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健康養生,益氣理血——白芨的栽培技術

白芨為蘭科, 白芨屬, 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 別名:連及草、甘根、白給、箬蘭、朱蘭、紫蘭、紫蕙、百笠、地螺絲、白雞娃、白根、羊角七。 原產中國,

長江流域各省均有分佈。 白芨為地生蘭的一種, 花有紫紅、白、藍、黃和粉等色, 可佈置花壇或叢植于疏林下或林緣隙地, 宜在花徑、山石旁叢植和盆栽室內觀賞。

白芨的假鱗莖為V字形塊狀。 植株高18~60cm。 葉狹長圓形或披針形。 花序具3~10朵花, 花序軸呈“之”字狀曲折,

花大, 有紫紅、粉紅、白、藍、黃等色。 白芨的種子極細小, 似粉末狀沒有胚乳。 花期4~5月, 果期7~9月。 白芨喜溫暖陰濕環境, 稍耐寒, 忌強光直射, 在排水良好含腐殖質多的沙壤土上生長良好。 白芨根入藥, 有收斂止血, 消腫生肌的功效。 用於咳血吐血, 外傷出血, 瘡瘍腫毒, 皮膚皸裂;肺結核咳血, 潰瘍病出血等症。

白芨食療

白芨大米粥 益氣理血

原料:白芨15克, 大米100克。 調料:白糖20克, 高湯4杯。 做法:

將白芨打成細粉, 待用。 大米加入6杯清水浸泡30分鐘, 撈出, 控水, 鍋中加入4杯高湯煮沸, 轉小火煮約1小時至米粒軟爛黏稠即可。 將煮好的粥底中加入備好的白芨粉。 將鍋置旺火上燒沸, 再用小火燉煮30分鐘, 加入白糖拌勻即成。

功效:此粥具有止血, 止咳的養生功效。 對胃潰瘍出血患者尤佳。

白芨的栽培技術

白芨常採用分株繁殖, 於3月初將白芨挖出, 選大小中等, 芽眼多, 無病的塊莖, 用刀切成小塊, 每塊帶2~3個芽, 切口沾草木灰後栽種。 栽前選擇排水良好含腐殖質多的沙壤土, 翻耕土壤, 施足基肥, 按25cm行距開深10cm的溝, 按株距7cm放塊莖一個, 注意芽向上, 栽後填土壓實, 澆水, 覆草, 保持潮濕。 苗出齊後, 進行中耕除草。 生長期每月施一次腐熟有機肥。

白芨採收

多在8~10月採挖, 除去殘莖、鬚根, 洗淨, 立即加工, 否則易變黑。 分揀大小, 投入沸水中煮3~5分鐘至內無白心時取出, 曬至半幹, 去外皮後再曬至全幹。

關注中國農林科技網,在主介面下方點擊官網申請註冊會員,免費發佈供求資訊。關注公眾號:中農科技網,流覽海量農林資訊,實用技術!

關注中國農林科技網,在主介面下方點擊官網申請註冊會員,免費發佈供求資訊。關注公眾號:中農科技網,流覽海量農林資訊,實用技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