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她九死一生晚年遭日本右翼加害,如今倖存者已不足百人,轉發銘記

文|黃金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抗日戰爭取得勝利以後, 為了清算日本戰犯的罪行, 盟國在東京設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中國國民政府分別在南京、漢口、廣州、瀋陽等十處成立“審判戰犯軍事法庭”。 盟國議定, 將甲級戰犯交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將乙、丙級戰犯交由罪行發生所在國家的軍事法庭審判。 在中國各地對日本戰犯的審判中, 以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的審判最為重要, 影響也最大。 其中,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罪行成為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審理的最重要內容。 東京審判,

依據的是國際法和美國法庭一般規則, 圍繞松井石根明知南京大屠殺發生卻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的瀆職行為, 明確了南京大屠殺的證據鏈體系和事件性質。 南京審判依據的是國際法和當時中國的國內法, 對以谷壽夫為首的指揮層日本軍人和向井敏明、野田毅為代表的執行層日本軍人分別進行了審判。 為準備此次審判, 國民政府做了大量準備, 收集了大量有關南京大屠殺的證據, 這些證據連同這次審判的證詞成為本次申遺的重頭戲。 南京軍事法庭的審判判決書(1947年3月10日)指出:“(民國)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至同月二十一日, 亦即在谷壽夫部隊駐京之期間內, 計于中華門外花神廟、寶塔橋、石觀音、下關草鞋峽等處,
我被俘軍民被日軍用機槍集體射殺並焚屍滅跡者, 有單耀亭等十九萬餘人。 此外, 零星屠殺、其屍體經慈善機構收理者十五萬餘具。 被害總數達三十萬人以上。 ”

唯一的動態畫面, 納粹宣傳部長看了嘔吐了好幾次

南京軍事法庭的審判效力與東京審判一樣, 均為日本政府在《三藩市和約》中承認, 也是今天整個國際社會看待南京大屠殺的基本立場所在。 南京審判出示的鐵證包括美國牧師約翰·馬吉16毫米攝影機及其膠片母片;南京市民羅瑾冒死保存下來16張侵華日軍自拍的屠殺平民及調戲、強姦婦女的照片;中國人吳旋向南京臨時參議會呈送的日軍暴行照片;美國人貝德士在南京軍事法庭上的證詞;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李秀英證詞等等。

約翰·馬吉南京大屠殺期間擔任國際安全區總稽查。 目睹日軍暴行, 馬吉感到一種“無法用語言描述的痛苦”, 他拿起了以前用於拍攝福音傳播的貝爾牌16毫米家用攝像機, 在鼓樓醫院一帶拍攝紀錄片。 當時日軍對外籍人士行動嚴格控制, 攝影攝像絕對禁止。 馬吉牧師在影片的引言中寫道:“必須小心謹慎地行動, 攝影時千萬不可讓日本人看見。 ”

在他拍攝的這些鏡頭中, 日軍的坦克和大炮正瘋狂地炮擊南京城, 機關槍正對著成群的市民進行掃射, 城內也到處是殘垣斷壁, 以及受日軍姦淫的中國婦女, 被汽油燒焦的屍體慘不忍睹, 街道上、水塘中到處是被日軍血腥屠殺的平民。

1937年12月21日, 馬吉在南京鼓樓醫院拍攝了許多被日軍殘害的市民, 他們中有些人成了控訴南京大屠殺“活的證據”。 他拍攝的正在被救治的病人, 就包括當年懷有6個月身孕的李秀英, 她因反抗日本兵強暴, 身中37刀。 1938年4月, 拉貝回到德國柏林放映了馬吉拍攝的這部紀錄片。 納粹德國的宣傳部長戈培爾也觀看了這部片子, 盟友日本的獸行令戈培爾都震驚, 據說看到那些慘不忍睹的鏡頭時還嘔吐了好幾次。

馬吉在南京期間先後拍攝了4盤膠片, 總時間為105分鐘, 這些真實的鏡頭是日軍在南京大屠殺的有力鐵證, 是留存至今的有關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唯一動態畫面, 是全世界最早、最多的有關這段歷史的影像。 1953年, 馬吉在匹茲堡去世。

1991年8月, 約翰·馬吉的兒子大衛·馬吉從家中地下室裡存放的父親遺物中, 找到了馬吉牧師當年拍攝的膠片拷貝和使用的那台16毫米攝影機。 2002年10月2日, 大衛·馬吉將攝影機捐贈給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李秀英

九死一生的倖存者晚年還遭日本右翼加害

留在馬吉影像中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李秀英在南京軍事法庭審判南京大屠殺主犯谷壽夫案中出庭作證。 但就是這樣一位九死一生的倖存者, 到了晚年卻再次受到日本右翼分子的加害。 1998年, 日本右翼作家松村俊夫稱1998年活著的李秀英不是南京大屠殺時候的李秀英, 污蔑她是“假證人”。 李秀英向日本東京地方法院起訴松村俊夫毀壞名譽權, 經過漫長的八輪辯論後,2002年5月10日,東京地方法院認定了侵權事實,判處松村俊夫等被告向李秀英老人賠償名譽權損失150萬日元。朱成山認為,李秀英案不是李秀英和松村俊夫等人個人之間的訴訟,而是承認還是否定南京大屠殺史實的較量,其終審勝訴意義重大,是對日本右翼勢力妄圖否定南京大屠殺的有力一擊。2004年12月4日,李秀英因病在南京鼓樓醫院逝世,享年86歲。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党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

12月10日淩晨,最年長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管光鏡走了,享年100歲;11月15日,曾是館裡年齡最大的義務講解員佘子清走了,享年83歲;同日,楊明貞老人去世,享年86歲……目前,登記在冊、健在的倖存者人數,已經不滿100人。歷史已過去80年,年齡最小的倖存者也已超過80歲,我們能做的只能是銘記和圖強。

經過漫長的八輪辯論後,2002年5月10日,東京地方法院認定了侵權事實,判處松村俊夫等被告向李秀英老人賠償名譽權損失150萬日元。朱成山認為,李秀英案不是李秀英和松村俊夫等人個人之間的訴訟,而是承認還是否定南京大屠殺史實的較量,其終審勝訴意義重大,是對日本右翼勢力妄圖否定南京大屠殺的有力一擊。2004年12月4日,李秀英因病在南京鼓樓醫院逝世,享年86歲。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當天上午,党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

12月10日淩晨,最年長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管光鏡走了,享年100歲;11月15日,曾是館裡年齡最大的義務講解員佘子清走了,享年83歲;同日,楊明貞老人去世,享年86歲……目前,登記在冊、健在的倖存者人數,已經不滿100人。歷史已過去80年,年齡最小的倖存者也已超過80歲,我們能做的只能是銘記和圖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