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餛飩又叫抄手?還不止,全國各地的餛飩叫法,快來看看你家鄉叫什麼

在大重慶能夠跟小面齊名的小吃美食都有哪些?

我知道!(高高舉起小手)

(搖頭晃腦的答曰:)酸辣粉、米線……

對, 還有抄手!

薄皮包餡,

湯鮮味美,

身為吃貨不能錯過的美味。

紅油抄手

話說抄手一詞因何得名呢?

流傳著兩種說法:

一是因為皮薄易煮熟,

在抄手之間就端上桌,

故名曰:抄手。

為何叫抄手

另一說是因為外形神似一個人抄起兩隻手,

包過抄手的童鞋請集體閉眼回憶:

抄手的最後程式,

是不是將面皮兩頭抄到中間粘緊?

抄手之名的確是非常有趣,

但是你或許不知道,

大江南北對於抄手這道美食還有各種不同的叫法,

譬如:餛飩、雲吞等……

來,

隨著麻辣妹的步伐,

咱們一起做有知識的吃貨。

抄手, 在北方地區統稱為餛飩, 是我國漢族傳統的一道麵食, 因為各地風俗不同, 對於餛飩的叫法也有所不同。

抄手緣何得名

在咱們重慶包括四川一帶, 習慣將它叫著抄手, 而因為嗜辣的緣故, 多數是以紅油來作為主要的調料, 因而紅油抄手成為了一道著名的川菜。

上海餛飩

在江南, 包括上海、浙江等地的吳方言中,

抄手的叫法變為了餛飩, 與粵語的發音頗為相似。 上海餛飩也是著名的美食, 起做法就是滾水煮熟, 然後放入高湯中, 食用的時候加入香油及少許醬油。

在廣州, 餛飩又被稱之為雲吞, 這是與英語"wonton"英譯而來的叫法, 雲吞除了單獨吃, 也搭配麵食, 廣州著名的雲吞面你沒吃過也肯定聽過。

廣州雲吞面

當然雲吞和餛飩還是有細微的區別, 廣東的雲吞面皮是雞蛋加上麵粉製作而成, 面皮以8釐米X8釐米見方, 餡料精選肥瘦均勻的豬肉, 還有鮮蝦仁, 講究的還要加入蛋黃和剁碎的魚茸一起調味。 廣東雲吞不講究包法速度快, 但是賣相精緻, 一口吞一下一個, 口口都是滿足感。

皖南地區, 以安徽為主的, 多是稱餛飩為“包袱”。 (呃, 這個包袱我愛吃, 請給我大大的來幾碗!)

安徽叫包袱

湖北地區對於餛飩的稱呼有兩種,武漢範圍內叫著水餃,而其他地區則稱之為包面。

福建地區叫著餛飩、扁肉。為什麼有這樣奇怪的稱呼呢?福建地區的餛飩跟其他地方的不同,其餡料上是下足了功夫,福建餛飩最大的特點是“打肉”。

福建餛飩是打肉

沒聽錯,是打肉而不是切肉,福建的餛飩之所以好吃,是因為其選擇新鮮的純瘦肉,去除筋膜之後,順著纖維切成條狀或者塊狀,然後放在木墩上用木槌敲打,直到豬肉爛如綿、粘如糊,然後放入鹽、小蘇打水攪拌成糊狀。

餡料是糊狀即好

餡料完成之後,將麵粉加入少許堿水一起做成薄皮,每張面皮不超過7公分,包出來的餛飩僅有桂圓大小,非常的精巧。入鍋煮熟之後,放入醬油、豬油、味精、香蔥就可以食用了。

一口一個餛飩的滿足感

臺灣地區跟福建的叫法是一樣的,閩南語發音叫著餛飩。作為小吃之都的臺灣,餛飩是很常見的美食,這是當時國內移民者帶過去的家鄉美食做法,所以在臺灣叫著抄手、餛飩、雲吞都是有的。臺灣美食界三大餛飩赫赫有名,其中包括臺北市溫州大餛飩、東部蓮花玉裡餛飩,南部屏東裡餛飩。

日本地區也有餛飩,它的做法是源自于廣東廚師,所以其寫法是"雲呑",叫法沿廣州話發音稱"ワンタン(wantan)"

介紹完餛飩的叫法,下文也來介紹幾種餛飩常見的做法:

1、常見的鮮肉餛飩:主要是新鮮豬肉剁碎之後混合蔥薑攪拌均勻,以餛飩皮來包裹後煮熟。

2、豪華升級的鮮蝦餛飩:鮮蝦餛飩的做法源自於廣東雲吞,因為當地盛產海鮮,所以人們將蝦肉與豬肉混合來調餡。當然現在吃到的雲吞中,也有保留整只大鮮蝦肉的餡料,一口咬下,哎喲喂,完全太滿足了。

鮮蝦餛飩

3、清淡的菜肉餛飩:豬肉搭配切成細絲的青菜,既可以吃肉又可以吃菜,葷素搭配均勻,難怪會受到大家的歡迎。

4、一看就有食欲的紅油抄手:紅油抄手主要是指蘸料,油辣子做底,一看就讓人充滿了食欲。

炸餛飩

5、炸餛飩:顧名思義用油炸的方式代替水煮,皮脆肉嫩是最大的特點,它很受消費者的喜歡,但是做起來費時費力,相對沒有煮餛飩普及。

平日裡吃慣的抄手,

真沒想到還有這麼多有趣的學問,

做個有知識的吃貨,

真好!

安徽叫包袱

湖北地區對於餛飩的稱呼有兩種,武漢範圍內叫著水餃,而其他地區則稱之為包面。

福建地區叫著餛飩、扁肉。為什麼有這樣奇怪的稱呼呢?福建地區的餛飩跟其他地方的不同,其餡料上是下足了功夫,福建餛飩最大的特點是“打肉”。

福建餛飩是打肉

沒聽錯,是打肉而不是切肉,福建的餛飩之所以好吃,是因為其選擇新鮮的純瘦肉,去除筋膜之後,順著纖維切成條狀或者塊狀,然後放在木墩上用木槌敲打,直到豬肉爛如綿、粘如糊,然後放入鹽、小蘇打水攪拌成糊狀。

餡料是糊狀即好

餡料完成之後,將麵粉加入少許堿水一起做成薄皮,每張面皮不超過7公分,包出來的餛飩僅有桂圓大小,非常的精巧。入鍋煮熟之後,放入醬油、豬油、味精、香蔥就可以食用了。

一口一個餛飩的滿足感

臺灣地區跟福建的叫法是一樣的,閩南語發音叫著餛飩。作為小吃之都的臺灣,餛飩是很常見的美食,這是當時國內移民者帶過去的家鄉美食做法,所以在臺灣叫著抄手、餛飩、雲吞都是有的。臺灣美食界三大餛飩赫赫有名,其中包括臺北市溫州大餛飩、東部蓮花玉裡餛飩,南部屏東裡餛飩。

日本地區也有餛飩,它的做法是源自于廣東廚師,所以其寫法是"雲呑",叫法沿廣州話發音稱"ワンタン(wantan)"

介紹完餛飩的叫法,下文也來介紹幾種餛飩常見的做法:

1、常見的鮮肉餛飩:主要是新鮮豬肉剁碎之後混合蔥薑攪拌均勻,以餛飩皮來包裹後煮熟。

2、豪華升級的鮮蝦餛飩:鮮蝦餛飩的做法源自於廣東雲吞,因為當地盛產海鮮,所以人們將蝦肉與豬肉混合來調餡。當然現在吃到的雲吞中,也有保留整只大鮮蝦肉的餡料,一口咬下,哎喲喂,完全太滿足了。

鮮蝦餛飩

3、清淡的菜肉餛飩:豬肉搭配切成細絲的青菜,既可以吃肉又可以吃菜,葷素搭配均勻,難怪會受到大家的歡迎。

4、一看就有食欲的紅油抄手:紅油抄手主要是指蘸料,油辣子做底,一看就讓人充滿了食欲。

炸餛飩

5、炸餛飩:顧名思義用油炸的方式代替水煮,皮脆肉嫩是最大的特點,它很受消費者的喜歡,但是做起來費時費力,相對沒有煮餛飩普及。

平日裡吃慣的抄手,

真沒想到還有這麼多有趣的學問,

做個有知識的吃貨,

真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