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為防陵墓被挖,在墓碑上說墓中無寶,結果你猜怎麼著?

自古以來盜墓這個行業為人所不恥, 這是一個見不得光的行業, 那些盜墓者尤其喜歡對古代的皇帝下手, 因為皇帝生前權力至高無上, 死後陪葬品肯定不少, 還有就是王公貴族, 這些人的陵墓一般都是頗為豐富, 但有些人生前也想到過, 為防止死後陵墓被挖, 有個王公想出一個昏招, 此人就是劉注。

劉注, 他是西漢時期的楚王, 他當上楚王的過程, 還是比較曲折的, 劉注的曾祖父是劉交, 他跟劉邦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劉邦稱帝后他被封為楚王, 按理劉交可以世襲楚王之位, 可他的孫子劉戊後來參與七國之亂,

結果兵敗自殺, 朝廷便把楚王爵位傳給劉戊的叔叔劉禮, 而這個劉注就是劉禮的孫子, 雖然關係比較亂, 但總之在漢武帝時期, 劉注就是楚王。

楚王就是楚地的國王, 楚地相當於現在湖北一帶, 而楚地一直是天下最富裕的地方, 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時, 楚國就是最難滅的, 不僅因為楚人能打, 還因為當地很有錢, 可以跟秦國打持久戰, 所以劉注來到楚地, 如同進了金山銀山一樣。

成為楚王后的劉注, 生活自然十分奢華, 但他也擔心後事:要是自己死後, 大家都知道我有錢, 肯定回來挖我的墳, 怎麼辦呢?於是劉注想出了個辦法, 這個辦法聽起來十分可笑, 但劉注真的就是這樣做了, 他在自己的墓碑上寫了《第百上石》的文字。

《第百上石》全文是:“楚古屍王通於, 天述葬棺槨, 不布瓦鼎, 盛器令群, 臣已葬去服, 毋金玉器後, 世賢大夫幸視此書, 目此也仁者悲之。 ”這話翻譯起來就是:我雖貴為楚王, 但可以發誓墓裡沒放任何寶物, 只有我的屍體和棺材, 如果你有幸看到這段話, 只會為我感到悲傷, 沒必要挖我的陵墓了。

劉注認為把這段話刻在自己的墓碑上, 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歷史上劉注的墓地是否被盜, 直到1981年還是無人得知的, 到這年時考古專家決定挖開劉注的墓, 對此進行考古工作, 結果考古專家們看到墓中的一切, 頓時驚呆了。

原來這座墓早就被盜過無數次了, 劉注死後到80年間, 經歷1900多年時間, 盜墓者把值錢的東西幾乎都偷走了,

至於劉注自稱墓中沒有任何寶物, 想來是騙鬼的吧, 反正後人沒幾個信的, 否則也不至於挖他的墓了。

儘管被光顧過許多次, 但劉注墓中有些東西盜墓賊帶不走, 便被考古專家弄了出來, 比如著名的金縷玉衣、銅馬車等, 都是從劉注墓中考古出來的, 劉注的墓位於江蘇徐州, 即著名的龜山漢墓就是他的了。

中國古代有個民間諺語叫“此地無銀三百兩”, 或許劉注完全不知道這話的意思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