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一個日本女人和一個中國男人的故事,殊途同歸

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略軍侵佔南京1937年12月13日, 日軍進佔南京城, 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 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 如今, 這件事距我們已經整整80年了, 在我的生活裡, 有一個日本女人和一個中國青年引起了我的關注。 日本女人名叫松岡環, 《南京戰·尋找被封閉的記憶》的作者, 中國青年名叫袁小樓。 現在, 我們就一起來說說他們的故事。

松岡環, 1947年, 生於日本大阪府。 畢業于關西大學文學系東洋史學科。 在家做了十年全職太太後, 她曾獲取小學教員資格證書, 做了一名教師。 看經歷, 我們就能知道松岡環是一個普通的日本女人, 但正是這個普通的日本女人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情, 被中國媒體譽為“日本良心”。 甚至, 2011年, 她還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評的選候選人。

松岡環做了什麼呢?她寫了《南京戰·尋找被封閉的記憶》這本書, 以日本人的良知和中國證人的口述史實, 用一份特殊的、沉重的成果, 來揭露和挫敗日本有些人企圖否定南京大屠殺史實的陰謀。 為此, 每年的春天, 松岡環都會來南京慰問南京大屠殺倖存者。 多年間, 她尋訪了180位南京大屠殺受害者, 用真誠打開了年邁的受害者心扉, 引導他們講述往事, 再一次將歷史真實的展現在讀者面前。 而支持她幾十次往返日本與中國的, 是那句時刻銘記在心的話:“與受難者同心同行。 ”

回憶起自己1988年首次造訪南京, 松岡環至今難忘受害者李秀英老人用嘶啞的嗓音說:“到現在看到日本人, 我都覺得不舒服。 ”當時, 她在尋訪的受害者那裡並不受歡迎, 最終經過努力, 她才獲得了他們的信任。 松岡環至今仍記得88歲的張秀玉老人在去世前一個月拉著她的手, 殷殷叮囑她一定要把真相告訴日本人。 也是這位老人, 在松岡環的鼓勵下, 曾於1999年勇敢走上日本法庭作為證人出庭, 控訴日本軍國主義當年在中國所犯的滔天大罪。

她說:“調查期間, 我發現日本不斷加強否定歷史的力度, 同時加強軍備。 而南京的受害者們向我訴說著他們的痛苦, 希望我將真相告訴日本民眾。 否定歷史的人一次次傷害受害者, 而我得對老人們(南京的受害者們)有個交代。 他們信任我、鼓勵我, 當我活動有了成果, 並將這些告訴受害者的時候, 我知道他們的痛苦也減輕了些。 ”

在日本, 松岡環受到了阻力可想而知。 1997年,松岡環在日本6個城市,連續3天開設“南京大屠殺情報”熱線。 因為她意識到,僅僅有受害者的證言是不夠的。 “為了說服日本人,我的研究必須既有受害者,也有加害者,讓他們的證言兩相印證。 ”但她獲得的13個老兵的線索都讓她吃了“閉門羹”。

雖然, 松岡環摸索出了一些尋訪技巧,比如帶著禮物上門,或者從戰爭的苦難問起等等。 但她找到的250個日本兵裡,對戰爭有反省的不超過4人。 甚至, 松岡環遍訪大阪、京都等地的老兵,記錄下他們或驕傲自得或漠視遺忘的戰爭回憶。 正是這些加緊了松岡環的尋訪之路, 如今, 在寫書的同時, 松岡環還做紀錄片導演, 並已完成了《南京,被割裂的記憶》、《南京的松村伍長》等3部紀錄片作品。

中國青年袁小樓的故事是這樣的:他了整整三年的時間,將人類史這最為黑暗和血腥的一幕記錄了下來,用2*16米的巨幅油畫《南京不哭》完成了他對歷史的表達。《南京不哭》構成分為遠、中、近景,主題部分由屠殺、救贖、重生三部分組成,分別由三個獨立的物象構成,貫穿整個畫面的中國元素則是用雕塑式的肢體和畫面遠處的聲音。袁小樓說,戰爭帶給人類的,永遠都是不幸。即使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在他手起刀落、人頭落地之時,人們也能感覺到他變態的猙獰狂笑中帶著的恐懼與不安。甚至,當冰冷的刺刀刺進他的胸膛時,他根本感覺不到痛苦,而是一種罪惡的解脫。即使他是嗜血的魔鬼,同樣也會在夢中驚醒,他的餘生會扭曲,他的人性會在痛苦中掙扎,唯有一死才能得以解脫。

“我查閱了半個多世紀前的有關南京的文字、影像等史料。翻開照片,我只能迅速地掃一眼,有些照片根本不敢看……太血腥、太殘忍了……我不明白在二十世紀的人類為什麼會發生這樣慘無人道的一幕,我在厚重如城牆的照片中體會到了一股能進入人骨髓的寒氣!”在與袁小樓交談裡,他說得最多的是這句話。他說:“我們對待死者,應該是一種崇尚的心態——敬死者!但在那段時間,我毫無思想,只是在一次次衝動的促使下,想用畫布、畫筆以及幾種顏色,重新堆積起那個歷史事件,喚起後人對那段歷史的回憶和對死者的祈福。”畫作完成後的2016年,袁小樓把《南京不哭》捐贈給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他說,在那個時候,他似乎才有了一絲解脫,而他創作這幅作品的初心,就是為了為遇難同胞祈福,願死難者安息,願天下太平,世界和平,人民安康。

我注意到,在中國青年袁小樓的畫作裡,有這樣一個細節,即《南京不哭》有一把日本軍刀,袁小樓說:“一個物件可以代表一個國家,日本軍刀代表了日本侵略者,雖然只是一個符號,但足以說明問題。”他還說,其實這是現場和物證,一把刺入雕塑一樣軀體的日本軍刀,足以說明兇手不在現場,但觀者依然可以知道劊子手是誰!

日本女人松岡環說,她有理由把尋訪到的真相告訴每一個人,“我所做的事業,不僅僅是為了澄清歷史,更是為了罪惡的戰爭不再發生”。在她的作品裡,同樣有一個細節引起了我的注意,即松岡環採訪一位侵華的日軍,剛開始,他怎麼也不願意說,後來陸續說了一些,但總以自己殺了多少人為榮,言語間是驕傲、是自豪。對此,松岡環說:“從小到大,我們(日本人)接受的戰爭說法,都是說敗給了盟軍,從沒有提過侵略中國。”

一方面是證據,一方面是不提事實、史實,袁小樓說:”即使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在他手起刀落、人頭落地之時,人們也能感覺到他變態的猙獰狂笑中帶著的恐懼與不安。甚至,當冰冷的刺刀刺進他的胸膛時,他根本感覺不到痛苦,而是一種罪惡的解脫。即使他是嗜血的魔鬼,同樣也會在夢中驚醒,他的餘生會扭曲,他的人性會在痛苦中掙扎,唯有一死才能得以解脫。“松岡說:”有那個一個曾經以殺人為自豪的老人,在他快死的時候終於找到了我,向我說出了實情,還承認了他在中國強姦過,他說他是有罪的,很懺悔……“

正是這兩個人的記述,讓我認識到了這樣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的事情,除非沒做過便不會留下痕跡,而只要做過的、對不起別人的、犯過罪的,最終是會被暴露出來的,不是誰不承認就等於沒有的。南京大屠殺就是這樣的,公開的資料顯示,日軍侵佔南京期間強姦了成千上萬的婦女,他們不分晝夜並在受害婦女的家人面前施行強暴。有些婦女被日軍強姦了好幾次,往往有婦女受不住日軍的折磨而死。估計當時發生的強暴案可能超過20000宗。還有,中華民族在經歷這場血淚劫難的同時,中國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奪。據查,日本侵略者佔領南京以後,派出特工人員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從1938年3月起,花費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搬走圖書文獻十幾卡車,共搶去圖書文獻88萬冊,超過當時日本最大的圖書館東京上野帝國圖書館85萬冊的藏書量。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謝絕其他媒體轉載!

中國青年袁小樓的故事是這樣的:他了整整三年的時間,將人類史這最為黑暗和血腥的一幕記錄了下來,用2*16米的巨幅油畫《南京不哭》完成了他對歷史的表達。《南京不哭》構成分為遠、中、近景,主題部分由屠殺、救贖、重生三部分組成,分別由三個獨立的物象構成,貫穿整個畫面的中國元素則是用雕塑式的肢體和畫面遠處的聲音。袁小樓說,戰爭帶給人類的,永遠都是不幸。即使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在他手起刀落、人頭落地之時,人們也能感覺到他變態的猙獰狂笑中帶著的恐懼與不安。甚至,當冰冷的刺刀刺進他的胸膛時,他根本感覺不到痛苦,而是一種罪惡的解脫。即使他是嗜血的魔鬼,同樣也會在夢中驚醒,他的餘生會扭曲,他的人性會在痛苦中掙扎,唯有一死才能得以解脫。

“我查閱了半個多世紀前的有關南京的文字、影像等史料。翻開照片,我只能迅速地掃一眼,有些照片根本不敢看……太血腥、太殘忍了……我不明白在二十世紀的人類為什麼會發生這樣慘無人道的一幕,我在厚重如城牆的照片中體會到了一股能進入人骨髓的寒氣!”在與袁小樓交談裡,他說得最多的是這句話。他說:“我們對待死者,應該是一種崇尚的心態——敬死者!但在那段時間,我毫無思想,只是在一次次衝動的促使下,想用畫布、畫筆以及幾種顏色,重新堆積起那個歷史事件,喚起後人對那段歷史的回憶和對死者的祈福。”畫作完成後的2016年,袁小樓把《南京不哭》捐贈給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他說,在那個時候,他似乎才有了一絲解脫,而他創作這幅作品的初心,就是為了為遇難同胞祈福,願死難者安息,願天下太平,世界和平,人民安康。

我注意到,在中國青年袁小樓的畫作裡,有這樣一個細節,即《南京不哭》有一把日本軍刀,袁小樓說:“一個物件可以代表一個國家,日本軍刀代表了日本侵略者,雖然只是一個符號,但足以說明問題。”他還說,其實這是現場和物證,一把刺入雕塑一樣軀體的日本軍刀,足以說明兇手不在現場,但觀者依然可以知道劊子手是誰!

日本女人松岡環說,她有理由把尋訪到的真相告訴每一個人,“我所做的事業,不僅僅是為了澄清歷史,更是為了罪惡的戰爭不再發生”。在她的作品裡,同樣有一個細節引起了我的注意,即松岡環採訪一位侵華的日軍,剛開始,他怎麼也不願意說,後來陸續說了一些,但總以自己殺了多少人為榮,言語間是驕傲、是自豪。對此,松岡環說:“從小到大,我們(日本人)接受的戰爭說法,都是說敗給了盟軍,從沒有提過侵略中國。”

一方面是證據,一方面是不提事實、史實,袁小樓說:”即使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在他手起刀落、人頭落地之時,人們也能感覺到他變態的猙獰狂笑中帶著的恐懼與不安。甚至,當冰冷的刺刀刺進他的胸膛時,他根本感覺不到痛苦,而是一種罪惡的解脫。即使他是嗜血的魔鬼,同樣也會在夢中驚醒,他的餘生會扭曲,他的人性會在痛苦中掙扎,唯有一死才能得以解脫。“松岡說:”有那個一個曾經以殺人為自豪的老人,在他快死的時候終於找到了我,向我說出了實情,還承認了他在中國強姦過,他說他是有罪的,很懺悔……“

正是這兩個人的記述,讓我認識到了這樣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的事情,除非沒做過便不會留下痕跡,而只要做過的、對不起別人的、犯過罪的,最終是會被暴露出來的,不是誰不承認就等於沒有的。南京大屠殺就是這樣的,公開的資料顯示,日軍侵佔南京期間強姦了成千上萬的婦女,他們不分晝夜並在受害婦女的家人面前施行強暴。有些婦女被日軍強姦了好幾次,往往有婦女受不住日軍的折磨而死。估計當時發生的強暴案可能超過20000宗。還有,中華民族在經歷這場血淚劫難的同時,中國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奪。據查,日本侵略者佔領南京以後,派出特工人員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從1938年3月起,花費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搬走圖書文獻十幾卡車,共搶去圖書文獻88萬冊,超過當時日本最大的圖書館東京上野帝國圖書館85萬冊的藏書量。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謝絕其他媒體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