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說孫權是三個梟雄中最差的?看了你就知道

六、孫劉聯盟破裂

當初, 劉備入蜀時, 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鎮守荊州, 後因軍情變化諸葛亮等都入蜀支援作戰, 而關羽留鎮荊州。 關羽為人強梁, “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 對待孫權方面更是傲慢無比, 還曾辱駡孫權求婚使者。 [13]魯肅在世時尚能以大局為重, 穩住關羽。 魯肅死後, 孫權方面群臣對關羽多無好感。 呂蒙就是其中之一, 魯肅死後, 呂蒙代其職, 對孫權建議說:“令征虜守南郡, 潘璋住白帝, 蔣欽將游兵萬人, 循江上下, 應敵所在, 蒙為國家前據襄陽, 如此, 何憂於操, 何賴於羽?且羽君臣, 矜其詐力, 所在反覆,

不可以腹心待也。 今羽所以未便東向者, 以至尊聖明, 蒙等尚存也。 今不於強壯時圖之, 一旦僵僕, 欲複陳力, 其可得邪?”[14]孫權深以為然。

觀呂蒙的建議, 其實和之前周瑜的一樣, 都是沒有考慮全域。 當時關羽對孫權方面態度不好, 引起孫權憂慮固然是一個原因。

奪取劉備掌握的荊州部分, 能夠稍微改善一下孫吳的戰略態勢, 但根本上並沒有改變。 曹操依然在東邊佔據淮南威脅江東核心地區, 在荊州佔據襄陽形勝于南。 而且驅除關羽後, 不能改變劉備居於上游的局面, 還意味著要跟劉備結下深仇大恨, 這就不是原先有些齷齪可以比擬的了。 戰略態勢一下子會從在淮南方向抗擊曹操, 變成曹操和劉備對孫權形成戰略包圍。 驅除關羽後, 孫權方面的戰略安全是建立在西取白帝和北奪襄陽上的, 這還是表明要與曹操、劉備同時為敵。 表面上是奪取了土地, 實際上是把自己置於兩線作戰的惡劣境地。 實在不是智者所言。

這時的孫權和之前的劉備一樣, 犯了短視而貪圖小利的錯誤,

既然打不過曹操, 在淮南寸功未建, 那就把目光轉向盟友吧。

三國荊州中部地圖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 關羽北上進攻襄陽, 利用天時擊破于禁、龐德七軍, 圍曹仁于樊城, 威震華夏。 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孫權方面早已定下決心要擊滅關羽。 趁此良機, 孫權一邊向曹操致投名狀, 要討伐關羽以自效, 一邊派遣呂蒙“白衣渡江”襲取關羽大本營江陵。 曹操終於等到孫劉聯盟反目的機會, 為了讓孫、劉兩家彼此削弱而使自己收益最大化, 曹操遣使把孫權信箋送至曹仁處, 命曹仁以弩射給關羽。

曹操要是不把消息透露給關羽, 關羽就會被呂蒙偷襲, 孫權方面不會受到多少損失;而透露消息給關羽就可以讓兩家去自相殘殺, 即使孫權方面獲勝, 自己也會受到極大的削弱, 曹操就可承其兩家之弊而後圖之, 此乃卞莊刺虎之計。 然而關羽以為樊城很快就能攻下, 猶豫不能決斷。 於是曹操命增援襄樊的第二梯隊徐晃進擊, 擊破關羽阻擊, 關羽於是決心南返, 然而其時已晚, 大本營江陵已經被呂蒙攻克。 呂蒙還以攻心之計瓦解關羽部士卒鬥志, 大獲成功, 關羽被迫西保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 立假人於城上企圖瞞天過海掩護自己逃回益州, 但孫權方面早已截斷其歸路, 在臨沮(今湖北安遠西北)禽斬關羽父子。

孫權斬殺關羽後,也想嫁禍於人,送關羽首級給曹操,企圖轉移劉備視線,但曹操何等老到,這種伎倆對他來說實在太小兒科,遂以諸侯之禮隆重安葬關羽,極盡哀榮。

孫權斬殺關羽後,也想嫁禍於人,送關羽首級給曹操,企圖轉移劉備視線,但曹操何等老到,這種伎倆對他來說實在太小兒科,遂以諸侯之禮隆重安葬關羽,極盡哀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