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共用經濟,冷還是熱?

繼瘋狂的共用單車之後, 共用充電寶、共用籃球、共用雨傘甚至共用睡眠, 成為2017年互聯網圈的熱詞。 在“共用”的風口上, 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我們不得不問一下“共用這個新名詞, 背後是蓬勃發展還是失控的泡沫?”

為了驗證共用充電寶是否剛需, 小電科技聯合創始人陳章做了一個實驗, 他向台下觀眾提問, 沒帶充電線或者充電寶的舉個手?會把手機電量設置成百分比的舉個手?家裡有超過兩個充電寶的舉個手?大部分觀眾都默默舉起了手。 答案不得而知。

創世夥伴資本合夥人梁宇發現, 企業尤其是以共用為概念植入的企業, 在PC互聯網時代需要5、6年時間, 才能成長為一個巨大的獨角獸。 但是移動互聯網來了, 普及速度特別恐怖, 大概是PC互聯網時代的5倍, 企業成長的增速也提升了5倍。 一時間, 企業突然遇到了巨大的挑戰, 成長的時間縮短了,

對於企業來說, 這是福音, 也是巨大的障礙。

共用經濟的各個領域, 打到最後剩下兩三家再競爭, 都會遭遇非常多的挑戰, 比如服務的標準化門檻, 企業的融資能力等。 “在面對資本市場的時候, 創始團隊能否很好的理解資本市場的運作規律, 並且在合適的時間點融合適的錢,

加速奔跑和控制節奏的能力, 這都是我們非常看重的。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