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皇帝的頭骨被製成了酒杯流傳百年,無數人用其喝酒!

宋理宗趙昀是南宋第五代皇帝原名趙與莒, 嘉定十五年(1222年)被立為甯宗弟沂王嗣子, 賜名貴誠, 嘉定十七年(1224年)立為甯宗皇子, 賜名昀。 宋甯宗死後, 趙昀被權臣史彌遠擁立為帝, 是為宋理宗, 他生前沉湎酒色, 死後猶希望能“萬世不朽”。 但隨著南宋的滅亡, 人亡政息之後, 元朝建立, 有意壓制江南, 這位曾經烜赫一時的皇帝, 就連自己的遺骨都保不住了, 他的頭骨被敵人做成酒杯。

元朝至元二十二年, 一位名叫楊璉真伽的番僧來到了久經戰亂的江南。 楊璉真伽, 或者翻譯成“嘉木揚喇勒智”, 被元世祖忽必烈封為“江南浮屠總攝”。 所謂江南浮屠總攝, 意思便是總管整個江南所有的佛教寺廟。 這個楊璉真伽一到江南, 就大肆毀壞江南原有的寺廟, 鑿壞佛像, 而將其改建成番僧自己的佛像, 不僅如此, 他還與元朝丞相桑哥勾結, 揚言要拆毀南宋留下的所有宮殿郊廟,

幸好推官申屠致遠阻止, 才消弭了這一場橫禍。

但楊璉真伽還不死心, 他稍加思考, 就又打上了位於會稽(紹興)的“宋六陵”的主意。 “宋六陵”, 指的是南宋六位皇帝的陵墓, 這一回宋朝的皇帝們可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 楊璉真伽請示過忽必烈後,

立刻開始大肆挖掘六位皇帝的陵寢, 將其中陪葬的寶物全部據為己有, 比如宋高宗陵的真珠戲馬鞍、宋光宗陵的交加百齒梳、宋理宗陵的穿雲琴、綠玉磬等等。

事已至此, 但楊璉真伽還沒收手, 居然把這六個皇帝的遺骨收集起來, 用“厭勝”之術, 將其埋在一座白塔下, 這座白塔, 就建在南宋宮殿的遺址之上, 取名“鎮南塔”, 楊璉真伽這麼做, 就是妄圖以此壓住南方的“王氣”。 六位皇帝之中, 唯有宋理宗的顱骨完好無損, 喪心病狂的楊璉真伽便取出宋理宗的頭骨, 倒懸於城門之下, 曝曬了三天, 然後將這顱骨切開, 做成酒杯, 用來在各大宴會上飲酒取樂。

當此之際, 江南的民眾都悲痛不已, “不忍仰視”。 萬幸尚有兩個義士, 一位名叫唐玨, 一位名叫林景熙, 他們二人偷偷藏下了一小部分皇帝遺骨, 葬在深山之中, 種了一棵冬青樹作為標記, 每逢寒食、清明, 就偷偷祭奠, 並吟詩道:“一抔自築珠丘土, 雙匣猶傳竺國經。 獨有春風知此意, 年年杜宇泣冬青。 ”

楊璉真伽並沒有得意多久, 很快, 他依附的丞相桑哥事敗,

楊璉真伽也被牽連, 他當年的“貪淫”罪行都被揭發出來, 忽必烈大怒, 查抄了他的全部家產, 楊璉真伽私藏的寶物都沒入宮中, 而那枚宋理宗頭骨製成的酒杯飲器, 也隨之成了元朝皇帝的私產, 被賜給宣政院的歷代國師。

1368年, 明朝建立, 年號洪武。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將徐達攻入元大都(今北京),消滅了殘元勢力,當時的元翰林學士危素不得不向明朝投降。危素久負文名,他來到明朝首都南京後,朱元璋就迅速召見了他。二人談論歷史之時,危素便提及了宋理宗頭骨被做成酒器一事,朱元璋聽說後,歎息良久,感慨萬千的說:“(忽必烈)何乃複縱奸人肆酷如是耶?”

這位皇帝死後的悲慘遭遇,讓朱元璋頗有兔死狐悲之感,他當即下令,派宣國公李善長、工部主事穀秉義、北平大都督府守將吳勉三人去尋找這個“酒器”。很快,酒器的下落找到了,原來這顱骨酒杯在番僧沒納和監藏深惠二人的手上。當年四月,尋回顱骨後,朱元璋將其埋葬在京城南門高座寺的西北方向。到了第二年(明朝洪武二年)的六月庚辰,紹興的地方官送來了《永穆陵圖》,朱元璋見宋六陵已經修復,便重新下旨,將宋理宗的頭骨重新歸葬宋六陵,並特意為之修建了新的享殿、碑亭和圍牆,以慰宋理宗的在天之靈。

至此,明朝洪武二年,在漂泊了將近百年之後,宋理宗的頭顱終於入土為安。

年號洪武。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將徐達攻入元大都(今北京),消滅了殘元勢力,當時的元翰林學士危素不得不向明朝投降。危素久負文名,他來到明朝首都南京後,朱元璋就迅速召見了他。二人談論歷史之時,危素便提及了宋理宗頭骨被做成酒器一事,朱元璋聽說後,歎息良久,感慨萬千的說:“(忽必烈)何乃複縱奸人肆酷如是耶?”

這位皇帝死後的悲慘遭遇,讓朱元璋頗有兔死狐悲之感,他當即下令,派宣國公李善長、工部主事穀秉義、北平大都督府守將吳勉三人去尋找這個“酒器”。很快,酒器的下落找到了,原來這顱骨酒杯在番僧沒納和監藏深惠二人的手上。當年四月,尋回顱骨後,朱元璋將其埋葬在京城南門高座寺的西北方向。到了第二年(明朝洪武二年)的六月庚辰,紹興的地方官送來了《永穆陵圖》,朱元璋見宋六陵已經修復,便重新下旨,將宋理宗的頭骨重新歸葬宋六陵,並特意為之修建了新的享殿、碑亭和圍牆,以慰宋理宗的在天之靈。

至此,明朝洪武二年,在漂泊了將近百年之後,宋理宗的頭顱終於入土為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