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如何評價皮克斯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Coco)?

《尋夢環遊記》本來是一個恐怖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 很久以前, 一個年輕人, 不顧家人的反對, 離家去北漂, 搞音樂, 死了。 後來他的重孫子Miguel,

不顧家人的反對, 也要搞音樂。

結果一沖出家門, 也死了。

是的, 他死了, 但沒死透, 一縷陰魂去了地府。

故事就是從這裡展開的, 走的是童趣路線。 他在冥界一場大冒險, 不但順利「還陽」(姑且先用這個詞吧), 還查明了多年前的事實真相, 修復了一大家人的情感創傷。 不過溫情脈脈的面紗之下, 仍然有一層若隱若現的, 冷冰冰的桎梏:根據這個「陰間」的設定, 他必須拿到家人的祝福, 才可以獲准「還陽」。 伴隨這個祝福, 他必須同時接受家人附加的一切條件, 否則就死透了。

換句話說, 這個設定賦予了家人絕對的權力, 可以掌控Miguel的生死。

好在這是一個童話故事, 有一個光明的結局。 一方面, Miguel很會想辦法, 做不通這個人的工作, 他轉去找別人。

另一方面, 家人還算是通情達理, 當年的誤會又是事出有因。 所以最終有了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家人送他還陽, 不附加任何條件。 相當於是家長松了口, 給了Miguel活著去追尋夢想的許可權。

但你仍然要想一想, 如果不是這樣呢?

如果那個晚上, 沒能找到唯一有可能支援他音樂夢想的高祖父, 而其他家人又咬死了不鬆口, 非要放棄夢想才送你還陽, 主人公該何去何從?

不是在「夢想vs.家庭」中做選擇, 而是在「夢想vs.活下去」中做選擇。

這一來, 就只能放棄夢想了吧。

——你說, 這算不算一個恐怖故事?

要理解這一點, 首先要問, Miguel為什麼會去冥界?

電影給出來的解釋是, 因為他在亡靈節偷了死者的東西, 按照冥界的設定, 這樣的人就會被送來冥界一日遊。

但這個解釋稍微有一點牽強,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 冥界恐怕就要接待大量的訪客了——有多少活人想在亡靈節親自去冥界拜訪一下先祖啊。 只要偷一下死者的東西, 就可以觸發這種隱藏劇情嗎?

顯然不可能。 除了偷死者的東西之外,

要進入冥界, 一定還需要其它條件。 這一點在電影裡交代得有些草率。 小男孩拿起高祖的吉他, 就莫名其妙地「死」了。 但這件事如此關鍵, 它不應該看成一場「莫名其妙」的偶然。

畢竟, 這個設定是後續一切矛盾的源頭。 它直接導致Miguel的音樂夢想, 由一種不被家人支持的簡單愛好, 上升為一種事關生死的詛咒。

要理解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 我們就要回到電影一開始Miguel說的一句話。 他說, 他一直覺得自己和曾祖母Coco之間, 存在著某種聯繫。

Coco, 是這部電影的名字。

曾祖母, 是這個故事隱藏的主角。

雖然她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昏昏欲睡, 但她無疑是家族活著的人裡, 至高無上的權威。 她是被父親拋棄的小女孩, 也是後來家裡的老祖宗。 關於音樂的禁忌,

是她媽媽設定的, 卻在她的手裡嚴格執行, 變成整個家族的禁令。

是的, 在她的時代, 禁絕音樂的意志是她貫徹的。

她真正封鎖的, 是對父親的感情。

從這個禁令被貫徹的強度之深, 執行之嚴, 可以感覺到Coco對父親的恨意之切。 我們也可以從奶奶(Coco的女兒)身上, 看出Coco曾經的權威。 或者從家裡其他人的畏手畏腳上, 猜想那些敢於挑戰禁令的人會是什麼下場。

而在Coco彌留之際, Miguel又一次打開了這個禁區。

對孩子來講, 禁忌往往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他們無知無畏, 興致盎然, 翻箱倒櫃地在家裡翻找那些埋藏最深的秘密。 家庭治療中, 有一個概念叫「派遣」, 說的就是某一個家庭成員, 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情況下, 稀裡糊塗接受了家族給他的任務。 而家族裡最小的那個孩子,往往最容易承擔這種派遣。

他被派遣的任務,就是找回對高祖父的情感。

那麼,派給他任務的人又是誰?

不是別人。正是守護這個禁區的,曾祖母Coco本人。

是的,最嚴厲禁止這段情感的人,心裡一直有個隱秘的渴望,想要喚回這段情感。在彌留之際,這份渴望也許更容易衝破封鎖它的銅牆鐵壁。

在故事結尾,一切謎底揭曉的時候,我們才會看到Coco的這份渴望,竟是如此的觸目驚心。那張被撕掉多年的照片,一直就保存在她手邊的抽屜裡。代表她在這個與父親絕緣的家裡,又暗暗地為這個人保留了一席之地。

與此對應的,是Miguel在家裡的秘密房間,以及他對音樂執著的愛。

那是他在這個家族裡,在所有人都不被允許談論「這個人」的地方,堅持為這個人保留的一席之地。這一老一少,形成了鮮明的互文關係。

理解了嗎?Miguel說,他和曾祖母有某種聯繫。

他對音樂的「夢想」不僅屬於他這個人,也屬於整個家族,屬於他的曾祖母。壓抑越深,渴望越強。他是曾祖母內心掙扎的外化,是Coco用來找到父親和解的一個代理人。在Coco將不久于人世的那一年,Miguel出發了。

——他沖出家門,沖進了冥界。

整個冒險的內核,是家族的創傷記憶修復。

這樣就順理成章了。為什麼他拿起吉他的瞬間,有如遭遇十萬伏特的電擊,直接從陽世打入了地府?那根本是一個家族積壓了多少年的詛咒啊。他拿起琴的同時,打開了一個封印,那是被拋棄的女兒到死都不能放下的心結。

Miguel闖入了這個家族的禁區。

Coco也衝破了內心的禁令。

像一個義無反顧的勇士,在失落的世界裡上天入地,尋找丟失的拼圖一角。電影把它講成了一個五彩斑斕的童話。Miguel在經歷一場冒險,對抗一個看似無理的詛咒:如果不能在那個人被遺忘之前把他帶回,Miguel也會隨之迷失。但你不妨想像,這個童話裡的每一幕,也都在Coco的腦海裡上演。

Coco跟Miguel是一體的,他們向逝去的家人尋找答案。高祖母讓Miguel還陽,但永遠不能碰音樂,意味著母親要求Coco永遠忘掉父親,這不失為一種解脫。Miguel沒有聽從,意味著這一次,Coco拒絕了母親的要求。

他們找到了父親,也爭取到母親和父親溝通的空間。Miguel成功得到夫妻兩個人的祝福,從冥界返回的結局,意味著Coco最終選擇了原諒。

到此,詛咒的力量消失了。

我們稍微說一下,夢想背後的對立。

這個對立的兩極,不是「追尋夢想」和「壓制夢想」,也不是「做我自己」和「聽家人的話」,而是對待創傷的兩種態度:封禁傷痛,和直面傷痛。

其實無關乎夢想本身。

高祖父年輕時離家尋夢,客死他鄉,這是家族最大的傷痛。而家族應對傷痛的方式最初來自于高祖母:把這個人徹底封禁起來,剪掉他的照片,不提他的名字,甚至不允許音樂在家裡響起。簡單來說,就是把有關這個人的記憶——無論是美好還是痛苦的——都一股腦兒地打個包,藏起來,仿佛這個傷痛從沒有發生。

這種方式自欺欺人,但不得不承認它有效。

一奏效就是好幾十年。

整個家族因此隔離了痛苦。但這種隔離終於走到盡頭。他們只是假裝這個人從未存在過,而他是存在過的。那首家喻戶曉的《Remember Me》是一個象徵,在這個家族之外,它就像一個幽靈般無處不在。整個家族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讓自己保持絕緣。直到當初的小女孩變成耄耋老人,快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家族終於借小孩子之手,以尋夢的名義,開啟了第二種嘗試:

重建跟這個人的聯結,承認他的存在。

在一個心理學家看來,這是一個經典的,創傷療愈的元素——對禁忌的重新講述。音樂只是一個東西,但是對音樂的禁忌,卻為這個東西賦予了某種詛咒般的魔力。使每一個觸碰它的家庭成員,都因為強烈的恐懼而縮手。但他們恐懼的究竟是什麼?追求音樂,難道就一定十惡不赦?恐怕沒有人能說清。因為沒有人真的想過這種事。大家只是說:「不可以……那是絕對不可以的……」

禁忌本身的影響,超過了被禁忌的內容。

對它的挑戰是危險的。心理治療中的暴露療法認為,曝光的第一時間,衝擊會尤其強烈。在電影的隱喻裡,它直接威脅到了小男孩的生死:「要麼別碰這個禁忌,要麼就死。」它是家族埋放了幾十年的,秘而不宣的情感。但如果咬咬牙,多面對它一下呢,又會怎麼樣?——你會看到,這件事根本沒有想像中的可怕。我們人為地為它賦予很多意義:背叛,罪惡,拋棄,生離死別……

那些都只不過是替罪羊。背後的真相是,這些沉重的情緒跟夢想無關,只跟「那個人」有關,詛咒的本質,是指向「那個人」的私人情感:正面的,負面的……既有強烈的憤怒,怨恨,委屈,也有濃烈的,像陽光一樣無法直視的眷戀。

這些情感,才是最嚇人的。

如果我們勇敢地打開這個封印,直面這些情感的存在,承認它們,讓這些被封存了幾十年的記憶像狂風一樣呼嘯而來,又席捲而去,而我們始終睜著眼睛,不否認也不逃避。等到一切被講述完成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

音樂,不過是單純的音樂而已。

這個家族的孩子可以像任何人一樣,彈琴,唱歌,並沒有什麼特別。

那些魔力和詛咒,不存在的。

說到這,我們可以撕去「夢想」的偽裝了。

當我們為Miguel的夢想之路感動的時候,我們要理解,這裡所謂的夢想,既是Miguel本人的東西,也是家族藉以修通創傷情感的一個代號。

Miguel喜歡的是音樂,但音樂為什麼會變成一個閃閃發光的「夢想」呢?

因為家裡人堅決不許他碰音樂。

所以這個夢想的背後,有多少來自於音樂這個東西?又有多少是想要挑戰家族的禁區?一個東西被賦予了如此熱切的情感,非實現不可的強烈意志,它就與家庭發生了扯不斷的聯繫。他在替家庭尋找救贖,儘管他自己並不知道。

從頭到尾,故事就是以家庭的視角展開的。小男孩只是家庭的一個代理人,他的夢想是家庭的一部分,對禁忌的挑戰也是家庭的一部分。他從來就沒有離開家。不是家庭變成了夢想的禁區,而是家庭的禁忌,幻化成他的夢想。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看到類似的情況。一個人苦苦追求一樣東西,衝破家庭的層層阻撓,以為是為了自己的夢想,但或許只是家庭以另一種形式派遣給他的任務。你永遠都不知道,他是因為單純的熱愛才追求呢?還是同時在實現對家庭的叛逆?他那麼執著地叛逆,難道不是另一種形式的認同嗎?

我以前也寫過這樣的文章,說有的孩子努力反抗父母,以為自己終於跟父輩完全不同了。但他的努力,其實也是在繼承父輩自己未完成的夙願。

有時會聽到一種對家庭的質疑聲:「大人怎麼可以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這個電影告訴我們的答案是:這是宿命,是無法避免的。

你做鞋,這是一種強加。你做音樂,這也是一種強加。你不讓孩子碰音樂,這不還是一種強加嗎?你對孩子說:「我不管你了,你愛怎麼樣都好。」難道不是一種強加嗎?「我希望你不受家庭的影響,做你自己」,這還是一種強加。哪怕大人徹底消失,他還會以缺席的身影,把十倍的影響延續下去。

所以,《尋夢環遊記》的底色,有一點宿命論的悲劇色彩。它講的根本不是「有了家庭的祝福,夢想才走得更遠」這種雞湯鬼話,它講的是,你以為你走了十萬八千里去追尋自己,成為自己,但你始終在如來佛的掌心。

而家族裡最小的那個孩子,往往最容易承擔這種派遣。

他被派遣的任務,就是找回對高祖父的情感。

那麼,派給他任務的人又是誰?

不是別人。正是守護這個禁區的,曾祖母Coco本人。

是的,最嚴厲禁止這段情感的人,心裡一直有個隱秘的渴望,想要喚回這段情感。在彌留之際,這份渴望也許更容易衝破封鎖它的銅牆鐵壁。

在故事結尾,一切謎底揭曉的時候,我們才會看到Coco的這份渴望,竟是如此的觸目驚心。那張被撕掉多年的照片,一直就保存在她手邊的抽屜裡。代表她在這個與父親絕緣的家裡,又暗暗地為這個人保留了一席之地。

與此對應的,是Miguel在家裡的秘密房間,以及他對音樂執著的愛。

那是他在這個家族裡,在所有人都不被允許談論「這個人」的地方,堅持為這個人保留的一席之地。這一老一少,形成了鮮明的互文關係。

理解了嗎?Miguel說,他和曾祖母有某種聯繫。

他對音樂的「夢想」不僅屬於他這個人,也屬於整個家族,屬於他的曾祖母。壓抑越深,渴望越強。他是曾祖母內心掙扎的外化,是Coco用來找到父親和解的一個代理人。在Coco將不久于人世的那一年,Miguel出發了。

——他沖出家門,沖進了冥界。

整個冒險的內核,是家族的創傷記憶修復。

這樣就順理成章了。為什麼他拿起吉他的瞬間,有如遭遇十萬伏特的電擊,直接從陽世打入了地府?那根本是一個家族積壓了多少年的詛咒啊。他拿起琴的同時,打開了一個封印,那是被拋棄的女兒到死都不能放下的心結。

Miguel闖入了這個家族的禁區。

Coco也衝破了內心的禁令。

像一個義無反顧的勇士,在失落的世界裡上天入地,尋找丟失的拼圖一角。電影把它講成了一個五彩斑斕的童話。Miguel在經歷一場冒險,對抗一個看似無理的詛咒:如果不能在那個人被遺忘之前把他帶回,Miguel也會隨之迷失。但你不妨想像,這個童話裡的每一幕,也都在Coco的腦海裡上演。

Coco跟Miguel是一體的,他們向逝去的家人尋找答案。高祖母讓Miguel還陽,但永遠不能碰音樂,意味著母親要求Coco永遠忘掉父親,這不失為一種解脫。Miguel沒有聽從,意味著這一次,Coco拒絕了母親的要求。

他們找到了父親,也爭取到母親和父親溝通的空間。Miguel成功得到夫妻兩個人的祝福,從冥界返回的結局,意味著Coco最終選擇了原諒。

到此,詛咒的力量消失了。

我們稍微說一下,夢想背後的對立。

這個對立的兩極,不是「追尋夢想」和「壓制夢想」,也不是「做我自己」和「聽家人的話」,而是對待創傷的兩種態度:封禁傷痛,和直面傷痛。

其實無關乎夢想本身。

高祖父年輕時離家尋夢,客死他鄉,這是家族最大的傷痛。而家族應對傷痛的方式最初來自于高祖母:把這個人徹底封禁起來,剪掉他的照片,不提他的名字,甚至不允許音樂在家裡響起。簡單來說,就是把有關這個人的記憶——無論是美好還是痛苦的——都一股腦兒地打個包,藏起來,仿佛這個傷痛從沒有發生。

這種方式自欺欺人,但不得不承認它有效。

一奏效就是好幾十年。

整個家族因此隔離了痛苦。但這種隔離終於走到盡頭。他們只是假裝這個人從未存在過,而他是存在過的。那首家喻戶曉的《Remember Me》是一個象徵,在這個家族之外,它就像一個幽靈般無處不在。整個家族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讓自己保持絕緣。直到當初的小女孩變成耄耋老人,快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家族終於借小孩子之手,以尋夢的名義,開啟了第二種嘗試:

重建跟這個人的聯結,承認他的存在。

在一個心理學家看來,這是一個經典的,創傷療愈的元素——對禁忌的重新講述。音樂只是一個東西,但是對音樂的禁忌,卻為這個東西賦予了某種詛咒般的魔力。使每一個觸碰它的家庭成員,都因為強烈的恐懼而縮手。但他們恐懼的究竟是什麼?追求音樂,難道就一定十惡不赦?恐怕沒有人能說清。因為沒有人真的想過這種事。大家只是說:「不可以……那是絕對不可以的……」

禁忌本身的影響,超過了被禁忌的內容。

對它的挑戰是危險的。心理治療中的暴露療法認為,曝光的第一時間,衝擊會尤其強烈。在電影的隱喻裡,它直接威脅到了小男孩的生死:「要麼別碰這個禁忌,要麼就死。」它是家族埋放了幾十年的,秘而不宣的情感。但如果咬咬牙,多面對它一下呢,又會怎麼樣?——你會看到,這件事根本沒有想像中的可怕。我們人為地為它賦予很多意義:背叛,罪惡,拋棄,生離死別……

那些都只不過是替罪羊。背後的真相是,這些沉重的情緒跟夢想無關,只跟「那個人」有關,詛咒的本質,是指向「那個人」的私人情感:正面的,負面的……既有強烈的憤怒,怨恨,委屈,也有濃烈的,像陽光一樣無法直視的眷戀。

這些情感,才是最嚇人的。

如果我們勇敢地打開這個封印,直面這些情感的存在,承認它們,讓這些被封存了幾十年的記憶像狂風一樣呼嘯而來,又席捲而去,而我們始終睜著眼睛,不否認也不逃避。等到一切被講述完成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

音樂,不過是單純的音樂而已。

這個家族的孩子可以像任何人一樣,彈琴,唱歌,並沒有什麼特別。

那些魔力和詛咒,不存在的。

說到這,我們可以撕去「夢想」的偽裝了。

當我們為Miguel的夢想之路感動的時候,我們要理解,這裡所謂的夢想,既是Miguel本人的東西,也是家族藉以修通創傷情感的一個代號。

Miguel喜歡的是音樂,但音樂為什麼會變成一個閃閃發光的「夢想」呢?

因為家裡人堅決不許他碰音樂。

所以這個夢想的背後,有多少來自於音樂這個東西?又有多少是想要挑戰家族的禁區?一個東西被賦予了如此熱切的情感,非實現不可的強烈意志,它就與家庭發生了扯不斷的聯繫。他在替家庭尋找救贖,儘管他自己並不知道。

從頭到尾,故事就是以家庭的視角展開的。小男孩只是家庭的一個代理人,他的夢想是家庭的一部分,對禁忌的挑戰也是家庭的一部分。他從來就沒有離開家。不是家庭變成了夢想的禁區,而是家庭的禁忌,幻化成他的夢想。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看到類似的情況。一個人苦苦追求一樣東西,衝破家庭的層層阻撓,以為是為了自己的夢想,但或許只是家庭以另一種形式派遣給他的任務。你永遠都不知道,他是因為單純的熱愛才追求呢?還是同時在實現對家庭的叛逆?他那麼執著地叛逆,難道不是另一種形式的認同嗎?

我以前也寫過這樣的文章,說有的孩子努力反抗父母,以為自己終於跟父輩完全不同了。但他的努力,其實也是在繼承父輩自己未完成的夙願。

有時會聽到一種對家庭的質疑聲:「大人怎麼可以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到孩子身上?」這個電影告訴我們的答案是:這是宿命,是無法避免的。

你做鞋,這是一種強加。你做音樂,這也是一種強加。你不讓孩子碰音樂,這不還是一種強加嗎?你對孩子說:「我不管你了,你愛怎麼樣都好。」難道不是一種強加嗎?「我希望你不受家庭的影響,做你自己」,這還是一種強加。哪怕大人徹底消失,他還會以缺席的身影,把十倍的影響延續下去。

所以,《尋夢環遊記》的底色,有一點宿命論的悲劇色彩。它講的根本不是「有了家庭的祝福,夢想才走得更遠」這種雞湯鬼話,它講的是,你以為你走了十萬八千里去追尋自己,成為自己,但你始終在如來佛的掌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