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太平軍渡江北行受挫:洪秀全“進北救南”挽救天京危局的計畫落空

雨花臺大戰太平軍沒有擊敗曾國荃部的湘軍, 使得天京之圍未解, 洪秀全在李秀成退回天京後, 開始對其進行了“嚴責革爵”, 並要李秀成“進兵北行”, 由舒城、六安趨霍山、英山、麻城、宋埠, 然後兵分兩路, 奪取黃州、漢口, 以達到調動長江南岸清軍北援, 下游清軍上援, 從而達到解天京之圍的目的。

1862年12月1日, 李秀成遵照洪秀全的“進兵北行”指令, 命令林紹璋、洪春元、郜永寬、李容發率領第一批部隊數萬人從天京下關渡江到九洑洲, 隱蔽到蘆葦叢中準備北進。 從8日起, 太平軍開始猛攻浦口江南提督李世忠的各營清軍,

並晝夜渡江, 太平軍在18日佔領了安徽含山, 19日攻佔巢縣, 21日進佔和州, 後又連佔領銅城閘、運漕鎮和東關等處要地, 並駐紮大營等待後續部隊的到來。

當時, 曾國藩識破了太平軍北進攻竄和州、含山、巢縣、廬江的企圖, 當即指示曾國荃部湘軍堅守大營, 並開始調援軍入皖來堵截北進的太平軍。

1863年2月27日, 李秀成會同陳坤書、吳如孝等, 開始率領第二批部隊數萬人渡江。 陳坤書等率部繞江浦西進攻和州、含山。 吳如孝則率部進攻李世忠大營, 並在3月22日佔領了浦口, 4月3日攻佔了江浦, 恢復了天京與江北之間的通道。 李秀成在進抵巢縣後開始取道無為州西進, 但由於曾國藩已從各地調集了萬余援軍進入皖北, 故使得太平軍的西進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4月19日, 太平軍自巢縣進抵無為州的石澗埠, 圍攻湘軍毛有銘、劉連捷部。 湘軍憑藉營壘堅守待援, 太平軍多日攻取未果後於5月4日撤圍西去。 4月7日太平軍進攻廬江, 8日進攻舒城, 11日進逼六安曾廣翼、何家聰清軍, 但都未得手, 時值青黃不接, 糧食奇缺, 加上清軍堵截甚嚴, 李秀成被迫放棄原定進軍計畫, 於5月19日撤六安之圍, 折往壽州東返, 6月2日進入天長縣。 而留守和州、含山、巢縣一帶的太平軍也先後放棄各城, 退守到江浦和浦口。

在李秀成率軍北進的同時, 洪秀全命皖南劉官芳部從徽州、甯國出發, 古隆賢從太平、祁門出發, 黃文金從青陽、石埭出發, 三路同時向西推進, 以策應李秀成部。 但由於劉官芳、古隆賢和黃文金三路太平軍對湘軍打擊力度不狠,

因而曾國藩仍可從皖南調兵救援皖北, 而李秀成率軍到六安後, 遇難又折回, 從而使洪秀全出擊敵後, 挽救天京危局的計畫落空。

而此時, 李鴻章的淮軍和洋槍隊“常勝軍”已從上海西開始進攻陷太倉和昆山, 準備圍攻蘇州。 而天京曾國荃所統之師已增至三萬多人, 並在6月13日佔領了太平軍聚寶門外各個石壘。 因此, 洪秀全不得不下急令讓李秀成迅速返回天京。 16日, 李秀成率部離開天長, 經六合, 過浦口, 於20日從九洑洲南渡抵達天京。

太平軍將士冒著清軍的炮火逐日南渡, 前後歷時12天, 被擊斃和餓死者相當多, 當渡至南岸進入天京城內時, 人數都不足15000人。

1863年6月25日, 清軍開始水陸進攻,

繼而攻陷了原太平軍佔領的江浦和浦口, 30日清軍又攻下了九洑洲, 太平軍又損失了20000多人, 而到此為止, 清軍完全佔領了長江北岸。

洪秀全“進北救南”的作戰行動, 不但沒有達到解救天京的目的, 反而損失了數萬精銳人馬, 使得太平軍的實力再一次遭到了削弱。 此後, 破圍天京的希望就變得更加的遙不可及了。

更多精彩內容可點擊閱讀:

1、諸暨包村之戰:包立身組織地方民團抵抗20萬太平軍將近10個月

2、太平天國轉捩點――葉芸來率領太平軍進行安慶保衛戰

3、“長毛”與“太平軍”稱呼都源於民間, 並非是對太平天國的污辱

4、美國與太平天國的外交照會, 太平天國要求美國要年年進貢奇珍異寶

5、清軍僧格林沁在太平軍北伐戰爭惡戰中讓太平軍俘虜對仗太平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