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睡夢中突然感覺踩空了一塊,是身體發出求救信號?醫生說要小心!

睡得迷迷糊糊時, 感覺自己好像來到懸崖邊, 或者下樓梯時, 突然腳下踩空, 整個人全身一抖, 瞬間驚醒……一臉懵逼的自己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然後又睡過去……

關於這個身體秘密, 醫生說這叫肌抽躍, 表現為剛入睡時身體猛然一抖, 而且通常會伴隨著一種跌落或踏空的感覺。 有網上傳言說是睡覺時呼吸頻率降低的幅度太大, 導致大腦認為身體快要死亡了, 所以它會發送一個脈衝使身體覺醒。 甚至驚醒, 一般只是出現在比較勞累或精神壓力大的時候。

毫無疑問, “死亡”這個詞眼, 讓這段話具有危言聳聽的氣質。

肌抽躍一般分為生理性和偶然性:

生理性肌抽躍比較常見, 如打嗝、疲勞、緊張時會出現, 70%的人都會在睡夢中經歷過。

偶然性肌抽躍, “肌抽躍”是正常生理現象, 是因為人正處於睡眠的“快速動眼期”, 是伴隨著“快速動眼期”入夢時發生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

為什麼會這樣呢?

關於入睡抽動主要有兩種理論, 分別是基於神經科學和進化。

1、最普遍的解釋是當你入睡時, 大腦中有兩套不同的系統正互相對抗。

當你有點想睡覺時, 1號系統通常會移交控制權給2號系統VLPO, 而此時入睡抽動則會停止, 所以這些入睡抽動被認為是每次嘗試入睡時, 在身體中發生的睡覺/清醒鬥爭的結果。

2、另一種說法是, 睡著後, 身體肌肉應該是放鬆的, 但是有些人由於睡姿、白天勞累、興奮、心情煩躁等原因, 睡下後肌肉沒有完全放鬆, 睡眠進入“快速動眼期”在做夢時,

特別是有時夢境過於生動, 刺激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發出信號, 就會產生小動作, 發生把夢境演出來的情況。

想防止入睡抽動(肌抽躍)怎麼辦?

不過, 根據醫生說法, 無論是什麼引起的偶爾的入睡抽動, 都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但是如果你不喜歡突然抖醒,

並感覺要掉下去摔死, 這裡有一些措施可減少大部分的睡驚。

1、減少咖啡

2、在白天就做完工作

3、控制壓力水準和睡眠模式都可能會減少入睡抽動

“肌抽躍”次數過多、幅度過大要小心

一般人都是偶發的, 一晚上不會超過四五次, 動作幅度也不會太大。 但也要注意如果頻繁肌抽躍, 就可能是某種疾病造成的, 醫生稱可從以下幾方面查找睡覺抽動頻繁的原因。

1.過於勞累、白天壓力大, 精神緊張。 所以要多注意休息, 放鬆心情。

2.缺鈣。 有可能是血鈣低導致神經、肌肉興奮性亢進而痙攣抽搐。

3.肝腎虧虛。 如不是很劇烈, 但頻次較多, 在中醫上有可能是肝腎虧虛, 氣血不足。

4.症狀性肌抽躍。 如果伴有頭痛、頭暈等狀況, 需要腦部CT或磁共振檢查, 判斷此種肌抽躍是不是由於腦部有病變而表現出來的症狀。病因如:腦細胞的代謝性或儲存性疾病、腦的退化性疾病、腦缺氧後遺症、腦外傷後遺症、腦基底核病變、腦炎等。

判斷此種肌抽躍是不是由於腦部有病變而表現出來的症狀。病因如:腦細胞的代謝性或儲存性疾病、腦的退化性疾病、腦缺氧後遺症、腦外傷後遺症、腦基底核病變、腦炎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