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為什麼把外孫叫外甥?你知道嗎?

在農村裡有“十裡不同風, 百里不同俗”的說法, 兩地距離相聚越大這樣的差異的越明顯。 在語言和稱呼上也是這樣, 對於同一種事物往往有許多不同的稱呼, 這也是環境, 語言, 習俗造成結果。 就拿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叔叔”這個稱呼來說, 在農村老家裡給叔叔叫做(shou);有的地方則稱呼為“么爸, 二爸”;還有的稱呼為“阿(jue)”;另外還有“伯伯(baibai)”等等說法。 對此我們應該求同存異, 懂得其中要表達的意思就好。

農村裡普遍流傳一句老話“外甥是狗, 吃了就走”, 許多人對外甥”這個稱呼存在疑問。 外甥這個詞是用來區分本家人和娘家人的稱謂, 這點來說各地都是一致的。 在表達自己是姥姥姥爺的外甥時, 遭了許多朋友的吐槽, 認為自己亂了輩分。 其實在老家農村裡除了, 姨, 姨夫, 舅, 舅媽, 都會稱呼自己為外甥, 姥姥姥爺也會稱自己為外甥。 同音不同意思, 習慣也能理解其中相差的輩分,

外甥這個詞也是娘家人通用的詞彙。

在南方農村的一些地區習慣的把外孫和外甥區分開來。 外甥專門是舅親, 姨親等之間用的稱呼;外孫則是姥姥, 姥爺專用的稱呼, 其中兩者直接相差了一輩。 怪不得一些人看到, 聽到有人說姥姥和姥爺稱外孫為外甥很驚訝,

認為搞亂了輩分, 其實這都是地方風俗演變形成的差異。

在北方農村的傳統裡, 即使姥姥姥爺在親也不會稱閨女的後代為孫的, 都統稱為外甥。 曾經農村裡流傳著“嫁出去的姑娘, 潑出去的水”, 歧視的認為姑娘出嫁後就不是本家人了。

尤其在古代的時候嫁出去的婦女往往都要隨夫姓, “孫”只有本家人才能用。 所謂外甥也是指外姓生的孩子, 甚至在對待方面也和孫子有相當大的差距。

以前家族的概念可以說深入人心, 這個稱呼習慣也在北方保留了下來, 這也是容易讓人混亂原因。

對於現在人們都以家庭為主, 不管外甥, 外孫, 孫子稱呼如何變化但其中的血緣關係是一樣的。 從小在姥姥家長大的, 從來沒有因為稱呼有一個親疏遠近, 孩子都是自己血脈的延續, 長大以後對待老人也是一樣的孝順。

現在農村發展越來越快, 各種新鮮事物不斷出現。在融入人們生活同時,也衝擊著各種傳統的觀念,對此我們要求同存異,這樣才是更好的交流發展。

各種新鮮事物不斷出現。在融入人們生活同時,也衝擊著各種傳統的觀念,對此我們要求同存異,這樣才是更好的交流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