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用正確的方法對待可愛搗蛋的“熊孩子”

用正確的方法對待可愛搗蛋的“熊孩子”

孩子們是天使, 也是魔鬼, 他們經常可愛得讓人喜歡, 但有時也令人頭疼, 對各種“熊孩子”“非暴力不合作”行為, 這裡有幾款超級實用、科學的應對計策, 總有一款適合你~

第一計 扮弱計

——讓孩子當一次“小大人”

孩子責任感要從小培養, 如果總在孩子面前表現得風雨無懼, 他們就不會去關心照顧大人的。 老師不妨偶爾扮一次弱, 向孩子求助,

你會驚奇地發現他們變成了懂事的“小大人”。

小案例:

小班的孩子, 年齡偏小, 自理能力較差, 不太能拉開衫的拉鍊, 雖然老師教很多遍, 但孩子們很少能獨立完成, 大都努力到一半就拿著衣服找老師幫忙了。 一天午睡後, 當孩子跟往常一樣拿著衣服過來, 我忽然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哎呀, 疼死我了!”我面露痛苦之色, 孩子們聽到我的喊叫都湊過來, 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老師, 你怎麼了?”“我的手指不小心被拉鍊劃破了, 好疼啊!老師受傷了, 不能幫你們拉拉鍊了, 你們可以自己拉好拉鍊嗎?”只見孩子們拿起拉鍊的兩端, 對齊……雖然他們的動作笨拙, 但大家都自己完成了。 孩子們可開心了!

第二計 補強計

——讓孩子由自卑變自信

當一個人的行為得到肯定時, 這種行為就會不斷出現。 比如有個女孩子穿了一件漂亮滑雪衫, 受到大家羡慕, 她會經常穿這件滑雪衫;有個男孩用某品牌的羽毛球拍參賽得了冠軍, 他就會更喜歡用這種球拍。 因此, 當孩子受到認可時, 他(她)的自信就會被激發出來,

成為上進的好孩子。

小案例:

潤潤是個安靜害羞的男孩子, 在一次給全園小朋友講故事的廣播中, 媽媽積極給他報了名, 但害羞的潤潤連給班裡的孩子講故事都不肯開口, 在跟潤潤媽媽溝通後, 我先請潤潤給我單獨講了一遍故事, 聽完後我說:“你講得真生動,

真好聽!相信你在班裡也能這樣講。 ”果然, 潤潤講了完整的故事, 我又馬上問:“大家覺得潤潤今天講得好不好聽?”小朋友們都紛紛點頭, “嗯, 老師也覺得潤潤進步很大呢, 希望在小廣播那天, 潤潤能講地更響亮、更好聽!”小廣播那天, 潤潤終於突破了自己。 在以後的小廣播中, 潤潤都會報名講一個故事, 越講越好。

第三計 製冷計

——給自負的孩子“潑冷水”

自負對孩子的成長是極不利的, 一旦發現孩子自負的苗頭, 老師就應適時地給孩子潑點冷水, 讓孩子學會理性地評價自己, 正確地認識自己。

小案例:

毛毛是一位聰明、學習能力強的男孩, 經常是廣播的小主持人, 他非常驕傲和自豪, 逮到機會就炫耀“今天我是小廣播的主持人!”可是比賽輸了, 就會非常氣餒,喪氣地說:“老師,我不想玩了,一點都沒意思!”

在小舞臺的表演中,毛毛有好幾個節目,又是主持人,我很擔心毛毛的驕傲會影響他的發揮,於是,在表演前,我問他:“毛毛,上次的小廣播主持,還記得你自己表現怎麼樣嗎?”“嗯,好像不怎麼樣,那次你還批評我了”“還記得是因為什麼原因嗎?”“因為我太驕傲了,不把它當回事,所以沒很認真地對待”“那這次小舞臺的主持,你還會這樣嗎?”“不要了,我不會驕傲了,我會好好表現”。聽到他這麼說,我也就放心了。

小舞臺中,毛毛表現確實比上次要好,雖偶爾也會忘形,但在我示意下,毛毛能收斂自己的“鋒芒”,控制自己的行為。

第四計 包容計

——讓孩子感受老師的愛

孩子也許不夠聰明,會有很多缺點,作為老師,我們絕不能對孩子羞辱或嫌棄。對孩子一定要包容,有信心。

小案例:

語言區投放了多米諾骨牌,孩子們對這個新玩具愛不釋手,換著花樣玩。一天,有個孩子說:“老師,那個‘車子’找不到啦。”我沒在意,“可能不小心掉到哪裡了,你仔細找找”,後來,經常會有孩子問“老師,哪個哪個到哪兒去啦”,我才發現原本裝滿筐的多米諾骨牌,不到半筐了。活動結束後,我跟孩子們提起了這件事情:“有沒有哪位小朋友來說說,為什麼好多多米諾骨牌找不到了?”孩子們有的說可能掉在地上沒及時撿起來,有的說是小朋友拿走了。於是,我請孩子們來當小偵探,找找“多米諾骨牌”消失的原因。有一次區域活動結束時,大家都在理玩具,我猛然瞟見誠誠將一塊骨牌放進了口袋,但我沒有馬上揭發他,準備再多觀察幾天。果然他都會緊緊撰著一兩塊,然後很自然地就塞進了口袋。這下我明白是怎麼回事,但我沒當著孩子們的面指責誠誠,而是在孩子們玩的時候輕輕告訴他,玩具玩好要放回它的家,不然玩具找不到自己的家會難過的,而且,同學們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牌,也會不開心,誠誠聽了點點頭,如數歸還了骨牌。

第五計 虛擬計

——讓孩子產生“我很棒”的自我感覺

日本教育家鈴木鎮一說:“有了天才的感覺,你會成為天才;有了英雄的感覺,你會成為英雄。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覺,他就會成為好孩子。”用虛擬的手段,給孩子製造一個“我很棒”的自我感覺,他就會逐漸“棒”起來。

虛擬計妙解:

虛擬不是為了欺騙,是為了喚醒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相信只要自己去做就一定會成功,有了這樣自信,孩子就會積極進取,表現得越來越優秀。為了給孩子製造出“我很棒”的感覺,智慧而堅定的“謊言”不可缺少。持之以恆地相信孩子,就是不斷地給孩子積極的暗示,這樣無形中就會鼓起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的熱情,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會變成一個很“棒”的孩子。

心動不如行動,還有很多好的辦法等待著老師們去探索和實施,成就我們的孩子們!

就會非常氣餒,喪氣地說:“老師,我不想玩了,一點都沒意思!”

在小舞臺的表演中,毛毛有好幾個節目,又是主持人,我很擔心毛毛的驕傲會影響他的發揮,於是,在表演前,我問他:“毛毛,上次的小廣播主持,還記得你自己表現怎麼樣嗎?”“嗯,好像不怎麼樣,那次你還批評我了”“還記得是因為什麼原因嗎?”“因為我太驕傲了,不把它當回事,所以沒很認真地對待”“那這次小舞臺的主持,你還會這樣嗎?”“不要了,我不會驕傲了,我會好好表現”。聽到他這麼說,我也就放心了。

小舞臺中,毛毛表現確實比上次要好,雖偶爾也會忘形,但在我示意下,毛毛能收斂自己的“鋒芒”,控制自己的行為。

第四計 包容計

——讓孩子感受老師的愛

孩子也許不夠聰明,會有很多缺點,作為老師,我們絕不能對孩子羞辱或嫌棄。對孩子一定要包容,有信心。

小案例:

語言區投放了多米諾骨牌,孩子們對這個新玩具愛不釋手,換著花樣玩。一天,有個孩子說:“老師,那個‘車子’找不到啦。”我沒在意,“可能不小心掉到哪裡了,你仔細找找”,後來,經常會有孩子問“老師,哪個哪個到哪兒去啦”,我才發現原本裝滿筐的多米諾骨牌,不到半筐了。活動結束後,我跟孩子們提起了這件事情:“有沒有哪位小朋友來說說,為什麼好多多米諾骨牌找不到了?”孩子們有的說可能掉在地上沒及時撿起來,有的說是小朋友拿走了。於是,我請孩子們來當小偵探,找找“多米諾骨牌”消失的原因。有一次區域活動結束時,大家都在理玩具,我猛然瞟見誠誠將一塊骨牌放進了口袋,但我沒有馬上揭發他,準備再多觀察幾天。果然他都會緊緊撰著一兩塊,然後很自然地就塞進了口袋。這下我明白是怎麼回事,但我沒當著孩子們的面指責誠誠,而是在孩子們玩的時候輕輕告訴他,玩具玩好要放回它的家,不然玩具找不到自己的家會難過的,而且,同學們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牌,也會不開心,誠誠聽了點點頭,如數歸還了骨牌。

第五計 虛擬計

——讓孩子產生“我很棒”的自我感覺

日本教育家鈴木鎮一說:“有了天才的感覺,你會成為天才;有了英雄的感覺,你會成為英雄。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覺,他就會成為好孩子。”用虛擬的手段,給孩子製造一個“我很棒”的自我感覺,他就會逐漸“棒”起來。

虛擬計妙解:

虛擬不是為了欺騙,是為了喚醒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相信只要自己去做就一定會成功,有了這樣自信,孩子就會積極進取,表現得越來越優秀。為了給孩子製造出“我很棒”的感覺,智慧而堅定的“謊言”不可缺少。持之以恆地相信孩子,就是不斷地給孩子積極的暗示,這樣無形中就會鼓起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的熱情,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會變成一個很“棒”的孩子。

心動不如行動,還有很多好的辦法等待著老師們去探索和實施,成就我們的孩子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