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曾“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最終淪為鐵杆漢奸,令人慨歎

汪精衛在民國早期享有盛譽, 曾被譽為“民國四大公子”。 而汪精衛的名氣很大程度上來源於1910年, 在北京刺殺清朝攝政王載灃的行為, 雖然刺殺沒有成功, 但是被當時各方反清人士極力讚揚, 而清政府迫於輿論壓力, 不敢殺他, 僅僅將汪精衛關押起來。 辛亥革命成功後, 汪精衛被釋放出來。 自此, 奠定了汪精衛名聲與地位。

令世人大跌眼鏡的是, 汪精衛的卻走上與他早年名氣不相符的一條路。 政治上與蔣介石的鬥爭中不斷敗北, 面對國家危難之時, 在日本人的引誘之下, 走上了漢奸賣國之路。

縱觀汪精衛的一生, 你就會發現, 汪精衛根本就不是一個政治家的料。 打個比方來說, 只有別人把飯菜給他做好, 盛在碗裡, 端到他面前, 汪精衛才會吃。 而到了關鍵時刻, 需要自己付出, 或者拿出自己所有的資本, 甚至以命相搏的時候, 汪精衛就會退縮了。 在汪精衛的身上, 缺乏一種政治家的魄力, 所以在政治鬥爭中屢屢敗北。 而汪某人卻有投敵做漢奸的勇氣, 最後遺臭萬年。

就如在1926年, 第一次國共合作末期爆發的中山艦事件, 對於國民黨內部人員來說, 絕對是一個天賜良機。 尤其是對於政治家來說, 這種時候就是投機取巧,

撈取政治資本的最好時機。 而當時汪精衛是什麼身份呢, 當時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兼宣傳部長。 而蔣介石呢, 僅僅是黃埔軍校校長, 和國民黨二號人物汪精衛相差甚遠。 對於中山艦事件, 汪精衛本應該做出對自己有利的決定。 但是汪精衛在這關鍵時刻, 居然病倒了, 沒錯是病倒了。 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看到汪精衛高燒病倒的情況, 就勸汪精衛不要插手此事, 汪精衛居然答應了, 在家安心靜養。 政治家在遇到任何重大政治事件都必須保持精力充沛、能夠應對一切的姿態。 機會總是稍縱即逝, 汪精衛由於自身的軟弱, 一遇挫折, 動輒生病住院休息或者出洋看病。 在多次歷史重大事件中,
始終不能當機立斷, 做出乾坤一擲的舉動。 汪精衛雖然有能力, 有資格來建立自己的班底, 卻因為自身的這種弱點, 一切都化為流水。

建軍大業中汪精衛劇照

1936年12月, 西安事變爆發, 在這個國共兩黨關係上千載難逢的良機上, 汪精衛在國外考察。

事件爆發後, 汪精衛一直在國外觀望形勢的變化。 將近一個月, 汪精衛才緩緩從國外歸來, 此時西安事變已經和平解決。 以汪精衛的影響力, 此時來主持大局, 增加自己影響力, 絕對是沒任何問題的。 但是, 汪精衛居然在國外觀望, 難不成還想國共兩黨來推舉他來主持大局?機會是自己爭取的, 還想別人送到嘴裡?自此汪精衛的政治生命徹底終結, 在國民黨中淪落為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

汪精衛之墓,最後被炸毀

但是,與汪精衛能力不相匹配的是他的野心,汪精衛始終不願做一個二流角色,在同蔣介石的政治鬥爭中不斷失敗,長期居於下風,漸漸被邊緣化。而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亦是不願忍受久居蔣介石之下的悶氣,鼓動汪精衛汪反蔣奪權”,另開生面。隨著抗日戰爭初期正面戰場國民黨軍的節節敗退,汪精衛愈發忍不住投降言和的情緒,加之日本人的引誘,以及手下親日派的不斷勸誘,外加上蔣介石的壓迫,汪精衛終於打定主意,投降日本人。最終走向漢奸這個萬劫不復的地步。

汪精衛之墓,最後被炸毀

但是,與汪精衛能力不相匹配的是他的野心,汪精衛始終不願做一個二流角色,在同蔣介石的政治鬥爭中不斷失敗,長期居於下風,漸漸被邊緣化。而汪精衛的妻子陳璧君,亦是不願忍受久居蔣介石之下的悶氣,鼓動汪精衛汪反蔣奪權”,另開生面。隨著抗日戰爭初期正面戰場國民黨軍的節節敗退,汪精衛愈發忍不住投降言和的情緒,加之日本人的引誘,以及手下親日派的不斷勸誘,外加上蔣介石的壓迫,汪精衛終於打定主意,投降日本人。最終走向漢奸這個萬劫不復的地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