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名臣張之洞原來創辦了這麼多大學?

張之洞, 晚清名臣, 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 出生於貴州興義府, 祖籍直隸南皮。 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 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 授翰林院編修, 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 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 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範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湖北農務學堂(今華中農業大學前身)、湖北工藝學堂(今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科技大學前身)、湖北武昌蒙養院、慈恩學堂、廣雅書院等。

下面讓小編帶大家一起瞭解下張之洞創辦的這幾所大學。

1.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 簡稱“武大”, 是一所位於湖北武漢市的國家重點綜合研究型大學, 其辦學源頭溯源於清朝末期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 是近代中國建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

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1913年更名國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 1926年組建國立武昌中山大學, 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 是民國四大名校之一。 1949年更名武漢大學沿用至今。 武漢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 國家首批“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2011計畫”重點建設高校, 同時是“111計畫”、“珠峰計畫”、“千人計畫”、“卓越計畫”等重點建設的中國頂尖名牌大學, 是與法國高校聯繫最緊密、合作最廣泛的中國高校, 是世界權威期刊《Science》列出的“中國最傑出的大學”之一。

2.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 簡稱“南大” , 是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 國家首批“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高校, 首批“珠峰計畫”、“111計畫”、“2011計畫”、“卓越計畫”實施高校, 也是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和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 南京大學是中國第一所集教學和研究于一體的現代大學, 近代校史肇始於1902年籌辦的三江師範學堂, 南京大學是中國現代科學的發祥地 ,

是哈佛大學白碧德主義影響下的中國“學衡派”的雅集地, 被譽為“中國科學社的大本營和科學發展的主要基地”, 被楊振寧稱讚為“中國最頂尖的大學”, 也是“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準大學中唯一未合併其他院校的高校, 堅持“內涵發展”, 保持“原汁原味”辦學優勢與特色, 贏得社會“中國最溫和的大學”之美譽。

3.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生命科學為特色, 農、理、工、文、法、經、管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 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入選“863計畫”、“1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 是武漢七校聯合辦學成員, 是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農業現代化建設優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其辦學源頭溯源於1898年清朝光緒年間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湖北農務學堂, 是中國高等農業教育的重要起點之一;學校前身華中農學院由武漢大學農學院、湖北農學院全部系科以及原中山大學、原南昌大學等6所綜合性大學農學院的部分系科在1952年組建而成, 1985年更名為華中農業大學。

4.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簡稱華中大。 學校前身為1952年設立的華中工學院、1907年德國醫師埃裡希·寶隆博士創立的上海德文醫學堂以及1898年張之洞建立的湖北工藝學堂。2000年由華中理工大學合併同濟醫科大學和武漢城市建設學院成立。華中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高校,國家首批“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2011計畫”重點建設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111計畫”、“千人計畫”、“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入選高校,是21世紀學術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七校聯合辦學、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等成員,與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共建醫學院,擁有國家實驗室和國家大科學中心四所大學之一,是與清華大學一同被美國製造工程師協會(SME)授予“大學領先獎”的兩所中國大學之一。入選《Nature》評出的“中國十大科研機構”,被稱作“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縮影”。

5.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簡稱“武理工” ,學校前身溯源於1898年清朝末期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湖北工藝學堂。2000年由分屬教育部、交通部、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的原武漢工業大學、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武漢汽車工業大學三校合併成立。武漢理工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理工類全國重點大學,由國家教育部、交通運輸部、國家海洋局、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1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等重點建設的中國高水準研究型大學。

6.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寶鋼集團有限公司、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首鋼集團、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鋼集團公司共同參與建設的省部共建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100所重點建設大學之一 ,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大學,是教育部本科教育評估優秀高校,湖北省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擁有湖北省屬高校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一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武漢科技大學辦學歷史溯源於1898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湖北工藝學堂,歷經湖北中等工業學堂、湖北甲種工業學校、漢陽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武昌高級工業學校、中南鋼鐵工業學校、武昌鋼鐵工業學校的傳承與發展,1958年組建為武漢鋼鐵學院,開辦本科教育。 1995年,隸屬于原冶金部的武漢鋼鐵學院、武漢建築高等專科學校、武漢冶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為武漢冶金科技大學。1999年更為現名。

1985年更名為華中農業大學。

4.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簡稱華中大。 學校前身為1952年設立的華中工學院、1907年德國醫師埃裡希·寶隆博士創立的上海德文醫學堂以及1898年張之洞建立的湖北工藝學堂。2000年由華中理工大學合併同濟醫科大學和武漢城市建設學院成立。華中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高校,國家首批“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2011計畫”重點建設高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111計畫”、“千人計畫”、“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入選高校,是21世紀學術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七校聯合辦學、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等成員,與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共建醫學院,擁有國家實驗室和國家大科學中心四所大學之一,是與清華大學一同被美國製造工程師協會(SME)授予“大學領先獎”的兩所中國大學之一。入選《Nature》評出的“中國十大科研機構”,被稱作“新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縮影”。

5.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簡稱“武理工” ,學校前身溯源於1898年清朝末期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湖北工藝學堂。2000年由分屬教育部、交通部、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的原武漢工業大學、武漢交通科技大學、武漢汽車工業大學三校合併成立。武漢理工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理工類全國重點大學,由國家教育部、交通運輸部、國家海洋局、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是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1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國家建設高水準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等重點建設的中國高水準研究型大學。

6.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寶鋼集團有限公司、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首鋼集團、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鋼集團公司共同參與建設的省部共建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100所重點建設大學之一 ,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大學,是教育部本科教育評估優秀高校,湖北省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擁有湖北省屬高校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一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武漢科技大學辦學歷史溯源於1898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湖北工藝學堂,歷經湖北中等工業學堂、湖北甲種工業學校、漢陽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武昌高級工業學校、中南鋼鐵工業學校、武昌鋼鐵工業學校的傳承與發展,1958年組建為武漢鋼鐵學院,開辦本科教育。 1995年,隸屬于原冶金部的武漢鋼鐵學院、武漢建築高等專科學校、武漢冶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為武漢冶金科技大學。1999年更為現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