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世界之大我想去看看 福州

福州是個與時間有關的城市。 歷史在這裡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歷經百年變遷的榕樹, 伸展著崎嶇的枝幹, 綠蔭蔽日, 高聳入雲, 垂下的縷縷枝條光影斑駁, 人們在樹下納涼、閒談, 榕樹見證著福州的歷史發展。 踏上三坊七巷的石板路, 雕花精美的窗櫺和凝重樸素的馬鞍牆, 都能發現時間在這裡留下的烙印。 登上羅星塔, 眺望閩江汩汩流過, 沙鷗劃過天際, 訴說著“中國塔”動人的傳說;攀上鼓山, 尋找山林深處的湧泉寺, 上千年的歲月在這裡奠基, 靈秀的風景從來未曾改變;走在福州的狹長街道, 榕樹灑下的光影投在斑駁的灰牆磚瓦上,

與空中橫據的電線交錯, 衝突, 最後融合;曾經閩族先民們在這裡漁獵農耕, 如今已鑄就了這座朝氣蓬勃的歷史名城。

歷史

福州歷史悠久、淵源流長, 建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 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早在新石器時期, 福州先民就創造了殼丘頭文化、曇石山文化。 漢高祖五年(西元前202年), 越王勾踐後裔無諸受封為“閩越王”, 興建“冶”城, 開始了福州最早的城垣建設。 唐開元十三年(西元725年), 因“州西北有福山”, 始稱“福州”, 一直延用至今。

唐末、五代後樑初(西元901~908年), 閩王王審知先後擴建“羅城”和南北夾城, 將風景秀麗的于山、烏山、屏山圈入城內, 故福州亦稱“三山”。 北宋時期, 太守張伯玉宣導“編戶植榕”, 令“榕蔭滿城,

暑不張蓋”, 使福州又有了“榕城”的美譽。

元代, 設“福建行中書省”于福州, 福州成為省城。 明末, 唐王朱聿健入閩稱帝, 福州又稱“福京”。 清代, 福州設為府治。

1933年11月20日, 愛國將領蔡廷鍇等率十九路軍發動著名的“福建事變”, 將“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設于福州。 1946年, 民國政府正式設立福州市。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 為福建省省會。

最佳旅行時間

到福州旅遊的最佳季節是秋冬, 也就是10月至次年2月, 屆時這裡陽光明媚, 樹木常青, 一派南國風光, 還有誘人的溫泉, 尤其適合北方的遊客。 福州3~4月是春雨期, 冷暖溫差較大;5~6月為梅雨期, 降雨頻繁;7~9月為颱風季, 時有颱風臨境, 不適宜旅行;

穿衣指南

福州的秋季(10-11月)氣候宜人、天高雲淡, 是一年中晴好天氣最多的季節,

這時候只需穿單衣或薄毛衣即可。 冬季(12-2月)是一年中最乾燥的季節, 氣溫相對來講也比較低, 但不像北方冬季那樣寒冷乾燥, 只需穿稍厚些的毛衣和外套即可。 春季是福州一年中陰雨天最多的季節, 3-4月是陰雨綿綿的春雨期, 雨勢一般不大, 但冷暖氣溫變化很大, 需穿羊毛衫、棉毛褲和夾衣。 福州的夏季以晴好天氣為主, 部分地區在7-8月會出現極端高溫, 所以一定要穿涼爽透氣的衣服。 另外, 此時也是颱風多發季, 當颱風來臨時要儘量避免外出, 最好呆在房間裡, 直到颱風警報解除。

語言

福建境內主要有閩語和客家話兩種方言, 其中以閩語影響最大。 閩語又分為5個主要次方言:(1)以福州話為代表的閩東方言;(2)以廈門話為代表的閩南方言;(3)以莆田話為代表的莆仙方言;(4)以永安話為代表的閩中方言;(5)以建甌話為代表的閩北方言。

其中又以閩南方言影響為最。 閩南方言又叫閩南話, 也有人叫它河洛話或福佬話。 它早期以泉州話為代表, 現在以廈門話為代表。 但泉州話的影響仍然很大, 閩南早期劇種梨園戲, 至今仍以泉州音為標準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