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甲午海戰失敗丁海昌殉國的原因是什麼?李鴻章為何放棄救援?

(圖)劉公島降約簽訂現場

甲午海戰開始後丁汝昌所率北洋水師一敗再敗, 只能死守劉公島, 特別是在陸軍的炮臺失守為日軍所用之後,

北洋水師多面受敵, 已再無能力組織起像樣的反攻。 此時的局面對時任北洋水師最高軍事長官丁汝昌來說, 死中求活的可能只有一個, 就是有大量援兵來到。 其實, 這也是各方面普遍關注的問題。 先是在一月二十二日(光緒二十一年, 西元1895年), 廷旨準將已奉旨北上之貴州古州鎮總兵丁槐所部五營截留山東;二十三日, 劉坤一到天津與李鴻章晤商, 決定飭徐州起程之徐州鎮總兵陳鳳樓馬隊五營, 及皖南鎮總兵李山椿等步隊十五營, 皆迅赴煙臺。 就當時情況來看, 威海如能支撐二十天(從一月二十二日起), 徐州總兵陳鳳樓的五營馬隊, 應該能夠到達。 但陳鳳樓軍到達天津領取馬槍之後又被李鴻章調譴北上,
最終丁汝昌盼援無望而以身殞國。

從以上史實看來, 丁汝昌之死似乎應由李鴻章和陳鳳樓來負主要責任, 這也是許多清史研究者所持有的一種觀點, 但事實真的如此麼?據有關史料記載, 陳鳳樓奉旨援威的時間應為光緒二十年十二月初六, 年底方才開拔, 於正月中旬方才到達濰縣。 對此陳鳳樓的解釋是因兵員、餉、械懼缺, 又時值大雪, 馬隊行進困難。 即便如此, 陳鳳樓軍應還可能如期到達。 因為甲午戰爭之後, 李秉衡曾致電劉含芳說:“陳鳳樓到濰, 傅相(李鴻章)電止, 奏調回直。 奈何?島、艦無兵救, 真堪傷痛!”陳鳳樓部的馬槍由李秉衡發放, 而李秉衡尚有微辭, 可見陳鳳樓部在所余時間尚可到達地點。

(圖)北洋水師, 或稱作北洋艦隊、北洋海軍, 1888年正式成立。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致使陳鳳樓部未能如期到達威海呢?又是什麼因素造成了李鴻章放棄了對丁汝昌的救援呢?按邏輯推理,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現在我們就先分析一下陳鳳樓部未能及時到達可能存在的自身因素:一是不敢去。

也就是說陳鳳樓本屬無能之輩, 貪生怕死之徒, 不諳戰事。 此類人在晚清將領中也不在少數, 無需例舉。 二是不願去。 那就是丁汝昌的生死、戰爭的勝負與其無關, 不願幫忙而故意延期。 三是不能去。 切實是因餉械俱缺, 不能為戰。 (由漕運墊銀一萬兩, 才於甲午歲末得以開拔;槍械先稱到津才能領得, 後於乙未正月初五日才在濟甯得到山東巡撫李秉衡撥給的馬槍300餘杆)。

那麼, 我們現在看陳鳳樓是否符合以上幾條。 首先, 從陳鳳樓的履歷中可以看出其以勇著稱, 可以說陳鳳樓的每一次提升都是其作戰英勇的最好證明, 而陳鳳樓曾捨命救僧王的故事也在其家鄉廣為流傳。

陳鳳樓的勇猛是被同時代人所認可的。

那麼我們再看第二種可能, 是否是陳鳳樓不願去呢?正月十五日(2月9日), 丁汝昌派營弁夏景春偷渡威海, 從旱路潛往煙臺, 帶函給劉含芳, 告以:“十六七日援軍不到, 則船、島萬難保全。 ”並請轉一函給陳鳳樓稱:“此間被困, 望貴軍極切, 如能趕於十七日到威, 則船、島尚可保全。 日來水陸軍心大亂, 遲到, 弟恐難相見, 乞速援救。 ”丁汝昌特別對陳鳳樓另發一函求救, 就當時的情況來看, 淮軍早已形成了同一利益集團, 即使陳鳳樓與丁汝昌關係平平, 從淮軍集團利益角度出發陳鳳樓也不願見丁汝昌兵敗失島, 艦沉人亡。

從這一函件中我們是否還可以讀出別的一些東西,從信的語氣中我們不難發現私情已大於公務,畢竟是一對曾經並肩征戰多年的戰友,兄弟之情溢於言表;從信的內容上看,比致劉含芳的信中多出了“日來水陸軍心大亂”這一“船、島萬難保全”的實質性問題,可見其對陳鳳樓應是無所顧忌。並且不管是陳鳳樓本人還是淮軍集團,都是迫切需要通過戰場立功來重振雄風。陳鳳樓如故意延誤,李鴻章等也不會答應。

說到這裡,感覺第三條理由似乎比較可信,陳鳳樓的確是因籌集餉械而不能到達。如果是這樣或許算是一個容易讓人接受的理由。但歷史畢竟是歷史,在上文我們已經說過陳鳳樓並非是不能如期到達,這也就是說陳鳳樓籌集餉械的確是他延期到達的原因之一,但這絕不是決定因素,陳鳳樓最終未能到達的原因是“傅相電止”。難道李鴻章、陳鳳樓都願意把丁汝昌置於萬劫不復之地麼,這于公於私都無法說通。那麼真正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我想我們只能從這場戰爭之外來尋求答案了。

讓我們先看下戰場的週邊情況:

1、張之洞成為了中日戰場的後勤部長。當時所有北上增援部隊的武器裝備和糧餉補給,都由張之洞設法籌措。而張之洞對淮系及陳鳳樓成見極深,證據一:光緒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張之洞致李秉衡電雲:“聞公在煙臺查出合肥(指李鴻章)致丁汝昌、龔照璵、威海各統領電信多件,大率俱令勿戰,已錄稿進呈。究竟其電信內有何支離之語,祈密示。威海駐兵八千,附骨之疽矣。”這位台諫出身的張大人似有唆使他人入人於罪之嫌。

(圖)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

證據二:張之洞光緒二十一年正月十八日致萊州李撫台:“陳鳳樓聞又調津,此人貪習氣重,不來亦無妨。”[兩江總督劉坤一調津,欽差督軍。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於光緒二十年十月日到任署理江督,李秉衡時任山東巡撫。李是張的舊部。]其對李秉衡的信中導向性極強。在此之後的臺灣戰爭中,劉永福在臺灣領導軍民堅持抵抗日本侵略軍。但是“餉械奇絀”,多次向張之洞求援,張之洞雖有餉械,卻不敢接濟,向張之洞求援的吳桐林曾在南京與張之洞徹夜談論,張說:“日本向朝廷訴說東南督撫暗助劉永福,事關外交,無能為力。” 吳歎息道:“不得已,只得囑淵帥(劉永福――筆者注)歸國。”於是電告劉永福:“求援無望,全師內渡。”退歸廈門。此事可見張之洞的處事原則。

2、丁汝昌與陸軍矛盾重重。當日軍迫近威海衛時,丁汝昌籌畫防務,聯絡各軍,盡了自己的極大努力。在個人處境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他不計個人的恩怨得失,仍然“表率水軍,聯絡旱營,佈置威海水陸一切”,“總期合防同心,一力固守”。

但是丁汝昌所做的極大努力換來的又是什麼呢?我們接下來看到的卻是“ 倭連日以水陸夾攻……水師二十餘艘,加以南岸三台之炮,內外夾攻我船及島。敵施炮彈如雨,極其兇猛。我軍各艦及劉公島各炮臺,受敵彈擊傷者尚少,被南岸各台擊傷者甚重,官弁兵勇且多傷亡。是日(指二月七日,即夏曆正月十三日),(日)島之炮臺及藥庫均被南岸各台擊毀,兵勇傷亡亦多,無法再守,只得飭餘勇撤回。當南岸未失以前,昌與張文宣等曾挑奮勇,備事急時即往毀炮。詎料守台官既不能守,又不許奮勇入台。又竟以資敵,反擊船、島,貽害不淺。此船、島所以不能久撐也。南、北各岸,極其寥落,現均為敵踞,且沿岸添設快炮,故敵艇得以偷入,我軍有所舉動,敵及對岸均能見及,實防不勝防。”(《甲午戰爭史》)至此,丁汝昌所率的北洋水師也只有挨打的份了。

3、李秉衡防務不利。光緒二十一年一月十二日,清廷聞日軍有進攻威海之說,電渝李鴻章、李秉衡“飛飭各防軍,晝夜梭巡,實力嚴防,不得稍有疏懈”。十八日,李秉衡電疏:威海後路“情形均屬萬緊,惟有就現有兵力,分佈各島口,囑飭各營晝夜梭巡瞭望,無敢疏虞。”但是實際上並未認真採取積極防禦措施,甚至把兵力零星分佈在東起成山角、榮成,西至寧海、煙臺,“共三百里之遙”的漫長防線上,不分主次,分兵把口,致使防務薄弱。而在二月九日李秉衡至黃縣,十二日退駐萊州。他告訴丁汝昌自己已移紮萊州,防威海之兵亦徑退萊州。不久威海失,北洋水師覆滅,與李秉衡“目擊劉公島危急,不克救援”有密切關係。當時外國觀戰記者肯甯咸在論述劉公島失守的原因時,認為“本省巡撫(李秉衡)既按兵不動”,不“應約發援兵”是重要原因。

鑒於上述情形,即使陳鳳樓可以如期到達,區區三五馬營,又能起到多大作用,而其他部隊依然相距甚遠。在週邊環境極其不利的情況下,李鴻章又豈願將手中這僅有的一點淮軍精銳投往虎口。讓其成為北洋水師的陪葬者,終止救援也算是李鴻章的明智之舉。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陳鳳樓作為晚清的一名軍事長官其人生道路只能有這麼兩條,一是如丁汝昌等戰死;另一條路則是成為派系鬥爭中的棋子,或許可以得以善終,卻無大事可成。其實那個時代早已註定了丁汝昌、陳鳳樓等人的悲劇人生,只是悲劇的腳本有所不同罷了。

*作者:千年芝麻狐,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從這一函件中我們是否還可以讀出別的一些東西,從信的語氣中我們不難發現私情已大於公務,畢竟是一對曾經並肩征戰多年的戰友,兄弟之情溢於言表;從信的內容上看,比致劉含芳的信中多出了“日來水陸軍心大亂”這一“船、島萬難保全”的實質性問題,可見其對陳鳳樓應是無所顧忌。並且不管是陳鳳樓本人還是淮軍集團,都是迫切需要通過戰場立功來重振雄風。陳鳳樓如故意延誤,李鴻章等也不會答應。

說到這裡,感覺第三條理由似乎比較可信,陳鳳樓的確是因籌集餉械而不能到達。如果是這樣或許算是一個容易讓人接受的理由。但歷史畢竟是歷史,在上文我們已經說過陳鳳樓並非是不能如期到達,這也就是說陳鳳樓籌集餉械的確是他延期到達的原因之一,但這絕不是決定因素,陳鳳樓最終未能到達的原因是“傅相電止”。難道李鴻章、陳鳳樓都願意把丁汝昌置於萬劫不復之地麼,這于公於私都無法說通。那麼真正的原因又是什麼呢?我想我們只能從這場戰爭之外來尋求答案了。

讓我們先看下戰場的週邊情況:

1、張之洞成為了中日戰場的後勤部長。當時所有北上增援部隊的武器裝備和糧餉補給,都由張之洞設法籌措。而張之洞對淮系及陳鳳樓成見極深,證據一:光緒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張之洞致李秉衡電雲:“聞公在煙臺查出合肥(指李鴻章)致丁汝昌、龔照璵、威海各統領電信多件,大率俱令勿戰,已錄稿進呈。究竟其電信內有何支離之語,祈密示。威海駐兵八千,附骨之疽矣。”這位台諫出身的張大人似有唆使他人入人於罪之嫌。

(圖)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

證據二:張之洞光緒二十一年正月十八日致萊州李撫台:“陳鳳樓聞又調津,此人貪習氣重,不來亦無妨。”[兩江總督劉坤一調津,欽差督軍。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於光緒二十年十月日到任署理江督,李秉衡時任山東巡撫。李是張的舊部。]其對李秉衡的信中導向性極強。在此之後的臺灣戰爭中,劉永福在臺灣領導軍民堅持抵抗日本侵略軍。但是“餉械奇絀”,多次向張之洞求援,張之洞雖有餉械,卻不敢接濟,向張之洞求援的吳桐林曾在南京與張之洞徹夜談論,張說:“日本向朝廷訴說東南督撫暗助劉永福,事關外交,無能為力。” 吳歎息道:“不得已,只得囑淵帥(劉永福――筆者注)歸國。”於是電告劉永福:“求援無望,全師內渡。”退歸廈門。此事可見張之洞的處事原則。

2、丁汝昌與陸軍矛盾重重。當日軍迫近威海衛時,丁汝昌籌畫防務,聯絡各軍,盡了自己的極大努力。在個人處境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他不計個人的恩怨得失,仍然“表率水軍,聯絡旱營,佈置威海水陸一切”,“總期合防同心,一力固守”。

但是丁汝昌所做的極大努力換來的又是什麼呢?我們接下來看到的卻是“ 倭連日以水陸夾攻……水師二十餘艘,加以南岸三台之炮,內外夾攻我船及島。敵施炮彈如雨,極其兇猛。我軍各艦及劉公島各炮臺,受敵彈擊傷者尚少,被南岸各台擊傷者甚重,官弁兵勇且多傷亡。是日(指二月七日,即夏曆正月十三日),(日)島之炮臺及藥庫均被南岸各台擊毀,兵勇傷亡亦多,無法再守,只得飭餘勇撤回。當南岸未失以前,昌與張文宣等曾挑奮勇,備事急時即往毀炮。詎料守台官既不能守,又不許奮勇入台。又竟以資敵,反擊船、島,貽害不淺。此船、島所以不能久撐也。南、北各岸,極其寥落,現均為敵踞,且沿岸添設快炮,故敵艇得以偷入,我軍有所舉動,敵及對岸均能見及,實防不勝防。”(《甲午戰爭史》)至此,丁汝昌所率的北洋水師也只有挨打的份了。

3、李秉衡防務不利。光緒二十一年一月十二日,清廷聞日軍有進攻威海之說,電渝李鴻章、李秉衡“飛飭各防軍,晝夜梭巡,實力嚴防,不得稍有疏懈”。十八日,李秉衡電疏:威海後路“情形均屬萬緊,惟有就現有兵力,分佈各島口,囑飭各營晝夜梭巡瞭望,無敢疏虞。”但是實際上並未認真採取積極防禦措施,甚至把兵力零星分佈在東起成山角、榮成,西至寧海、煙臺,“共三百里之遙”的漫長防線上,不分主次,分兵把口,致使防務薄弱。而在二月九日李秉衡至黃縣,十二日退駐萊州。他告訴丁汝昌自己已移紮萊州,防威海之兵亦徑退萊州。不久威海失,北洋水師覆滅,與李秉衡“目擊劉公島危急,不克救援”有密切關係。當時外國觀戰記者肯甯咸在論述劉公島失守的原因時,認為“本省巡撫(李秉衡)既按兵不動”,不“應約發援兵”是重要原因。

鑒於上述情形,即使陳鳳樓可以如期到達,區區三五馬營,又能起到多大作用,而其他部隊依然相距甚遠。在週邊環境極其不利的情況下,李鴻章又豈願將手中這僅有的一點淮軍精銳投往虎口。讓其成為北洋水師的陪葬者,終止救援也算是李鴻章的明智之舉。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陳鳳樓作為晚清的一名軍事長官其人生道路只能有這麼兩條,一是如丁汝昌等戰死;另一條路則是成為派系鬥爭中的棋子,或許可以得以善終,卻無大事可成。其實那個時代早已註定了丁汝昌、陳鳳樓等人的悲劇人生,只是悲劇的腳本有所不同罷了。

*作者:千年芝麻狐,魚羊秘史簽約作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