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袁世凱暗設鴻門宴射殺辛亥元勳

革命真不是請客吃飯。 古往今來, 因赴宴而屢陷“鴻門”之險的革命者們代不乏之, 而能如劉邦逃之夭夭者卻鮮有其人。 大部分革命者或僕斃於宴途, 或就縛於杯盞觥籌中, 若萬分之一“幸”能安全躲過“宴劫”的, 即便不能像劉邦那樣成大事, 能保住性命也就不必在乎席間流出的閒言碎語了。 總之, 革命者不可輕易赴宴, 切記, 鴻門宴對革命者來說, 真是“鬼門關”。

張振武就沒劉邦那麼幸運, 從秦末到清末時隔二千多年, 張振武只知革命, 渾然不覺革命者的這一陷阱, 他既沒有戰死沙場, 亦未及落座于歡宴席間,

便在所謂的赴宴途中束手就擒了……

張振武

1張振武是誰?

張振武是武昌首義的領導者之一, 可謂辛亥革命元勳級別的大功臣, 時與蔣翊武、孫武齊名, 號稱“三武”, 舉世側目, 威震南北。

張振武, 一湖北少年英傑, 不喜舉業, 二十歲畢業于武昌師範學校, 萌生反清革命思想。 甲午戰爭徹底驚醒了中國士人, 也驚醒了張振武, 他決定變賣家產, 自費留學日本, 入早稻田大學學習法政、以及陣戰攻守等現代戰法。 1905年加入同盟會, 成為真正的革命者。

1911年, 張振武被預選為起義後湖北軍政府理財部副部長, 他便回鄉變賣祖產, 以充革命經費。 他參與指揮了歷時41天的“陽夏之戰”, 革命軍雖失利, 但畢竟形成了與清朝南北對峙的局面。 民國政府成立後,

他反對獨裁, 首先自除兵權, 成為各省裁兵之首倡, 與雲南蔡鍔將軍並為共和民主之現代軍人之楷模。

陽夏之戰

2陷阱

不過, 此時, 張振武的前途已殺機四伏。 近者, 他為湖北軍政府當局所嫉恨;遠, 則為北京袁世凱所忌憚。 可一個把身家和祖產都獻給革命的純粹革命者, 他哪裡會為自身的安危著想, 更不會想到黎元洪因私恨而將他推向死亡之途。

原來, 陽夏之戰漢陽危機時, 他率部馳援, 負傷落水, 差點淹死;退守武昌, 他又鼎力襄助劉公守城, 而已身為湖北軍政府都督、革命之首腦的黎元洪則逃至葛店, 張振武深感黎元洪難當重任, 主張去黎另選他賢, 加上湖北軍政府成立之初, 黎元洪首鼠兩端, 張振武對之冷嘲熱諷,

致使兩人矛盾公開化和激化。

黎元洪原本就是硬被推進革命隊伍裡的晚清舊人, 當然不一樣!他使出渾身解數都是利弊算計, 而張振武拼了性命為的是革命理想。 歷史開始詭異疊生, 革命者的革命成功了, 接下來是政客角逐, 主義不過是他們的口號, 實質是利益的重新分配。 如黎元洪向袁世凱告發張振武, 竟然就是“破壞共和”這一口號式的罪名。

因此, 即使沒有這一伏筆, 黎也照舊會想盡一切辦法清除張振武的, 不要說同鄉同學, 即便是父子兄弟, 對於政客, 也是毫無心理障礙的。

讀一些晚清日記, 對黎袁二人殺張振武說法不一, 但從辛亥以後的幾大革命黨人被暗害的要案來看, 那些堅持落實共和革命理想者與權力篡弑者的尖銳對立基本昭彰。

革命成果面臨支離, 除非繼續革命, 如反袁獨裁的二次革命。 這也是袁世凱害怕的要命之點, 黎元洪看準時機, 迎合袁世凱的胃口, 多次向袁推薦張振武, 以借刀殺人。

1912年4月, 應袁世凱之召, 張振武偕自己的參謀長方維, 隨其他共16人進京。 住於東交民巷六國飯店。 初蒙袁世凱傳見, 待遇頗為尊厚。 張振武則以保障共和國體為己任, 諄諄袁氏。 同時, 又在報上發表共和民主之論, 上書府院, 言辭嚴正而懇切, 觸怒了袁世凱。

袁世凱要設宴款待張振武了, 氤氳著如此悠久屍味兒的“鴻門宴”, 卻又那麼有效。

率真如張振武者是聞不出這一味道的。 據載:某日晨, 公府招宴, 振武與參謀長方維同乘一輛馬車,

欣然前往。 馬越跑越快, 氣氛越來越緊張, 飛馳至棋盤街(今前門一帶)戛然而止, 由陸建章所派的惡探郝占一實行逮捕。 陸建章時任袁世凱警衛軍統領兼北京軍政執法處處長, 因捕殺革命黨人, 被稱為“陸屠伯”。

張振武落在“陸屠伯”手裡, 凶多吉少。 他被長繩巨鏈捆綁至京畿軍政執法處, 一直昏迷不省人事。 待其醒來, 似有所悟, 便問值班人, “斯為何地?”值班人的回答直抵本質, “這是鬼門關!”

張振武大聲疾呼:我輩革命十年, 何負民國?竟至被捕?

有獄官進來, 向振武宣讀了袁總統為他指定的罪狀:煽顛謀亂。

張振武反倒鎮定了, 對於一心復辟帝制的袁世凱, 只要活著, 一個革命者就是要為保衛共和民國的成果而堅決阻止他的皇帝夢。 張振武並不否認這一點,他對獄官說,“死則死耳,吾複何懼?但願與方參謀長一言為別,方可瞑目。”獄官答之,方維已死,稍後你們自會相見。以如此單純之革命軍人,其悲可知也。

當日,湖北各團體得知張振武系獄消息後,各種營救電報如雪片飛滿京華,可它們救不了張振武、方維,反而加速了共和兩君子的速死,因為獨裁者最怕得民心者。那紛飛電報仿佛成了為兩君送吊的紙錢了。

半夜時分,振武腹痛難忍如廁,在廁所裡連飲數彈斃命。

這是何等的下作,讓一個毀家紓難的革命者,在廁所裡死於亂槍之下,連死者死的尊嚴都被剝奪。其時,方維在甲號囚籠中被繩索勒死。

民國元勳,同遭慘遇。悲夫!

黎元洪誘之,袁世凱宴之、陸建章殺之,三個屠夫,藉以公權力濟私的最好障眼法,為一個真正的革命者設定了革命者的“鬼門關”!

作者:李冬君

張振武並不否認這一點,他對獄官說,“死則死耳,吾複何懼?但願與方參謀長一言為別,方可瞑目。”獄官答之,方維已死,稍後你們自會相見。以如此單純之革命軍人,其悲可知也。

當日,湖北各團體得知張振武系獄消息後,各種營救電報如雪片飛滿京華,可它們救不了張振武、方維,反而加速了共和兩君子的速死,因為獨裁者最怕得民心者。那紛飛電報仿佛成了為兩君送吊的紙錢了。

半夜時分,振武腹痛難忍如廁,在廁所裡連飲數彈斃命。

這是何等的下作,讓一個毀家紓難的革命者,在廁所裡死於亂槍之下,連死者死的尊嚴都被剝奪。其時,方維在甲號囚籠中被繩索勒死。

民國元勳,同遭慘遇。悲夫!

黎元洪誘之,袁世凱宴之、陸建章殺之,三個屠夫,藉以公權力濟私的最好障眼法,為一個真正的革命者設定了革命者的“鬼門關”!

作者:李冬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