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就算已過二十年,她在幼稚園遭遇的“冷暴力”仍然如影隨形

雖然已經過了二十多年, 但幼稚園的一幕幕仍然時不時出現在小魚的眼前, 特別是她進幼稚園第一天所遭遇的情況。

那天,

媽媽把她交給幼稚園老師後, 就離開了。 第一次進教室的小魚, 很緊張, 小心地坐在最後面。 可是, 上課的時候, 老師偏偏讓她站到前面來唱歌。 小魚本來唱歌很好聽, 可是因為緊張她只唱了一句就記不住歌詞。

雖然在家裡她已經很熟練地唱《小燕子》了, 但是那天, 她只唱了一句“小燕子, 穿花衣”。 結果, 老師斜著眼嘲笑她說:“怎麼這首歌都不會唱啊!”小朋友們都笑了起來。 此後, 老師就總是當著小朋友面叫小魚起來唱歌, 她每次都緊張得不知道該怎麼唱。

可能是老師有意無意的嘲笑, 讓小朋友們都不怎麼喜歡和她玩。 整個班沒有人和她說話, 沒有人和她玩;上課的時候, 她總是坐在最後一排, 如同班上的隱形人;大家玩遊戲的時候,

小魚永遠都是靜靜地看著其他小朋友玩……

隨著時間的流逝, 小魚已經記不住老師的長相了, 但老師的表情卻深刻地刻在了她的心裡。 很多晚上, 這種情境都出現在小魚的夢中, 嚇得她出一身又一身的冷汗。

幼稚園“冷暴力”, 是指幼稚園老師通過輕視、放任、疏遠、不關心孩子,

從而導致孩子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傷害和侵犯。

遭受幼稚園“冷暴力”的孩子, 可能都不覺得自己受到了侵害, 而且家長也不是很在意, 甚至還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文靜, 表現好。 但這種冷暴力, 卻是非常殘酷的一種傷害, 一種精神上的虐待, 在無形中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最深。

如今, 這件事儘管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 小魚仍然覺得自己總是被人拒絕, 被人遺忘, 總覺得自己配不上任何好的東西和事物。 那種被人孤立、被人忽視的精神壓迫, 讓她直到現在仍然飽受神經衰弱的折磨。

而當年, 她的父母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存在, 總覺得她的膽小、害羞、文靜, 是女孩子該有的狀態。 殊不知, 這成為了小魚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

長期遭受“冷暴力”的孩子, 長大之後往往性格孤僻, 不喜歡交際, 不合群, 也無法與人好好相處, 很容易成為“問題學生”。 因為很少有人真正瞭解他們, 他們也因此缺乏心理輔導, 這種傷害很可能將伴隨著孩子的一生。

幼稚園的孩子遭遇“冷暴力”,

是非常隱秘的, 因為孩子小, 還不會形容自己的遭遇, 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正在遭受不正確的對待。 這就需要家長仔細觀察了。

如果孩子非常排斥上幼稚園, 每次去幼稚園都哭得稀裡嘩啦的, 那孩子肯定在幼稚園遭受了不正常的待遇。

如果孩子性格大變, 原本活潑的孩子變得孤僻, 不喜歡說關於幼稚園和老師的任何事情, 甚至自己一個人靜靜呆著, 拒絕和他人交流, 那孩子可能就在幼稚園遭遇了不正常的待遇。

如果孩子變得突然不知道如何和其他小朋友交際了, 如家裡來了其他小朋友, 不再向以前那樣開心地打招呼, 甚至遇到小朋友的時候變得畏畏縮縮, 那孩子很可能在幼稚園遭遇了不正常的待遇。

如果孩子變得很有“儀式感”,如家裡的鞋子一定要擺出一定的樣子,吃飯的時候碗筷也不能亂放等等,那孩子可能在幼稚園遭遇了不正常待遇,因為這是一種潛意識的應激反應。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可能在幼稚園遭遇了冷暴力,一定要及時和老師溝通。因為很多時候,老師並不覺得這是問題,反而還會覺得孩子聽話、懂事、守規矩。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只需要老師每次遊戲或者上課的時候,多鼓勵孩子參與進來即可。

孩子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用不了多久,家長就會發現孩子能融入班裡的環境中,變得開朗而活潑了。

如果孩子變得很有“儀式感”,如家裡的鞋子一定要擺出一定的樣子,吃飯的時候碗筷也不能亂放等等,那孩子可能在幼稚園遭遇了不正常待遇,因為這是一種潛意識的應激反應。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可能在幼稚園遭遇了冷暴力,一定要及時和老師溝通。因為很多時候,老師並不覺得這是問題,反而還會覺得孩子聽話、懂事、守規矩。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只需要老師每次遊戲或者上課的時候,多鼓勵孩子參與進來即可。

孩子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用不了多久,家長就會發現孩子能融入班裡的環境中,變得開朗而活潑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