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寧這些示範村不僅美,還……

黨的十九大提出, 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近年來, 南寧市認真落實自治區關於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的決策部署, 圍繞“一產顯特色”的南寧農業發展思路, 堅持以點連線帶面、示範引領, 大力開展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創建, 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形成了“產村互動、農旅融合”的南寧模式, 帶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五大創新

示範區建設釋放新動能

2014年以來, 根據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深入開展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創建工作部署, 南寧市堅持推動理念、制度、科技、產業、模式五個方面創新發展, 統籌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 引領全市現代農業發展。

增點擴面

示範區建設邁上新臺階

古色古香的農家庭院、曲曲折折的湖中小橋、新鮮多彩的水果蔬菜……近兩年, 許多市民的朋友圈上多了不少美麗的鄉村圖片, 鄉村旅遊已然成為週末休閒的好去處。 事實上, 這恰恰是南寧市著力推動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的成果體現。

西鄉塘區美麗南方休閒農業示範區擁有全國最大的香蕉標準化生產基地, 那裡是聞名遐邇的“中國香蕉第一村”。

“我們定典屯依靠香蕉種植產業發展‘金穗模式’, 不僅建起了一棟棟‘香蕉樓’, 還辦起了金穗生態園。 我現在一年純收入3萬多元, 比到外地打工強多了!”定典屯七隊隊長盧含憑說起香蕉, 笑得很開心。

盧含憑提到的“金穗模式”, 是定典屯村民的農村經濟實體與組織管理新模式, 依託廣西金穗公司推行土地流轉經營及創新誕生的“金穗模式”, 讓農民耕種模式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 實現了農業轉型升級和農民增收致富的雙贏。

“金穗模式”有兩種形式:一是直接從農戶那裡租地, 請農民到基地做工;二是農戶出土地, 公司出技術、化肥, 由農民種植管理, 公司保價收購。 近年來, 大力推行“金穗模式”, 使“公司+合作社+農民”“產業聯盟”“統租分包”等多種新型經營模式在示範區中實現了全覆蓋。 此外, 還在示範區建設中不斷完善“地租+勞務+提成”“地租+勞務+分紅”等利益聯結機制。

“金穗模式”的成功,是南寧市充分發揮示範區作用,推動農業農村進行試點改革的成功範例。除了定典屯,賓陽縣古辣香米產業(核心)示範區也創新形成了“機械化+服務體系+糧食銀行”的“古辣模式”,成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此外,南寧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等農村產權確權登記已率先在示範區完成,目前,全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可頒證率達94.83%。

農旅融合

宜居鄉村建設實現新發展

每逢週末,邕甯區“七彩那貴”都十分熱鬧,遊客可以在這裡真切感受到農業生態旅遊示範區迸發出來的蓬勃活力。“這裡賞有美景、玩有樂趣、遊有韻味,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遊客說。

邕甯區蒲廟鎮良勇村那貴坡的“七彩那貴”項目,是邕甯區在推進“美麗邕甯”建設過程中,把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特色小鎮、特色旅遊綜合規劃統一推進的農業生態旅遊示範區。目前,基本建成了那貴綜合示範村、一遍天原種豬產業(核心)示範區、極速運動小鎮三大板塊。

據瞭解,“七彩那貴”專案通過整合財政資金與引入社會資本相結合的辦法,在改造村莊基礎上,引入現代農業產業,大力發展鄉村休閒觀光旅遊業。將綜合示範村建成了特色小鎮,不僅讓示範區打出了品牌,也把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變成了市民新的休閒熱點。

據瞭解,隨著近年來現代特色農業鄉村休閒旅遊精品戰略深入實施,南寧市同步推進36個生態綜合示範村農旅融合工作。現在,只要走進農業示範區、生態示範村屯,就像走進了一個大景區,放眼皆景,各種特色產業相輔相成、相融相盛。農業游、農村遊打通了鄉村發展的“任督二脈”。

目前,南寧市西鄉塘區忠良村〔美麗南方休閒農業(核心)示範區〕榮獲“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稱號,隆安縣定江村定典屯金穗生態園〔金穗香蕉產業(核心)示範區〕獲評為“2017年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五星級)”。與此同時,全市有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2個,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4個,中國鄉村旅遊金牌農家樂48家等。2015年以來,僅西鄉塘區忠良村接待遊客總數就達287萬人次,經營收入近1.2億元。

輻射帶動

脫貧致富取得新成果

說到產業發展,還得從土地流轉說起。四年前,馬山縣喬利鄉喬利社區分佈著零零碎碎的土地,每家每戶都只有幾分地,連有效灌溉都無法實現,更談不上機械化、規模化種植。直到2013年,以蒙有勝為首的幾位經濟能人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組建合作社,流轉了村民的零碎土地,建設起馬山縣喬利果蔬產業示範區,這一現狀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自從流轉了土地後,每年都有租金,到合作社幹活還有工錢。”喬利社區貧困戶林愛平目前在家附近的兩個火龍果棚工作。因照顧家庭放棄外出打工的她,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

蒙有勝告訴記者,傳統產業已經不能滿足村民脫貧致富的要求。於是,大夥在土地上種植了沃柑、桑葚、葛根、火龍果等經濟作物,喬利果蔬產業示範區的規模也越來越大。示範區共引進和培育3家企業、6個合作社和3個家庭農場,打造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目前沃柑、葛根、火龍果均已實現訂單銷售,葡萄等農產品實現體驗式休閒採摘和批發零售,銷售管道進一步拓寬。

喬利果蔬產業示範區是我市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南寧市不斷深化農業生產結構調整,以示範區建設為依託,以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為抓手,助推了農業產業提質升級,促進了農民增收脫貧致富。

據統計,南寧市示範區已幫扶解決農民就業4.22萬人,直接帶動8.95萬戶農民從事特色農業生產;引導149家龍頭企業、1239個農民合作社參與產業扶貧,構建完善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帶動了23萬貧困人口增收,示範區核心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周邊群眾高20%以上。

提質升級

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目前,南寧市的示範區建設已形成由點連線、由線向面不斷擴大發展的新局面,構建了由鄉級向縣級、市級、自治區級、國家級梯次發展新格局。示範區“投入集約化、基地設施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組織化、產業特色化、鄉村生態化”建設水準進一步提升,成為推動和引領全市農業農村經濟加快建設發展的新引擎。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重要部署。未來,我市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採取更加務實有效的措施,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增點擴面提質升級。

強力推進增點擴面,在拓展現有示範區區域、品種、產業、行業覆蓋面的基礎上,堅持以點連線帶面,再規劃建設一批新的示範區,形成縣縣有示範區、鄉鄉有示範園、村村有示範點的建設新格局。

強力推進提質升級,建設完善示範區特色產業和基礎設施,補齊示範區在種植業、深加工和冷鏈物流等方面短板,升級打造一批縣、市、自治區、國家級示範區。

強力推進融合發展,深化“產村互動、農旅融合”建設模式,結合“美麗廣西”鄉村建設、“三園三區一體”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等工作,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實施擴面提質增效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新載體、創造新動能。

“金穗模式”的成功,是南寧市充分發揮示範區作用,推動農業農村進行試點改革的成功範例。除了定典屯,賓陽縣古辣香米產業(核心)示範區也創新形成了“機械化+服務體系+糧食銀行”的“古辣模式”,成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此外,南寧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等農村產權確權登記已率先在示範區完成,目前,全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可頒證率達94.83%。

農旅融合

宜居鄉村建設實現新發展

每逢週末,邕甯區“七彩那貴”都十分熱鬧,遊客可以在這裡真切感受到農業生態旅遊示範區迸發出來的蓬勃活力。“這裡賞有美景、玩有樂趣、遊有韻味,是休閒度假的好去處。”遊客說。

邕甯區蒲廟鎮良勇村那貴坡的“七彩那貴”項目,是邕甯區在推進“美麗邕甯”建設過程中,把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特色小鎮、特色旅遊綜合規劃統一推進的農業生態旅遊示範區。目前,基本建成了那貴綜合示範村、一遍天原種豬產業(核心)示範區、極速運動小鎮三大板塊。

據瞭解,“七彩那貴”專案通過整合財政資金與引入社會資本相結合的辦法,在改造村莊基礎上,引入現代農業產業,大力發展鄉村休閒觀光旅遊業。將綜合示範村建成了特色小鎮,不僅讓示範區打出了品牌,也把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變成了市民新的休閒熱點。

據瞭解,隨著近年來現代特色農業鄉村休閒旅遊精品戰略深入實施,南寧市同步推進36個生態綜合示範村農旅融合工作。現在,只要走進農業示範區、生態示範村屯,就像走進了一個大景區,放眼皆景,各種特色產業相輔相成、相融相盛。農業游、農村遊打通了鄉村發展的“任督二脈”。

目前,南寧市西鄉塘區忠良村〔美麗南方休閒農業(核心)示範區〕榮獲“中國最美休閒鄉村”稱號,隆安縣定江村定典屯金穗生態園〔金穗香蕉產業(核心)示範區〕獲評為“2017年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區(五星級)”。與此同時,全市有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2個,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4個,中國鄉村旅遊金牌農家樂48家等。2015年以來,僅西鄉塘區忠良村接待遊客總數就達287萬人次,經營收入近1.2億元。

輻射帶動

脫貧致富取得新成果

說到產業發展,還得從土地流轉說起。四年前,馬山縣喬利鄉喬利社區分佈著零零碎碎的土地,每家每戶都只有幾分地,連有效灌溉都無法實現,更談不上機械化、規模化種植。直到2013年,以蒙有勝為首的幾位經濟能人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組建合作社,流轉了村民的零碎土地,建設起馬山縣喬利果蔬產業示範區,這一現狀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自從流轉了土地後,每年都有租金,到合作社幹活還有工錢。”喬利社區貧困戶林愛平目前在家附近的兩個火龍果棚工作。因照顧家庭放棄外出打工的她,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

蒙有勝告訴記者,傳統產業已經不能滿足村民脫貧致富的要求。於是,大夥在土地上種植了沃柑、桑葚、葛根、火龍果等經濟作物,喬利果蔬產業示範區的規模也越來越大。示範區共引進和培育3家企業、6個合作社和3個家庭農場,打造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目前沃柑、葛根、火龍果均已實現訂單銷售,葡萄等農產品實現體驗式休閒採摘和批發零售,銷售管道進一步拓寬。

喬利果蔬產業示範區是我市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南寧市不斷深化農業生產結構調整,以示範區建設為依託,以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為抓手,助推了農業產業提質升級,促進了農民增收脫貧致富。

據統計,南寧市示範區已幫扶解決農民就業4.22萬人,直接帶動8.95萬戶農民從事特色農業生產;引導149家龍頭企業、1239個農民合作社參與產業扶貧,構建完善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帶動了23萬貧困人口增收,示範區核心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周邊群眾高20%以上。

提質升級

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目前,南寧市的示範區建設已形成由點連線、由線向面不斷擴大發展的新局面,構建了由鄉級向縣級、市級、自治區級、國家級梯次發展新格局。示範區“投入集約化、基地設施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組織化、產業特色化、鄉村生態化”建設水準進一步提升,成為推動和引領全市農業農村經濟加快建設發展的新引擎。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重要部署。未來,我市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採取更加務實有效的措施,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建設增點擴面提質升級。

強力推進增點擴面,在拓展現有示範區區域、品種、產業、行業覆蓋面的基礎上,堅持以點連線帶面,再規劃建設一批新的示範區,形成縣縣有示範區、鄉鄉有示範園、村村有示範點的建設新格局。

強力推進提質升級,建設完善示範區特色產業和基礎設施,補齊示範區在種植業、深加工和冷鏈物流等方面短板,升級打造一批縣、市、自治區、國家級示範區。

強力推進融合發展,深化“產村互動、農旅融合”建設模式,結合“美麗廣西”鄉村建設、“三園三區一體”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等工作,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力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實施擴面提質增效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新載體、創造新動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