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新技術“智造”新建築 南寧鳳嶺綜合客運樞紐站雛形初現

近日, 記者走進南寧鳳嶺綜合客運樞紐站建設現場看到:內隔牆的搭建不再是由一塊塊磚砌成, 而像鋪瓷磚一樣將半成品拼接而成, 建設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建築的範本不再使用大量的木材, 而是以鋁合金範本取而代之, 既能迴圈利用又綠色環保……

南寧鳳嶺綜合客運樞紐站專案位於南寧東站南廣場東側、鳳嶺北路北側, 是一個以公路長途客運為核心, 集合公交、出租、社會車輛等多種交通方式“零換乘”功能, 上蓋商業開發為輔的複合型城市交通綜合體。 目前專案已初現雛形, 預計明年10月建成。

樞紐站局部區域已經封頂

南寧鳳嶺綜合客運樞紐站長途客運站為一級客運站, 設計日均旅客發送量為3萬人。 項目由中建八局廣西公司承建。

“長途客運站的站房為地下2層、地面3層至5層。 ”南寧鳳嶺綜合客運樞紐站專案總工程師鄧國明介紹, 地下2層設置地鐵換乘點、社會車輛停放區;地下1層為換乘廳,

也有社會車輛停車位;地面1層主要是售票廳和候車大廳;地面2層有辦公區域;地面3層主要是長途客運站的下客區;再往上設置辦公區。

在兩棟主樓上, 記者看到藍色的範本環繞在樓頂, 且根據樓層建設進展,

範本也往上“爬”。 “這叫整體式集成爬架, 也是一項新技術。 ” 鄧國明介紹, 以往建高樓需要工人搭架子, 這是具有危險性的, 而集成爬架可在地面組裝後採用電動吊裝, 大大減少了安全隱患。

此外, 專案還採用了BIM技術, 讓建築物以三維模型動態展示出來, 從而實現精細分析, 既避免可能出現的盲目施工和返工損失, 又便於施工全程視覺化管理。

綠色施工讓建設與環保同行

“不僅追求技術, 還要與環保同行。 ”鄧國明感慨地說, “如今的工地已經不再是塵土飛揚, 而是追求乾淨整潔, 充滿‘綠色’。 ”

說話間, 工地上牆體的噴淋系統自動開啟了, 這是為抑制揚塵而裝配的。 “為了讓‘南寧藍’常駐綠城, 我們嚴格執行工地標準, 泥頭車進出要沖洗等等。

除此之外, 環保理念也一直貫穿于南寧鳳嶺綜合客運樞紐站的建設過程中。 “建設大型建築, 以往需要用大量的木材搭建木模, 如今我們採用鋁合金範本早拆體系, 不僅建築成型好, 品質好, 而且鋁合金範本還能迴圈使用, 大大節約資源。 ”鄧國明說。

在施工現場記者還看到, 一項項展示高技術、環保理念的展板擺放著, 工人可以隨時參觀學習。 “12月初, 中建八局舉行了第四屆施工技能大賽, 百名工匠在這裡擺擂臺。 ”鄧國明介紹, 單位一直將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技能作為素質工程常抓不懈。 目前, 通過施工技能大賽湧現了一批批技術能手和技術標兵, 並成長為技術骨幹, “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的意識深入人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