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南京大屠殺日軍結局,95%死亡,苟延殘喘吃戰友屍體度日

儘管中國古代戰爭史中也有不少殺俘的事情, 但是隨著時代發展, 中國很早就有殺降不祥的說法。 而受中國文化浸染的日本, 其實也有這樣的認識, 只不過, 他們總體並未遵守這一原則。

從旅順到南京, 燒殺搶掠半個世紀, 日軍在中國造成的傷害不勝枚舉, 而最為世人所不齒的, 就是南京大屠殺。 這場暴行中, 主要由日本第六、第16兩個師團進行。

第六師團是日本明治維新後最早成立的六個師團之一, 也是長期侵華的先鋒。 它的前身是1873年設置的熊本鎮台。 因在西南戰爭中表現出色, 成為第六師團。

九州熊本民風彪悍, 儘管第六師團在日軍早期各師團中因為兵源地比較窮而備受歧視, 裝備不如其他主力部隊, 但是行事彪悍, 比較能打惡仗, 也喜歡施暴。

早在甲午戰爭期間, 第六師團就連續攻克清軍多支部隊, 率先進攻威海衛, 攻克多座炮臺, 而裝逼裝大了去擺拍的日軍第六師團11旅團旅團長大寺安純少將在炮臺擺拍, 被北洋水師發現, 結果被定遠艦火炮覆蓋擊斃。 成為甲午戰爭中日軍少數戰死的將官。

大寺安純少將

後來第六師團還造成了濟南慘案等暴行, 但是被南京的屍山血海所遮蔽, 這些暴行為人們關注的相對較少。

在1942年年底, 第6師團離開中國, 前往南太平洋作戰。 之前總體作戰順風順水(儘管有過吃虧但是總體還是有優勢)的第六師團的報應,

就此開始。

美軍火焰噴射器攻擊日軍洞窟

到了布幹維爾島戰役, 曾經和美軍打的互有來往的第六師團就陷入全面被動, 到1944年年中, 第六師團前後已經損失四五千兵力。 不得不收縮防線, 轉攻為守。 減少送死式的半載衝鋒。

1944年7月,澳大利亞第2軍開進布幹維爾, 替代美軍對戰日本第6師團。 此時日軍來自國內的物資運輸早已斷絕, 彈藥沒有任何補充, 糧食只有自己種植的紅薯, 一個人一天300克紅薯和野菜葉。 當時第六師團大部分人都患上了嚴重的營養不良, 大約30%的士兵是病號, 其他70%都是營養不良患者。 即便澳軍不進攻, 日軍死亡人數也與日俱增。 此時的日軍, 不得不開始吃戰友屍體度日。

日軍斬殺美軍戰俘

在太平洋戰場早期, 日軍曾俘虜15000余澳大利亞戰俘, 但是在虐待下有8000澳軍戰俘死亡, 因此澳軍對日軍恨之入骨, 打法相對美軍也更為彪悍(畢竟都是重罪流放犯的後代)面對日軍毫不留情。 6月, 日軍最後一次2500人集群衝鋒又被幹掉上千人。 到1945年8月最後一任第六師團長秋永力中將投降時, 第六師團僅剩下兩千多人, 不到滿編的10%。

據接受第六師團投降的澳軍回憶, 他們所看到的幾千日軍骨瘦如柴, 若不是眼珠還在轉動, 否則會以為都是些骷髏。 而戰後他們才發現, 不僅是仇恨性的食用美軍、澳軍屍體, 第六師團餓極了還開始吃戰友的屍體, 尤其是在太平洋戰爭後期日軍難以獲得聯軍屍體的情況下。

谷壽夫被押往刑場

第六師團在南京大屠殺時的幾個主要參與者也普遍沒得好死。 師團長谷壽夫被槍決, 旅團長牛島滿升任沖繩守備司令後在兵敗時剖腹自殺, 與16師團進行百人斬大賽的田中軍吉中尉在1948年與和其比賽的向井敏明、野田毅同日被擊斃在雨花臺。

田中軍吉、向井敏明、野田毅(右至左)

順便說一句, 甲午戰後臺灣戰鬥中死亡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也曾擔任第六師團的師團長。 而北白川宮也以殘暴著稱。 儘管他本身不是熊本人。

北白川宮能久

下面說第16師團, 16師團成立於日俄戰爭期間, 因為作戰勇猛, 成為戰後保留的17個常備師團之一, 1938年, 因為“戰功卓著”, 南京大屠殺元兇之一的中島今朝吾升任第四軍軍長,

不過在南京期間其盜竊南京總統府的財物, 被日本大本營發現, 因而轉為預備役, 沒有前往東南亞被擊斃。 1945年10月28日, 因尿毒癥和肝硬化病死。 否則如果沒死在太平洋戰場的話, 應該和谷壽夫一同在雨花臺“上路”。

中島今朝吾

1941年, 16師團劃歸第14軍, 並在佔領菲律賓後長期作為菲律賓駐軍。 1944年夏秋, 日軍全面潰退, 麥克亞瑟決定率部奪取菲律賓, 而日軍準備在菲律賓與美軍決一死戰。 作為第14軍主力的第十六師團駐守在萊特島。 10月, 美軍在萊特島東岸登陸, 向第十六師團發起攻擊。 第16師團雖然被分割孤立於數個地區, 但其利用堅固的工事與美軍殊死決戰。 由於之前有部分部隊分配給其他部隊, 所以此時的16師團大約僅有13500餘人, 約為滿編的60%。

被擊斃的日軍

一開始比較膠著的戰局隨著美軍佔領奧莫克港,從背後分割日軍而變得對日軍極為不利。日軍第十六師團和其他部隊陷入混亂,其大部分被圍殲,殘部退到坎基伯特山進行遊擊戰。儘管有死腦筋表示“日本是吃草的民族”所以糧食好解決,但是畢竟精神不能完全替代物質基礎,日軍陷入山窮水盡的境地。

據日本軍人荻原長一寫作的一本名為《骷髏的證詞》的書中記載,曾有4名餓到沒有辦法的日本戰士殺掉了熟睡中的少尉,然後把他的屍身烤了吃了。(比較存疑,畢竟日軍上下尊卑很嚴重)書中荻原長一也曾回憶說,有3名戰友給了他一塊滋味獨特的烤肉,吃完自後才知道本來那是戰友屍身的肉。他看過那具屍身,兩條大腿上的肌肉現已被剔潔淨,只剩白骨。

比較胖的日軍在後期已不多見

戰後,根據日本厚生省的資料,萊特島之戰,第16師團參戰的不到,第十六師團共有13158人戰死,倖存者僅620人。最後一任師團長牧野四郎中將也在無條件投降的命令到來前5天戰死。

“百人斬”的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就是16師團的

田中軍吉、向井敏明、野田毅執行槍決畫面

這兩個師團在太平洋戰場上,總共損失兵力(加上補充兵力)大約在6-7萬,約為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的五分之一。相當於兩個師團全死了個遍還多。而算上在中國戰場,這兩個師團總共死亡約在8-9萬人。雖然難以考證,不過基本上,參加過南京大屠殺的這批人沒幾個活到戰後。

在南京保衛戰前,松井石根因為傷病將軍權交給朝香宮鳩彥王,所以南京大屠殺的最大禍首應該是他。從某種意義上松井石根雖然在華也罪孽深重,不過在南京的問題上,也算是給皇室背了口鍋。不過朝香宮鳩彥倒是命大,戰後僅被剝奪皇室資格,自己經常打高爾夫球玩,活到了93歲才死。

朝香宮鳩彥王

約為滿編的60%。

被擊斃的日軍

一開始比較膠著的戰局隨著美軍佔領奧莫克港,從背後分割日軍而變得對日軍極為不利。日軍第十六師團和其他部隊陷入混亂,其大部分被圍殲,殘部退到坎基伯特山進行遊擊戰。儘管有死腦筋表示“日本是吃草的民族”所以糧食好解決,但是畢竟精神不能完全替代物質基礎,日軍陷入山窮水盡的境地。

據日本軍人荻原長一寫作的一本名為《骷髏的證詞》的書中記載,曾有4名餓到沒有辦法的日本戰士殺掉了熟睡中的少尉,然後把他的屍身烤了吃了。(比較存疑,畢竟日軍上下尊卑很嚴重)書中荻原長一也曾回憶說,有3名戰友給了他一塊滋味獨特的烤肉,吃完自後才知道本來那是戰友屍身的肉。他看過那具屍身,兩條大腿上的肌肉現已被剔潔淨,只剩白骨。

比較胖的日軍在後期已不多見

戰後,根據日本厚生省的資料,萊特島之戰,第16師團參戰的不到,第十六師團共有13158人戰死,倖存者僅620人。最後一任師團長牧野四郎中將也在無條件投降的命令到來前5天戰死。

“百人斬”的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就是16師團的

田中軍吉、向井敏明、野田毅執行槍決畫面

這兩個師團在太平洋戰場上,總共損失兵力(加上補充兵力)大約在6-7萬,約為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的五分之一。相當於兩個師團全死了個遍還多。而算上在中國戰場,這兩個師團總共死亡約在8-9萬人。雖然難以考證,不過基本上,參加過南京大屠殺的這批人沒幾個活到戰後。

在南京保衛戰前,松井石根因為傷病將軍權交給朝香宮鳩彥王,所以南京大屠殺的最大禍首應該是他。從某種意義上松井石根雖然在華也罪孽深重,不過在南京的問題上,也算是給皇室背了口鍋。不過朝香宮鳩彥倒是命大,戰後僅被剝奪皇室資格,自己經常打高爾夫球玩,活到了93歲才死。

朝香宮鳩彥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