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洗碗掃地還幫媽帶娃 大女兒就活該當保姆?這種媽媽太刻薄了

“洗碗為什麼沒洗鍋?煩死了你”

這句話不是來自二少奶奶對僕人的訓斥, 而是來自一位母親對大女兒的“家務指導”。

這個畫面來自於今天在網上熱傳一段視頻

大致內容是在一個有三個孩子的家庭裡, 一個11歲的姐姐充當了保姆的角色

而媽媽在節目裡全程對姐姐頤指氣使, 讓她幹活、讓她看孩子

作為媽媽, 居然對這種行為、這種語氣毫無愧疚之意

在視頻中, 11歲的姐姐要拖地掃地洗碗洗鍋, 還要幫媽媽帶弟弟妹妹。

當媽媽呵斥11歲的姐姐讓她洗碗, 姐姐說她洗完了時, 一臉的怯懦

沒想到媽媽完全不滿意,

說了句“洗完碗把地上收拾一下”

甚至在她拖地過程中也不滿意, 還要訓斥11歲的她“你剛才是掃, 不是拖”

在姐姐做作業時, 媽媽的一句指令“看弟弟”

她立馬就要放下手中的活, 去執行媽媽的命令

媽媽要洗澡, 訓斥她讓她看著弟弟, “不然我怎麼洗澡?”

她立刻接過弟弟, 嫺熟地安撫著不知所措的弟弟。

在這樣的環境裡, 媽媽對姐姐當保姆一樣使喚

弟弟和妹妹也學著媽媽的態度, 對姐姐使喚來使喚去

最戳中我的地方是, 即便是面對媽媽如此刻薄、分化的態度

11歲的姐姐從來沒有抱怨過, 一直都在笑

完整視頻戳:

看完這個視頻, 滿腦子都是黑人問號的我, 真的要黑了。

做家長到底需不需要“上崗資格證”?

媽媽接受採訪時說,

不想親近姐姐, 當姐姐表現出想要擁抱時, 媽媽會覺得“反感”

還說看到姐姐的舉動會“比較煩”

按照馬斯洛需求來說, 當人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 心裡最大的渴望就是愛與歸屬感。

而孩子心裡最大的渴望無疑是與父母連接的歸屬感。

而這位母親, 卻吝嗇到連一個擁抱都捨不得給自己的親生女兒。

面對記者的疑問, 她也很困惑, 我不知道這份困惑是裝的還是發自內心的

“在中國的家庭中, 孩子有那麼需要擁抱嗎?”

在猿人剛進化成人類的時候, 擁抱就已經成為最容易傳遞愛意的姿勢了。

一個十一歲的孩子, 掃地拖地擦桌子帶娃, 想要媽媽一個擁抱, 得到的回應卻是如此冷酷的“你不需要”。

這是正常的嗎?

我們假設這個媽媽不喜歡小孩,

那為什麼又生了弟弟妹妹呢?

理由嘛, 相信大家心裡都有AC數

這種新聞屢見不鮮

度娘一下, 相關搜索是這樣的。

女兒都是保姆, 兒子都是寶貝。

如果一胎是女兒, 那就再生一個。

如果二胎還是女兒, 努努力再生一個。

如果第三胎還是女兒呢?

曾經有個新聞是這樣的:

杭州一對夫妻求子心切, 在黑診所查B超, 檢查結果是腹中胎兒為女性, 他們便做了引產。 萬萬沒想到, 產下的竟是男嬰, 而引產手術也導致這位母親以後不能再生育了。

節目中, 記者問姐姐, “你有和媽媽一起聊天過嗎?”

姐姐笑著說, “沒有, 他更在意弟弟”

這是一個受到這樣委屈的女孩該有的反應嗎?

正常人受到委屈後的難過委屈掉眼淚, 這個女孩統統用微笑來替代。

這並不代表堅強和勇敢, 而是怯懦。

她已經很難正常的表達情感了, 她不敢。

我還想問一句

“爸爸在哪兒?”

每當有這種“惡母虐童”事件發生, 全篇找不到一個爹的身影時

我都會發自內心的懷疑

這個爹是不是已經

咳咳, 就不展開講了。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成為父母的資格。

但是我們知道的是, 我們會成為更好的父母。

後來, 記者對媽媽說出這樣戳心的話。

“你給孩子的愛太少, 當別人一旦給的愛多過你的時候, 孩子就會毫不猶豫的跟她走。 ”

愛是人與世界聯結的繩索, 也是內心必須的能量。

動物餓了可以覓食, 人心餓了怎麼辦呢?

大多數年輕家庭不願輕率生孩子, 不願生二胎。

除了養不起,

不敢生以外, 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只有確定自己可以保護他時, 才願意帶他來到這個世界。

畢竟, 這將是我們後半生, 至愛的人。

ps:

忽然想到, 二胎不是才開放嗎?

怎麼生的三個娃???

……

希望所有童年都幸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