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300多年前朝鮮立下一石碑,上刻有900多漢字,如今成韓國人的恥辱

300多年前正是明末清初的年代, 那時居住在中國東北的女真部落經過幾代人的經營逐漸強盛, 並於1636年改族名為“滿洲”, 1636年其首領皇太極正式稱帝, 建立清朝。 清朝建立之後最重要的事便是揮師入關, 推翻明朝統治, 取而代之成為中國正統王朝, 否則其稱帝建國就沒有意義。

但皇太極也知道明朝並不好對付, 想要入主中原必然要經歷一個長久的大規模戰爭。 而在此之前清軍必須擁有一個穩固的大後方, 使其無後顧之憂。 於是在稱帝的當年12月, 皇太極便率軍攻入朝鮮, 要先降服這個忠於明朝的屬國, 使之成為自己的屬國。

在10多萬的清軍面前, 朝鮮的抵抗顯得有心無力, 僅僅12天便打到了朝鮮首都漢城, 朝鮮國王李倧只得被迫投降, 從此成為清朝藩屬國, 受降儀式就在漢城東南的三田渡進行。 此後清朝派到朝鮮的使臣曾提出要在三田渡樹立石碑以紀念清軍的遠征,

但卻沒有下文。

朝鮮官員見此, 想到既然清朝使臣提到了, 後面肯定是要辦的, 那不如朝鮮先主動請求為大清皇帝立碑, 這樣對朝鮮更有利。 說幹就幹, 於是朝鮮一方面在國內籌辦此事, 另一方面又派人向清朝上表溝通此事,

得到清朝中央的贊許並且多次就碑文事宜和朝鮮進行溝通。

立碑的事進行的並不是很順利, 雖然是朝鮮方面提出來的, 但是具體到做的時候, 大臣和工匠都怕承擔駡名, 命令下達後屢次拒絕, 屢次更換人選。 終於在3年後的1939年底, “大清皇帝功德碑”製作完成, 並從此樹立在了三田渡。

“大清皇帝功德碑”上刻有滿文、蒙古文、漢文, 其中碑額“大清皇帝功德碑”7個漢字以篆體書寫, 還有900多字的漢字文言文是歌頌大清皇帝及記錄征朝鮮的那段歷史。

此後清朝派往朝鮮的使臣便經常去三田渡參觀, 朝鮮也一直派兵守護了200多年, 直至甲午戰爭之後的1895年, 被朝鮮親日派推倒。 再之後的幾十年間, “大清皇帝功德碑”上演了被埋入地下, 被立起, 又被埋入地下, 又被立起的鬧劇, 此碑被很多韓國人視為恥辱, 曾多次想要破壞掉。

直至2010年, “大清皇帝功德碑”被移到樂天世界大樓後面, 作為文物加以保護, 儘管它仍然被視為韓國的“恥辱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