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為什麼華為手機不能越賣越貴,而蘋果三星卻可以?

華為Mate10作為今年最受關注的國產旗艦, 在萬眾矚目的情況誕生。 無論在外觀還是硬體設定上較上一代都做了大幅度的提升, 覺得稱得上安卓機皇。 在衝擊高端領域, 追求更高品牌溢價的道路上, 華為這幾年目標都非常堅定, 從未停歇。 按照任正非的說法是, 華為有這麼多的設備, 這麼多的員工, 我們同時做多幾款高端機, 總有一款會成功的。

確實, 華為Mate10系列目前是非常成功的, 可是同時也暴露了一個問題。 華為Mate10的價格成了網友吐槽的對象。 例如華為Mate10並沒有時下流行的18:9全面屏, 沒有人臉解鎖, 也僅僅標配了4G運行記憶體。 由於麒麟970處理器和第三代徠卡雙攝的加持則賣到了3899元, 刷新了傳統手機的價格記錄。 雖然比海外版本要略低一些, 科還是有很多人表示不能接受。

華為Mate10作為三星note8和iPhone8的主要競品, 在其他兩款手機都猛漲價的時候, 為什麼消費者會在意並反感華為手機越賣越貴呢?總結了一下,

主要有以下兩種原因:

高性價比已成為國產手機的標識:

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早已進入白熾化階段, 以蘋果為首的進口品牌在中國非常吃香, 特別是在高端領域一直處於壟斷的地位。 其憑藉著IOS系統的優越性和穩定性,

獲得了大部分果粉的支持。 而三星雖然在中國市場銷量持續下跌, 但是畢竟進入中國市場較早, 用戶根基很深, 在外觀和硬體方面有著絕對的優勢, 例如note8是公認的安卓旗艦標杆。

而國產手機這幾年發展非常迅速, 主要還是得益於較高的性價比。 以小米為首, 魅族, 錘子, OPPO等國產廠商都在堅守2000至3000元價格段, 以較高的配置賣出一個合理的價錢, 深受消費者喜愛。 而華為作為國產品牌, 是地地道道的國貨, 不走高性價比路線, 消費者不接受也是合理的。

品牌溢價的速度遠超市場預期

華為這幾年動作頻繁, 先是推出榮耀品牌擺脫低端機的形象, 再推出P系列和Mate系列, 餘承東更是放出三至五年內超越三星和蘋果的口號,

將華為包裝為一個高端品牌。 這一切無非都是為了追求更高的品牌溢價。 每年P系列的價格都是一年比一年高, Mate系列也是如此, 華為一心想把價格賣到三星和蘋果持平, 可顯然消費者沒有跟上他的節奏, 導致經常被罵。

總結

華為在高端機領域如果能夠站穩陣腳,

可以避免蘋果和三星獨大, 對我們消費者是有利的。 今年的華為出貨量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保持在穩定的水準, 華為把手機賣得越來越貴更多的是想吸引外界的關注, 宣傳造勢, 為以後推出更多的高端機做準備。 你呢?對於華為手機越來越貴有什麼看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