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熱身不夠、跑量超支、休息不好……這樣做跑步易受傷?

為什麼很多朋友跑步時會受傷, 而據《哈佛大學報》統計的資料表明, 每天跑步者的受傷比例高達八成, 最常見是跑步過程中重複動作和關節肌肉承受壓力導致的, 嚴重時還會導致多種疾病。

大部分跑友們都受過不同情況的傷, 相信很多人有以下經歷:

腳底疼痛

膝蓋疼痛

黑趾甲

腰疼

腳板磨出血泡

肌肉拉傷

……

羅曼諾夫:每3人跑步就有2人受傷

現在這個比例已經增至80%~85%

而受傷的原因往往是姿勢不正確導致的

跑步受傷都是平時一些不容易注意到的小錯誤累積引起的。 如果你不改正這些小錯誤,

比如熱身不夠、跑量超支、休息不好....., 也許你自我檢查之後會驚呼:我的天呐, 這樣跑步不受傷才怪!

>>不注意熱身的、或者是熱身不足的人

熱身是跑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別是在進行速度練習之前的熱身就需要更久更有耐心了。

>>平時很少跑或者跑的距離很短, 比賽時突然增加距離同時還提高速度

比賽是訓練的鏡子, 如果想參加比賽的話, 那就一定要有訓練, 否則就不要參加比賽。

>>訓練沒有規律, 距離突然增加很多或者速度提高太快。

增加和改變是提高的前提, 但必須有個度, 建議每週不要超過10%的增加幅度。

>>給自己制定了過高目標。

根據過去的訓練和成績制定合理的目標, 或者聽從熟悉自己的高手建議。

>>狀態不佳時,

依然勉強自己進行中大強度的訓練。

及時進行臨時休息和被動休息是明智之舉。

>>在連續疲勞的狀態下, 連續參加比賽或者是大強度訓練。

減少比賽、降低訓練強度, 未雨綢繆才是好的跑者。

>>人多時爭強好勝, 和人超極限地飆速度或者跑陡坡等。

可以借機提高, 但應該有個合理的度。

>>睡眠不足、飲食沒有規律、工作壓力大等不良生活狀態下, 依然進行大強度訓練。

實在不能避免的時候, 只能減小訓練強度, 避免對身體造成額外的負擔。

>>不想吃、睡不醒、精神差、肌肉酸、疲勞長、心情糟。

這是明顯的疲勞信號, 及時休息或者降低訓練強度。

>>不想跑、討厭跑、速度慢、狀態差或者是連續狀態不佳。

這是個明顯的危險信號, 立即休息,

休息後仍應小心地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

>>連續兩天甚至多天背靠背大強度訓練。

立即調整或者休息兩天, 以後也儘量避免出現這種情況。

>>過高估計自己能力, 在訓練中不注意休息的人。

一旦出現身體疲勞的信號, 必須停止執行計畫、強制休息。

>>周休息日太少的人。

業餘跑者每週2至3天的休息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年齡偏大依然過度追求成績的人。

沒有追求就沒有進步和樂趣, 但必須有個合適的分寸。

>>明知身上有小傷, 仍然進行訓練和比賽。

小傷大養是需要的, 否則極易變成大傷。

>>每次訓練都會竭盡全力的人。

每月一次全力以赴、每週兩次中強度一次大強度, 可能比較合適。

>>穿不合適鞋的人。

鞋有三種:控制、穩定和避震,

分別適合內翻、正常和外翻足。

>>穿保護性很差的鞋, 經常在馬路甚至水泥等較硬路面跑步的人。

跑者捨得投資換好鞋, 保護雙足是必須的。

>>熱身不足而又起步很快的人。

起步很慢的長距離跑前可以不進行熱身就直接開始, 但之前的活動身體關節環節還是不可省略的。

>>沒有熱身前就直接進行大幅度、長時間拉伸的人。

熱身前只需簡單地活動頸、肩、腰、膝、踝等關節就可以了, 直接拉伸容易拉傷肌肉。

>>經常用同樣速度或者同樣方式跑的人。

這是種隱形的、易受傷的訓練方式, 趕緊改變速度和方式。

>>經常跑同樣距離的人。

這也是種隱形的、易受傷的訓練方式, 也需要趕緊改變速度和距離。

>>周跑量突然增加很多的人。

不宜超過10%,

一旦出現立即被動休息, 避免更多疲勞或者危險信號的出現。

>>連續周跑量創新高的人。

第一, 每週不宜超過10%, 第二, 3到4周安排一次降量。

>>成績創新高後, 不及時休息的人。

不要只顧高興, 懂得休息才是真正懂得訓練的人。

>>周跑量創出新高後, 身體狀態感覺非常良好, 仍然繼續增加距離和速度。

此時很有可能就是受傷的前兆, 當心適得其反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