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職業蛙求職測評:用資料讓大學生求職競爭力視覺化

在剛剛閉幕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 “資料應用和技術創新對未來世界發展具有強大的驅動力”的觀點被馬雲、馬化騰、庫克等一眾互聯網大佬頻繁提起, 引起各方廣泛關注與熱議。 而就在不久前, 大學生職前教育機構職業蛙CareerFrog創始人兼董事長盧明霞在參加教育行業年度盛會“GET2017教育科技大會”時也著力強調要運用大資料計算的生產力, 並表示建立大學生職前教育行業標準有利於更好地發揮大資料的作用。

據瞭解, 職業蛙在2014年就成立了自己的資料技術團隊。 此後, 職業蛙結合自身積累的大學生求職過程和結果資料,

調研分析大學生求職與企業用人雙方各自的需求, 通過一年多的市場觀察、研究、資訊資料分析和打磨, 為中國大學生專門研發出一套高契合度、高精准度、高度視覺化的測評產品——大學生求職競爭力測評系統。

職業蛙創始人盧明霞在GET2017大會上介紹大學生求職競爭力測評系統

職業蛙創始人盧明霞介紹說:“這是一套可以做到資料化精准分析定位求職者競爭力的系統, 對於大學生的自我認知、求職就業、職業規劃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大學生求職競爭力測評系統’這款產品最初的設計邏輯, 參考了多家全球500強公司內部使用的人才競爭力測評體系, 保留了企業內部測評體系專業性和應用經驗的優勢, 過濾掉或者調整了一些不適合大學生求職評測的內容。 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 我們考慮了上百個因素, 比如以什麼標準作為解析依據、通過哪幾個維度來分析、結果呈現的形式是什麼樣、測評的內容邏輯怎樣更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實際情況,

把所有因素都梳理通了, 這款產品才得以誕生。 ”

與市面上大多數職業測評不同, 職業蛙自主研發的這套大學生求職競爭力測評系統以測試者的“簡歷”為解析依據, 採用層層遞進、具有內在邏輯的12個問題的測評方式, 使用者在完成所有測試後, 系統將快速計算出涵蓋學術能力、領導力、職業素養、外語能力、專業能力和個人魅力等六大維度的最終分值, 並基於職業蛙多年來對求職者大資料的積累, 計算出測試者的求職競爭力指數。

據介紹, 職業蛙的這套大學生求職競爭力系統可以無縫對接職業蛙求職產品和服務, 能夠根據使用者測試得到的求職競爭力指數, 進一步從職業知識和技能角度為用戶追蹤分析其自身能力與嚮往崗位的匹配程度,

並給出職業發展的建議和規劃。

目前, 職業蛙已經與前程無憂、啟德留學、英國教育簽證中心等機構合作, 所有用戶均可通過職業蛙官網和這些平臺獲得求職競爭力分析。 通過這樣的方式, 職業蛙希望能夠進一步培養大學生對於求職服務的使用習慣, 加強其對自身求職競爭力的把握程度, 重視職業規劃意識和職業技能的提升, 為自己的求職就業早做準備。

“在大學生職前教育領域內該如何運用技術的驅動力, 我認為利用大資料計算的生產力讓大學生求職競爭力視覺化是一個重點。 現在的學生必須要能夠清晰地看到、並瞭解到自己的求職競爭力, 才能更好地安排和準備今後的求職就業。

”在職業蛙創始人盧明霞看來, 大學生希望從職業規劃和求職競爭力出發, 逆向思考自己的工作選擇、實習安排、專業選擇等將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這使得大學生求職競爭力視覺化的重要性尤為突出。

關於職業蛙:

職業蛙是專注于為海內外大學生提供一站式求職解決方案的大學生職前教育和求職服務機構, 致力於引領大學生邁好職場第一步。 職業蛙與海內外1300多家知名企業和300多所高校保持多種形式的合作, 切實幫助大學生打通求職通道, 至今已成功幫助數萬名大學生獲得頂級投行、諮詢公司、互聯網巨頭、500強企業等工作機會, 被譽為大學生求職服務領域的“黃埔軍校”, 其付費用戶覆蓋超過23個國家和地區,近700所海內外高校,並於2017年5月獲得華圖資本數千萬元B輪融資。目前職業蛙在中英兩國設有辦公室,並獲授“張江人才培養與交流平臺”和“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歐洲人才服務中心”建設單位。

其付費用戶覆蓋超過23個國家和地區,近700所海內外高校,並於2017年5月獲得華圖資本數千萬元B輪融資。目前職業蛙在中英兩國設有辦公室,並獲授“張江人才培養與交流平臺”和“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歐洲人才服務中心”建設單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