黎元洪的各出昏招,惹出了這個更大的亂子,這場遺恨北洋的丁巳復辟,段祺瑞還有渾水摸魚的機會,黎元洪則因此而一敗塗地,畢竟在那個時代,秀才遇上兵,有理也說不清。

最終,張勳突然一改前態,自告奮勇表示願意進京調停,想到張勳手握兵權,又是北洋集團的元老,病急亂投醫的黎元洪當即答應。張勳率領著他的“辮子軍”帶著調停之名揮師北上,卻趁機復辟清廷,好不容易搭建起來的先進廟堂結構,張勳強令解散,大街小巷黃龍旗再次夾道,真假辮子招搖過市,原本還算穩定的京畿亂得一團糟,段祺瑞和黎元洪的各出昏招,惹出了這個更大的亂子,這場遺恨北洋的丁巳復辟,段祺瑞還有渾水摸魚的機會,黎元洪則因此而一敗塗地,畢竟在那個時代,秀才遇上兵,有理也說不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