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百年哈啤:酒香跟時間一樣醇厚

一提到哈爾濱的開埠歷史, 總要提到中東鐵路, 這段名為建設實為侵略的發城史, 總是讓哈爾濱人又愛又恨。 但要說外國人給哈爾濱留下了什麼, 給了哈爾濱人巨大的享受, 那就是啤酒。

20世紀初, 大批外國人湧入哈爾濱, 西洋文化也隨之在這座北方城市流行起來, 其中去酒館喝啤酒成為最早被哈爾濱這座城市接受的外國風俗之一。

然而當時中國並沒有啤酒廠。 看到商機的俄國人通過船隻由黑龍江、烏蘇里江進入松花江向哈爾濱運來啤酒, 儘管價錢昂貴, 但每次都被一搶而光。 面對巨大的商機, 精明的商人想:為什麼不在哈爾濱建一家啤酒廠呢?從此, 哈爾濱啤酒廠艱辛曲折的發家史開始了……波折中壯大哈爾濱的啤酒廠哈爾濱啤酒廠的歷史不是單純一個廠子的興衰, 它的存在和成長直觀的反映著中國上世紀上半葉的權力動盪。

在日本人進入東北之前, 藍眼睛大鼻子的西方人崇尚自由貿易。 自1900年2月4日, 俄商烏盧布列夫斯基在今南崗區花園街頭處開辦中國的第一家啤酒廠——“烏盧布列夫斯基啤酒廠”, 啤酒廠就在哈爾濱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捷克人、德國人都來分一杯“啤酒”。

 建于1900年的烏盧布列夫斯基啤酒廠

當時, 烏盧布列夫斯基啤酒廠年產能力為300噸, 並於1905年兼併了另一家啤酒廠。 1908年, 該廠轉由另一位俄國人經營, 改廠名為“谷羅裡亞啤酒廠”。 1932年又轉由捷克人和中國人李竹臣共營, 改廠名為“哈爾濱啤酒廠”。 不久又轉由一位俄國人和李竹臣共營, 啤酒商標為俄文“哈爾濱牌”。

哈爾濱啤酒很快成為這個城市的寵兒, 每天, 啤酒廠裡釀好的啤酒從大桶分裝進小桶、封塞,

再坐上馬車, 運送給各個酒店、酒吧。

1900年到1935年, 除了年生產能力達1200噸的“哈爾濱啤酒廠”, 哈爾濱先後有8家啤酒廠, 啤酒成為了這個城市不可或缺的享受。

11度的啤酒日本人手下的市場壟斷相對于搞自由貿易的外國人, 日本人是不會給什麼“自由”的。 1932年日本人進入哈爾濱後, 哈爾濱的啤酒業就被日本人壟斷了。

先是1934年日本人池舊長康在哈爾濱成立“大滿洲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後是1936年4月哈爾濱麥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公司一成立就將“大滿洲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吞併, 並在香坊投資70萬建啤酒廠——哈爾濱麥酒株式會社香坊工廠。

1938年, 哈爾濱麥酒股份有限公司香坊工廠

當時, 11.5度“哈爾濱啤”(日文商標)瓶裝和木桶裝啤酒,

一經上市, 就對已有的“哈爾濱牌”(俄文商標)和“德國黑啤酒”等啤酒銷售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這些酒廠不是停產關閉, 就是併入了香坊啤酒廠。

哈爾濱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香坊工廠生產的“哈爾濱啤”(日文商標)瓶裝啤酒的廣告

翌年, 哈爾濱麥酒株式會社香坊工廠正式投產,

年產量10萬箱啤酒, 定名為“哈爾濱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香坊工廠”, 這個新廠便是現在香坊區油坊街20號的哈爾濱啤酒廠老廠。

他們的11度啤酒口味一直延續到了建國後, 可見這一時期的啤酒廠對哈爾濱啤酒歷史的影響。 之前的哈啤商標上的廠房就仿造的這家老廠房, 只是兩個煙囪的位置相反。

哈爾濱啤酒以前用過的商標和哈爾濱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香坊工廠的老廠房

建國後從紅星到哈啤的大型國企建國前,喝啤酒早已成為哈爾濱人的習慣,啤酒廠的資產成為了一份屬於人民的財富。1945年,日本投降,香坊啤酒廠的工人為防止日偽破壞,自發地組織了護廠隊,蘇軍也派一隊騎兵進駐工廠,工廠完整地保存下來,並交給“秋林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改廠名為“秋林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啤酒工廠”。後來,隨著大批蘇方管理人員、酒師和工人進廠,產品改名為“紅星”。

地方國營哈爾濱啤酒廠

解放以後,哈爾濱啤酒廠收歸國有,廠名定為“哈爾濱啤酒廠”。1956年,僅有的前進啤酒廠,也就是最開始建立的烏盧布列夫斯基啤酒廠與哈爾濱啤酒廠合併,廠名仍為“哈爾濱啤酒廠”。從此至80年代初,哈爾濱啤酒廠獨家生產和供應著哈市的啤酒市場。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工廠發展開闢了廣闊天地,至1990年,工廠年生產能力達10萬噸,成為全國大型啤酒企業之一。

因為“哈爾濱啤酒”,因為哈爾濱人愛喝啤酒,啤酒已經成為了哈爾濱的一張城市名片,每年的哈爾濱啤酒節都吸引大批國內外友人到來,與哈爾濱人一起享受夏日冰啤的樂趣。

哈爾濱啤酒節

哈爾濱啤酒廠烈火中誕生,歷經歷史的灼燒,剔除雜質,留下的只有黃金般美味的液體和哈爾濱人爽朗愉悅的笑臉。

哈爾濱啤酒以前用過的商標和哈爾濱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香坊工廠的老廠房

建國後從紅星到哈啤的大型國企建國前,喝啤酒早已成為哈爾濱人的習慣,啤酒廠的資產成為了一份屬於人民的財富。1945年,日本投降,香坊啤酒廠的工人為防止日偽破壞,自發地組織了護廠隊,蘇軍也派一隊騎兵進駐工廠,工廠完整地保存下來,並交給“秋林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改廠名為“秋林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啤酒工廠”。後來,隨著大批蘇方管理人員、酒師和工人進廠,產品改名為“紅星”。

地方國營哈爾濱啤酒廠

解放以後,哈爾濱啤酒廠收歸國有,廠名定為“哈爾濱啤酒廠”。1956年,僅有的前進啤酒廠,也就是最開始建立的烏盧布列夫斯基啤酒廠與哈爾濱啤酒廠合併,廠名仍為“哈爾濱啤酒廠”。從此至80年代初,哈爾濱啤酒廠獨家生產和供應著哈市的啤酒市場。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工廠發展開闢了廣闊天地,至1990年,工廠年生產能力達10萬噸,成為全國大型啤酒企業之一。

因為“哈爾濱啤酒”,因為哈爾濱人愛喝啤酒,啤酒已經成為了哈爾濱的一張城市名片,每年的哈爾濱啤酒節都吸引大批國內外友人到來,與哈爾濱人一起享受夏日冰啤的樂趣。

哈爾濱啤酒節

哈爾濱啤酒廠烈火中誕生,歷經歷史的灼燒,剔除雜質,留下的只有黃金般美味的液體和哈爾濱人爽朗愉悅的笑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