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項羽推翻秦朝後,為何不稱帝,而只是自封為西楚霸王

巨鹿之戰, 項羽消滅了大秦的主力, 他的聲望也達到了頂點, 雖然進入咸陽城晚了劉邦一步, 但在鴻門宴上, 劉邦恭敬的態度,

還是承認了項羽總盟主的地位。

按理說, 推翻秦朝項羽功不可沒, 作為總盟主的他大有取而代之之勢, 但出人意料的是, 項羽只是一把大火燒了秦朝的宮殿, 順帶著坑殺了二十萬秦軍降卒。 之後, 便是大封諸王, 自己落得個西楚霸王的稱號而衣錦還鄉。

秦朝雖然只有短暫的幾十載, 但卻是中國社會一個重要的變革時期, 大秦結束了周朝八百年的分封制轉向了帝制。 這對於項羽來說, 一切來的太快了, 當他攻入咸陽時, 面臨著三種社會制度的選擇:周朝的王業、春秋的霸業、秦國的帝業, 而項羽卻選擇了最為脆弱的霸業。

項羽既然有實力稱帝, 卻為何偏偏只稱霸王, 最終導致自己身首異處?想要搞清這個問題, 還得回到歷史的深處。

一、項羽的恐懼。 項羽號稱萬人敵, 難道還會有恐懼感?答案是肯定的, 只不過他恐懼的不是具體的人, 而是大秦帝國。 大秦帝國強大的動員能力、大秦的法律、大秦的制度都讓他產生了恐懼, 當他已經滅了秦國之時, 這種恐懼感依然存在, 坑殺二十萬秦軍便是個佐證;他甚至將秦國之地一分為三,

封了三個諸侯王來鎮守此地。

二、六國貴族的反對。 在反秦的大起義中, 六國舊貴族投機取巧, 躋身於義軍隊伍, 取得了一席之地。 他們本想借助項羽的力量, 來光復先祖的基業, 秦國滅亡, 他們自然極不願意看到一個新的皇帝站在自己的頭上。 他們只想回到春秋戰國時諸侯並存的局面, 於是, 他們成了稱王的主要力量, 而項羽只是他們的一個霸主而已。

三、項羽的出身門第。 項羽雖然實力最強、威望最高, 但他的社會地位並不高, 在反秦的各路諸侯中, 多是六國貴族後代, 而項羽的祖上只是楚國舊將, 他們在心裡自然低看他一等, 唯一不低看他的, 恐怕也就只有劉邦了。 被項梁、項羽所立的楚懷王, 派兵救趙王歇時, 項羽也只是副將, 而名不見經傳的宋義卻是他的頂頭上司。

四、文化的差異。 在反秦的義軍中, 以楚地最為激烈, 其次是齊趙, 再次是韓魏燕, 至於關中地區則完全沒有反秦暴動。 這一切皆緣于, 秦國在推行秦法和制度時,

兩地文化差異所造成的不適應。 劉邦後來之所以能稱帝, 皆因漢軍多出於蜀地和秦國之地, 他們對於這一套制度已經了熟於心。

五、項羽的心胸。 項羽唯一可用的範增, 最後也離他而去;臨死之時, 陪伴他的也只有虞美人和一匹烏騅馬。 也曾經有人勸項羽稱霸關中,但項羽卻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一個人富貴了不回故鄉,就好像穿著一件漂亮的衣服走夜路,誰又能看見呢?)。

項羽終歸是失敗了,不過作為一代名將,卻成為了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的代表人物。正如清代學者李晚芳對他的評價“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也曾經有人勸項羽稱霸關中,但項羽卻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一個人富貴了不回故鄉,就好像穿著一件漂亮的衣服走夜路,誰又能看見呢?)。

項羽終歸是失敗了,不過作為一代名將,卻成為了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的代表人物。正如清代學者李晚芳對他的評價“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